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角与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边与边(勾股定理),边与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完成解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
从复习直角三角形相关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入手,让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做一个必要的回顾,然后通过实例引出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最后归纳总结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情况:已知两条边;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习惯及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会利用已知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2.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正确选用适当的三角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复习上二节内容并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30° 45° 60°
sinA
cosA
tanA
2.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
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A+ ∠ B= 90
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a/c
cosA= b/c
tanA=a/b
二.问题探究
1.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某商场打算在一楼到二楼之间安装一部手扶电梯。为了安全需要,电梯与地面所成的锐角α一般要满足25°≤ α ≤35°.
已知一楼到二楼的高度是4m.问:
(1)为了节省电梯的占地面积,电梯应该建多长 (精确到0.1m)
(角α越大,电梯的占地面积就越少)
(2)当电梯底端距离墙面6m时,电梯与地面所成的角α等于多少(精确到1°) 这时电梯是否符合要求
2.问题转化:
问题(1)归结为: 在Rt△ABC中,已知∠A= 35°,直角边BC=4m,求斜边AB的长。(精确到0.1m)
问题(2)归结为: 在Rt△ABC中,已知AC=6m, BC=4m, 求锐角α的度数
3.探究:
在Rt△ABC中,
根据∠A= 60°,边AB=30,你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吗
(三角形有六个元素,三个角,三条边。)
(2)根据两条直角边AC=6m,BC=4m,你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吗
(3)根据∠A=30°,∠B=60°,你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吗
4.小结:
在直角三角形的六个元素中,除直角外,如果知道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其余三个元素.
三.新知讲授
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
(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A+ ∠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a/c
cosA= b/c
tanA=a/b
3.例题解析
例1.在Rt△ABC中,∠C=90°,∠B=42°6',c=287.4,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解:∠A=90°-∠B=90°-42°6′=47°54′,
∴a=c.cosB=28.74×0.7420≈213.3.
∴b=c·sinB=287.4×0.6704≈192.7.
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答:先求另外一角,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边.计算时,利用所求的量如不比原始数据简便的话,最好用题中原始数据计算,这样误差小些,也比较可靠,防止第一步错导致一错到底.
(
C
A
B
)例2.在△ABC中,∠A=55°,b=20cm,c=30cm。求三角形的面积S△ABC。(精确到0.1cm2)
教师
多媒体演示解题过程,严格要求解题步骤。
解直角三角形中常见类型:
①已知一边一锐角.
②已知两边.
③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四.练习巩固
在Rt△ABC中,∠C=90°,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 ∠A=30°, c=8;(2) a=35 , c=35 。
解直角三角形是解实际应用题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为此,教材配备了练习针对各种条件,使学生熟练解直角三角形,并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课堂作业
教材P116练习剩余题目。
七.板书设计
板 书 设 计 25.3解直角三角形(1) (
范例讲解:
)一、什么叫解直角三角形? 二、解直角三角形的几种情况: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