课件27张PPT。猜谜语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丁大,却是宝中宝。 ——打一植物
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来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珍珠喷鼻香。 ——打一植物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生产什么工具?他们种植什么作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主要饲养何种家畜?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南方长江流域)骨(以骨器为主)、木、石质及陶质工具水稻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木质干栏式建筑,采用卯榫结构河姆渡遗址 知识点交通工具是什么?
木船活动时间
约7000年前 活动区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河姆渡原始居民 骨耜缠藤骨耜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骨器,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有耒(lěi 杈)、耜(sì 锹)、锄等,加工已相当细致。有的骨器上凿有孔和槽,便于装配把柄。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耒猪纹陶器
长:21.2cm
宽:17.2cm
高:11.6cm
盛食用出土炭化稻谷多角沿釜 河姆渡原始居民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在湖泊和沼泽边种植水稻。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炭化稻谷、稻叶和稻杆的堆积。石磨盘和石球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河姆渡遗址
房屋复原图 半坡遗址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生产工具怎样?他们种植什么作物?主要饲养何种家禽?手工业制造有哪些?住什么样的房子?半坡遗址 知识点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北方黄河流域) 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石铲、石刀等 种植粟、麻和蔬菜;
饲养猪、狗、羊、牛、鸡等;
制造各式彩陶半地穴式的房子活动时间
约6000年前 活动区域
陕西西安半坡 半坡原始居民 石磨炭化的粟和菜籽骨锥磨制石器半坡遗址出土文物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铲、石刀等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种植粟(sù)、麻和蔬菜(农业方面表现)。这两种石器有何区别?区别:
1、种类增多。
2、做工精细。
3、形状规则。
4、表面光滑。
5、钻孔熟练。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盆尖底陶瓶(手工业方面表现)
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在红底上绘各种生动图案,美观实用。有些还有刻画符号。(畜牲业方面表现)
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羊、(黄)牛、鸡等家畜。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叫什么?用来干什么? 底尖、腹大、口小,系绳的耳环设在瓶腹稍靠下的部位.汲水瓶空着时,由于瓶的重心高于绳的悬点,它就会倾倒.把它放到水里,水就会自动流进去.当瓶中汲入适量的水(达到瓶容积的60%-70%)时,瓶的重心降到绳的悬点以下,一提绳,汲水瓶就会直立着被提上来.如果瓶中的水太满,瓶的重心又高于绳的悬点,瓶会自动倾倒,将多余的水倒出. 通过重心变换,使得汲水方便、省力,又能控制汲水量,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半坡遗址想像图思考:半坡的房子与河姆渡的房子为什么不一样?自然条件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影响
南方长江流域湖泊多,气候潮湿;
种植水稻,饲养水牛,住干栏式房屋。
北方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风大;
种植粟米,饲养黄牛,住半地穴式房屋。
所以,我们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简表约7000年前
今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骨耜、耒
水稻
水牛、猪、狗等
制作陶器(黑陶)
干栏式房屋(卯榫)约6000年前
今陕西西安(黄河流域)
石铲、石刀等
粟、麻、蔬菜
猪、狗、羊、黄牛、鸡
制作彩陶、麻布
半地穴式房屋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1、种植庄稼。2、饲养牲畜。
3、制作陶器。4、建造房屋,定居。 大汶口遗址 活动时间
约6000年
~
4000年前 活动区域
山东泰安大汶口 大汶口原始居民 骨镰兽形提梁陶器骨梭白陶器玉铲象牙梳汶口象牙梳思考: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大汶口晚期墓葬的差异明显,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大汶口晚期的墓葬反映了贫富差距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