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试卷
本试卷共8页,22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无致病性的安全微生物,能分泌溶菌物质抗菌蛋白,杀灭多种病菌,提高
作物产量。还能在人体肠道中消耗大量游离氧,促进肠道厌氧益生菌的生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枯草芽孢杆菌是与人共生的自养需氧菌
B.枯草芽孢杆菌和肠道益生菌都可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C.可用放射性3H跟踪该杆菌的抗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等过程
D.在病害发生前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预防农作物病害的发生
2.赤藓生物叶肉细胞当受到汞胁迫时会导致液泡空泡化、叶绿体和核仁损伤,影响这些细胞结构的正常功能。这些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 )
A.rRNA的形成 B.水生成NADPH与O2
C.NADH与O2生成水 D.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3.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南橘北枳”——环境影响生物性状
B.“牝鸡司晨”——性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母鸡性反转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行为信息利于种群的繁衍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关于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都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5.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衰老细胞对短端粒或癌基因作出反应的标志。一种名为HTC(氢化物转移复合物)的酶复合物可以保护细胞不受缺氧的影响,抑制细胞衰老。研究发现,HTC在前列腺癌患者的组织样本中高度表达。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衰老的细胞有氧呼吸速率减慢
B.衰老的细胞HTC的活性通常较高
C.HTC可以帮助前列腺癌细胞抵抗缺氧环境并增殖
D.若抑制HTC的活性,可能会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6.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转运葡萄糖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通过扩散作用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载体1作为葡萄糖和Na+的共同载体具有特异性
D.抑制细胞有氧呼吸会影响GLUT2对葡萄糖的转运
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A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两次标记 用带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标记噬菌体 用带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标记大肠杆菌
B 把DNA双链均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后的两次离心 细胞分裂一次后提取DNA离心,试管中只有一条DNA带 细胞分裂两次后提取DNA离心,试管中出现两条DNA带,其位置与第一次离心结果均不同
C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两次加液 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使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滴加清水,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两次用到载玻片 方便按压,使细胞分散,避免压碎盖玻片 方便放置根尖制作临时装片
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分解人体有害自由基,延缓衰老。核酶能水解特定的mRNA序列。现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SOD、核酶两种酶,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核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B.核酶可降解RNA,破坏磷酸二酯键
C.SOD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活性改变是因为结构改变了
D.SOD经高温处理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9.某地区长期使用华法林(一种鼠药)灭鼠后,褐家鼠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比例显著上升。研究发现其常染色体.上抗药性相关基因a可突变为a1、a2。对该地褐家鼠的基因型及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该地褐家鼠的基因型及比例
基因型 aa aa1 aa2 a1a1 a1a2 a2a2
比例% 20 18 24 1 15 22
A.抗药性基因a1、a2的本质不同在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B.该种群中a1、a2基因频率分别为17.5%、41.5%
C.抗药性基因a1、a2的产生是褐家鼠为抵抗华法林而突变的结果
D.a1、a2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为褐家鼠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10.下图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出的生态浮床,能降低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降低COD(化学需氧量),修复富营养化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浮床植物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改善水质
B.建设生态浮床能提高物种丰富度,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生态浮床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为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或食物
D.生态浮床修复水华污染,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1.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下图是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和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信息分子
C.T细胞活性下降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
D.某些神经递质或激素与T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T细胞的活性或生理活动
12.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依次包括调节基因、启动部位、操纵基因和3个结构基因(lacZ、lacY、lacA),如下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P和D不能转录形成mRNA,因此其对生物体性状的影响不及结构基因大
B.乳糖充足时,能阻断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的结合,使结构基因得以转录
C.乳糖缺乏时,若阻断①过程,能达到与乳糖充足时相同的效果
D.②③过程几乎同步进行,可表达出图中3种酶
13.脱落酸(ABA)是诱导和维持马铃薯块茎休眠的必需物质。为解决马铃薯种薯贮藏期短、易发芽的问题,某研究小组以香芹酮为实验试剂对马铃薯块茎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马铃薯储存期间香芹酮处理(0-18周)及停药处理(18-24周)实验结果记录表
储藏时间(W) 0 6 18 20 24
对照组 芽长/mm 2.61 32.26 34.42 51.02
发芽率 达到50% 100% 100% 100%
ABA含量/(ug/g) 3.51 1.82 1.42 1.26 1.17
实验组 芽长/mm 0 0.91 2.16 4.77
发芽率 0 0 达到50% 96.67%
ABA含量/(ug/g) 3.49 3.34 2.96 1.51 1.32
注:贮藏期间马铃薯块茎芽长大于2mm时判定为发芽
A.马铃薯储藏期间应定时通风,以避免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B.香芹酮处理能抑制芽长的增长,但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C.香芹酮可能通过抑制ABA的降解来抑制马铃薯发芽
D.马铃薯储藏期间适当施用ABA,可延长其储藏时间
14.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下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CO2吸收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e点突变体的暗反应速率与普通莲藕相同
B.d点和f点限制突变体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相同
C.光照强度小于p,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更低的原因是.光照不足
D.突变体的光饱和点比普通莲藕的大,可能是突变体的气孔开放程度较大或固定CO2酶的活性较高,吸收固定CO2的速率更快
15.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恶性肿瘤。患者9号染色体上的原癌基因ABL和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会组合成融合基因(BCR—ABL),如下图。该融合基因的表达能活化酪氨酸激酶,导致细胞癌变。治疗CML的靶向药物格列卫能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能遗传给后代
B.患者ABL/abl和BCR/ber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图中所示的变异不会导致细胞中基因总数目的变化
D.“格列卫”可能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而起到靶向治疗作用
16.图1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乙病的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图2是对部分家庭成员进行乙病相关基因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用限制酶处理乙病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上
B.Ⅲ-8的基因型是aaXbY
C.若Ⅱ-6和Ⅱ-7再生一个男孩,患两病的概率为1/16
D.若Ⅲ-9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的儿子患乙病,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二、非选择题:共60分。第17-2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1、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8分。
17.(12分)
为了解臭氧胁迫(臭氧有强氧化性)和干旱胁迫对蒲桃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为华南地区选
择抗逆树种提供参考,科研人员进行以下实验:
E40组:通入臭氧浓度约为40μg·L-1的自然风处理幼苗并每天浇水。
E150组:通入150μg·L-1的臭氧处理幼苗并每天浇水。
E40+D组:通入臭氧浓度约为40μg·L-1的自然风处理幼苗并隔天浇水。
E150+D组:通入150μg·L-1的臭氧处理幼苗并隔天浇水。
在实验第30d,检测到E150、E40+D、E150+D的光合速率均下降,其中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通过气孔进入蒲桃幼苗内,与C5结合生成C3发生在______________。若对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蒲桃幼苗,突然停止光照,叶片内C3含量会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1分析,在臭氧胁迫和干旱胁迫的环境中,蒲桃幼苗的气孔导度都下降(气孔开放程度变小),其主要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进化角度分析,蒲桃这一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据图分析,干旱胁迫下蒲桃幼苗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受到______________(气孔限制/非气孔限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18.(11分)
研究人员在湛江红树林中发现了全球濒危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它们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请回答问题:
(1)一般,通过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________________模型来研究黑脸琵鹭的种群数量变化;也可调查黑脸琵鹭种群的______________来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为了更好地保护黑脸琵鹭,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
(2)红树林的_________________是区别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黑脸琵鹭与其他鸟类在林内的乔木层筑巢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_____________资源的合理利用。
(3)该红树林附近海域,渔民进行大规模海水养殖,导致水质恶化,藻类大量繁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说明______________。该区域的水流入红树林后,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9.(13分)
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该现象与额叶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有关,BDNF能促进神经元发育。为研究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脑额叶BDNF表达的影响,研究者通过向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6周的方式构建了衰老模型,并开展相关研究。将45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进行水迷宫实验,实验结果如图。
(1)进行有氧运动时,机体会出现大量排汗、面色发红等现象,这是由于汗腺分泌增加和______________促进散热;而大量排汗后尿液会减少,其调节机理是______________。运动过程中血糖浓度降低,会导致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经______________运输到靶细胞,促进______________,使血糖升高。
(2)对照组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组要取多只大鼠,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衰老中有氧运动能有效保护和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据图1分析,支持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有氧运动增强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0.(12分)
某种昆虫眼色的朱红色与棕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等位基因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b基因抑制色素的合成,B基因无此作用,无色素合成时,眼色为白色。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P F1 F2
♀ ♂ ♀ ♂ ♀ ♂
纯合棕眼 纯合白眼 朱红眼 棕眼 棕眼 朱红眼 白眼 棕眼 朱红眼 白眼
601 605 399 603 602 404
(1)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朱红色与棕色这一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2)子二代雌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是____________,若子二代中棕眼个体随机交配,其子代眼色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P、F1、F2中选择材料,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验证F2的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2分)
大肠杆菌中的甲酸氢裂酶(FHL)能将甲酸氧化成还原性H和CO2。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难于区分钼和钨这一特点,让大肠杆菌在过量的钨中生长,完成钨与钼的交换,改变了FHL的催化特性,改造后的大肠杆菌能够利用H2和CO2转化为甲酸。这为减缓温室效应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1)为了获得目的菌株,将大肠杆菌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完成元素的替换过程,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分离出单个菌落;在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筛选和鉴定后,还需在含有水、无机盐、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
(2)扩大过程中需要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如下图所示,取10mL培养液经过一系列梯度稀释后涂布0.1mL稀释液到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菌落数分别为298、296、288个,则每毫升培养液中大肠杆菌数量为____________个。
(3)嗜热古细菌具有高浓度甲酸盐耐受性,在80℃温度条件下可以持续氧化甲酸盐产生H2和碳酸氢盐,为其他生物提供原料。该发酵系统不需要经过灭菌,其他微生物也很难生长繁殖,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抗生素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为了检测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分别将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放置在布满了改造后大肠杆菌的平板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对抗生素____________的抗性最强。对于筛选到的目标菌,可通过____________技术阻隔其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毒害作用,增加使用寿命。
2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分)
S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关键蛋白,目前我国研制一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将S蛋白基因重组到一种普通感冒病毒Ad5(人5型腺病毒)的腺病毒上,使该腺病毒也具有新冠病毒的特征,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扩增S蛋白基因时需要根据____________设计引物。
(2)构建S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需要用到____________酶,S蛋白基因应插入_______________之间。
(3)若制备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需将经S蛋白免疫的小鼠产生的B淋巴细胞与____________融合,之后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目的是____________。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4)某些人进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但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5DCCBB 6-10CCDCA 11-12BA 13-16BDDC
二、非选择题
17.(12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叶绿体基质(1分) 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ATP减少,消耗的C3减少,而C5与CO2继续生成C3,C3含量会增加
(2)减少臭氧进入,避免破坏细胞的结构与成分减少水分散失(或蒸腾作用减弱) 自然选择
(3)非气孔限制(1分) 与对照组比较,干旱胁迫组的气孔导度下降但胞间CO2浓度升高
18.(11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数学(1分) 年龄组成 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黑脸琵鹭的环境容纳量(合理即得分)
(2)物种组成(1分) 垂直(1分) 空间(1分)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1分) 红树林植物和藻类竞争光照,同时吸收大量的N、P等无机
盐(合理即得分)
19.(13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皮肤毛细血管舒张(1分)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液减少 体液(1分)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向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周(1分),其他处理与衰老模型组相同(1分)(共2分) 减少偶然性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1分)
(3)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衰老中运动组大鼠原站台穿越次数和游泳路程占总路程比例均,上升(1分);且结果与对照组相近(1分)(共2分)
(4)提高BDNF m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
20.(12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遵循 朱红色(1分) BBXaXa
(2)1/4 棕色:白色=8:1
(3)选择亲代棕眼雌性个体与F2的白眼雄性个体交配,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1分)若后代雌性个体均为朱红眼,雄性个体均为棕眼,则F2的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1分)若后代雌、雄个体均为棕眼,则F2的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1分)(共3分)
21.(12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富含钨(1分)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只答其中一个也可以,1分) 氮源
(2)2.94×108
(3)在高温条件下其他微生物的酶变性失活,生长繁殖受抑制(1分),或在高浓度甲酸条件,其他微生物因失水过多而死亡(1分)(共2分)
(4)C 固定化细胞
22.(12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S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
(2)限制酶和DNA连接(1分) 启动子和终止子
(3)小鼠骨髓瘤细胞(1分)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4)在感染新冠病毒后,通过免疫反应将新冠病毒清除了,但体内存在抗新冠病毒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