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
邱美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材第四册第105页~107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⑵知道时针、分针是同时转动的,领会1时=60分
⑶在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时、分的观念。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充分感知1分和1时的长短。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建立时间观念。记住时,分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时,分的具体概念
教学关键
教学时,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时间,并逐步建立有关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钟面模型,口算卡,书写纸。
学具准备
钟表图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通过讲解法和学生的探讨交流,初步形成1时,1分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国哪里举办的吗?
生:(北京)
师:请看,这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情景。(课件展示情景图)
师读出屏幕上的文字,并再次强调时间。
师:2008年8月8日晚8时,是钟表帮我们记住了这美丽而又难忘的时刻。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师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钟表图,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把你观察到的和同桌说说。(由生交流,师课堂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观察到的说来给大家听听?
生:(尽可能让生说,如表针,数字,大,小格子等,师适当引导并板书)
师:谁能上台来把刚才说的大格和小格指给大家看看?(指名生上台来指)
课件演示钟面的各部分
师: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大格呢?
生:
师:请同学们在钟面上任意选1个大格数一数,每个大格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生:
师:请小朋友们再数一数,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并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生回答后,着重强调5个5个数的方法)
课件演示钟面共有多少个小格,并总结刚才的发现,适当板书
师:从12到1有多少个小格?(边提问边拨钟)
生:
师:从12到3呢?
生:
师:从12走一圈再回到12有多少个小格呢?小朋友们一起说。
生: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老师还要告诉大家,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师边口述边板书)
师:你能说说时针从12走到1是多少时间吗?(问的同时是将钟面模型上的时针从12拨到1,并接着另外演示几次)
生:(指明生一一回答)
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个小格?是多少分呢?(提问同时师演示拨分针,由生口答)
师:分针从12走到3,又是多少分呢?
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学知识学得真快!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老师手里的钟表,我让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说。
生:
课件演示这一过程,演示过程中指出分针和时针同时走同时停,并板书: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师: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
生:(1时)
师:分针走1圈是多少时间?
生:(口答并说明原因)
让生独立完成教材106页的填空,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再指名生回答,最后以课件呈现。
师再适当引导得出结论:1时=60分,并板书,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二)教学例2
师: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时和分,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放松下,观看一段动画(师播放课件里的一分钟动画)
师:小朋友觉得过不过瘾?还想看吗?老师只放了1分钟的动画。你觉得1分钟怎么样?
生:1分钟太短了
师:可我们也不能小瞧这1分钟。1分钟我们要呼吸好几十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1分钟呼吸的次数?我们一起来测一测。(指导学生测呼吸,并组织汇报)
师:正常情况下小朋友1分钟呼吸25次左右
师:我们再一起来试一试:1分钟里,小朋友们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多少个算式?(组织学生完成试一试,并交流完成情况)
师:同学们的速度都很快,看来好好利用1分钟,也能做好多事情。(出示课件,给出更多1分钟能做的事情)
(三)教学例3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1分钟,60分是1时,我们来看看1时又能做些什么。
出示课件,列举出1时能做的事情。
课堂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感受了1时和1分,现在老师考考大家。
出示课件,完成课件上的练习题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短短的35分钟就快结束,再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五、知识拓展
老师做完这些事最少要多少分钟?(出示课件)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1时 = 60分
教案特色简介:
这节课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一些素材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构建时钟运转状态认知结构,合情推理,自我获得时、分的概念及其单位换算知识。组织了操作探究、讨论交流、填空练习、活动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思维材料和思维活动,使课内学习活而不漫。对于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获取的知识,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究。注重时间观念的建立。由于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具有特殊性,因此,通过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知1时、1分的长短。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体验获得时、分的观念。在积累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时、分的观念。在建立时、分观念的过程中,进行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