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2020-2021学年上学期湖南省各地区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2020-2021学年上学期湖南省各地区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4 08:5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复习题——2020-2021学年上学期湖南省各地区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编
一、选择题
1.(2021·湖南新田·九年级期末)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下面四种货币属于埃及的是( )
A. B.
C. D.
2.(2021·湖南耒阳·九年级期末)小明喜欢周游世界,他在旅游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他到达的国家是( )
A.埃及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3.(2021·湖南永定·九年级期末)金字塔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位于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4.(2021·湖南岳阳·九年级期末)神秘古老的埃及文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果你也是旅游者之一,你可以在埃及考察和参观到(  )
①金字塔
②楔形文字
③象形文字
④圆形大剧场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2021·湖南永定·九年级期末)迄今所知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出现于距今大约5000年以前的尼罗河流域,它像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人们把它刻在石碑、庙墙和石头等地方。它是( )
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象形文字 D.字母文字
6.(2021·湖南会同·九年级期末)对下图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7.(2021·湖南常德·九年级期末)下面属于上古文明内容的是( )
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种姓制度④雅典民主政治⑤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8.(2021·湖南湘潭·九年级期末)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
A.象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万里长城
9.(2021·湖南中方·九年级期末)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金字塔之谜》,它主要讲述了古埃及的著名建筑金字塔的未解之谜,例如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等一系列问题。你能解答出它在当时的用途吗( )
A.国王陵墓、权力象征 B.炫耀财富
C.祭祀祈祷、权力象征 D.观光旅游
10.(2021·湖南·张家界市民族中学九年级期末)古埃及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属于的类型是
A.海洋文明 B.商业文明 C.大河文明 D.封建文明
11.(2021·湖南永定·九年级期末)《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中国
12.(2021·湖南涟源·九年级期末)某同学进行探究性历史学习,出现“古巴比伦”、“债务奴隶”、“成文法”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该同学是对下列哪一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
A.《查士丁尼法典》
B.《民法典》
C.《汉漠拉比法典》
D.《十二铜表法》
13.(2021·湖南湘潭·九年级期末)文献是解读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汉漠拉比法典》——古代巴比伦
B.《天方夜谭》——古代印度
C.《查士丁尼法典》——古代希腊
D.《荷马史诗》——古代罗马
14.(2021·湖南·新化县东方文武学校九年级期末)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15.(2021·湖南渌口·九年级期末)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金字塔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巴比伦国王的无限权力
B.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是研究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说明了家庭奴隶制是古埃及的一大特征
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6.(2021·湖南鹤城·九年级期末)许多地区的人民把当地河流比喻为母亲,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于
A.长江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17.(2021·湖南永定·九年级期末)《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表明法典
A.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B.维护奴隶阶级利益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18.(2021·湖南会同·九年级期末)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板,以带有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压在泥板上留下文字。该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
19.(2021·湖南新邵·九年级期末)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这个时代被认为是上古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制定了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这位著名的帝王是( )
A.胡夫 B.美尼斯
C.阿育王 D.汉谟拉比
20.(2021·湖南耒阳·九年级期末)《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21.(2021·湖南新化·九年级期末)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22.(2021·湖南新邵·九年级期末)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有一情节:猴神大叔帕万把与小萝莉带回准岳父家中,请求收留说:穆尼漂亮又温柔,准是个婆罗门。不料几天后穆尼露馅儿了,猴神又对准岳父说:那她就是个刹帝利。这一情节反映了古印度哪一制度至今仍根深蒂固
A.奴隶制度
B.种姓制度
C.宗法制度
D.世袭制度
23.(2021·湖南新田·九年级期末)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 B.河流 C.高山 D.沙漠
24.(2021·湖南邵阳·九年级期末)小杨同学在复习相关宗教知识点时,看到了下列信息:“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金刚经》”,由此判断此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25.(2021·湖南中方·九年级期末)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王种也,爽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舍,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首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该记载反映的是( )
A.佛教的信徒等级 B.西欧封建等级制
C.印度的种姓制度 D.阿拉伯文化成就
26.(2021·湖南隆回·九年级期末)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
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27.(2021·湖南望城·九年级期末)下列有关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在古埃及创立了佛教
B.“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C.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D.三大宗教的创立均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28.(2021·湖南中方·九年级期末)公元前6世纪时,一种新的宗教在印度创立。创始人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这个宗教的创始人是( )
A.乔达摩 悉达多 B.耶稣 C.穆罕默德 D.玄奘
29.(2021·湖南·张家界市民族中学九年级期末)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根据这个制度,掌握神权的是( )
A.刹地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陀罗
二、识图题
30.(2021·湖南古丈·九年级期末)
(1)图一为黑色的玄武岩石柱上部的浮雕,根据图一判断此法典诞生于古代哪一文明古国?该法典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图二这一雄伟的景观是什么?
31.(2021·湖南鹤城·九年级期末)下图建筑是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32.(2021·湖南会同·九年级期末)古代亚非文明多产生在大江大河流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代亚非有哪四大文明古国 分别对应哪些大江大河
四、综合题
33.(2021·湖南娄星·九年级期末)观察世界古文明地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A、B、C、D古文明名称。
(2)从地理因素分析ABCD四个文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特征?
(3)从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相对ABC三个文明,D文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4)从古文明诞生到今天,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请按发展顺序写出。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选项中的人物为英国女王,且货币符号是英镑标志,可知是英国货币;选项B中的图案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可知B是埃及货币;选项C中的图片是欧盟的盟旗可知,C是欧元;选项D货币上的人物是美国总统林肯,因此是美国的美元;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通过货币山的图案或符号分析相应的国家或使用地区,如C项的欧盟盟旗,B项埃及狮身人面像,A项英国女王和英镑货币标志“£”,D项美国总统林肯,相对而言C选项比较陌生,以此对比题干进行排除即可。
2.A
【详解】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人类四大文明古国的古代埃及文明诞生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3.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是在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故选B。
4.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古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故排除②;圆形大剧场是古罗马的文明象征,故排除④。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
5.C
【详解】
根据“尼罗河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C符合题意;甲骨文是古中国人发明的,A不符合题意;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B不符合题意;字母文字的发明与“人类最古老的文字”等无关,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象形文字。
6.C
【详解】
学生要注意是否定式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看该图可知道是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故此题中不正确的是C。
7.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种姓制度都属于古老的东方文明,④雅典民主政治属于古老的西方文明,⑤阿拉伯帝国是国家名称,不是文明成就,排除⑤,故选A。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文字是非洲古埃及文明,A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佛教是古印度文明,万里长城是中国文明,都是属于亚洲文明,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利的象征。这些陵墓外形近似汉字“金”字,因此我国称它们为金字塔。因此,金字塔在当时的用途是国王陵墓、权力象征。故A符合题意;炫耀财富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祭祀祈祷不是金字塔的用途,故C不符合题意;观光旅游是现在金字塔的用途,而非当时的用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人类四大文明古国的古代埃及文明诞生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的文明的象征。因此古埃及文明属于的类型是大河文明,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1.A
【详解】
两河流域的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其突出的代表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其中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A。
1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一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也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所以C项符合题意;AB项是东罗马帝国的法典,D项是罗马共和国的法律。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漠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符合题意;《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B项不符合题意;《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的成就,C项不符合题意;《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汉漠拉比法典》、《天方夜谭》、《查士丁尼法典》、《荷马史诗》的相关内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14.A
【详解】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根据“石柱上的法律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汉谟拉比法典》,故排除BCD,A项正确。故选A项。
1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所以D项符合题意;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法老的无限权力,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是研究两河河流域文明的珍贵资料,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说明了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16.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由此可知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于两河流域。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 长江流域孕育中国文明;选项B. 尼罗河流域孕育埃及文明;选项C. 印度河流域孕育印度文明;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题干的“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表明《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C符合题意。A出现在古代印度,BD说法错误。故选C。
18.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板,以带有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压在泥板上留下文字,该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所以D项符合题意;AB项是属于中国文字的演变,C项是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字。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9.D
【详解】
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因此选D。
20.C
【详解】
从法典的内容“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可知,它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C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没有体现自由平等,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D排除。故选择C。
2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题干描述“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说明古代印度四个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2.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婆罗门”、“刹帝利”,由此判断与印度种姓制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
23.B
【详解】
古代中国文明位于黄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兴起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所以他们兴起的相同因素是河流,故选B;这些文明的兴起的相同地理因素主要是河流,与海洋、高山和沙漠无关,排除ACD。故选B。
2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D正确;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在公元前七世纪阿拉伯地区所创立的世界性宗教,不符合题意,A错误;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不符合题意,B错误;基督教创立于公元一世纪,时间不符,C错误。综上故选D。
25.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一曰婆罗门”“二曰刹帝利”“三曰吠舍”“四曰首陀罗”结合所学可知,古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故C正确;ABD错误。综上故选C。
26.B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四大文明古国发源地的顺序从西向东应该是: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的故印度、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故中国。由此可知,考古队从非洲出发考察的顺序是:①④②③,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7.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故选项A符合题意;耶稣于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创立基督教,救世主是基督教徒对耶稣的称呼,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后来把阿拉伯国家建立成了政教合一的国家,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三大宗教的创立背景都是本国(地区)人民遭受到了磨难,人民希望得到“救赎”,故三大宗教的创立均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8.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释加牟尼创立佛教,反对婆罗门种族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故A正确;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玄奘是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故BCD错误。综上故选A。
29.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中掌握神权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根据这个制度,古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包括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包括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0.(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金字塔
【详解】
(1)根据图一为黑色的玄武岩石柱上部的浮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可以判断图一法典诞生于古代古巴比伦王国,该法典的名称是《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根据图二,可知是金字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子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体状,下底为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 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31.金字塔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故图片建筑是埃及金字塔。
32.古代埃及—尼罗河、古代巴比伦—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古代印度—印度河和恒河、古代中国—黄河和长江。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亚非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因此古代亚非文明多产生在大江大河流域。
33.(1)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D中国
(2)ABCD文明属于大河文明 ,形成专制统治
(3)D中国是这些古文明中唯一一个文明没在被中断的
(4)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详解】
(1)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A、B、C、D古文明名称分别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中国。
(2)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D四个文明形成的政治特征是ABCD文明属于大河文明 ,形成专制统治。
(3)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ABC三个文明,D文明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是这些古文明中唯一一个文明没在被中断的。
(4)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古文明诞生到今天,人类社会经历的社会形态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