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7张PPT)
2022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的几个问题
核心素养 key competence or key competency,是指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各国对“核心素养”的用词并不完全相同。
经合组织OECD、欧盟E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澳大利亚等:Key competencies;
英法德等国:Key skills、core skills、basic skills;
韩国:Key competencies、critical competencies,等
什么是核心素养
第一部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
1.为什么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1)时代要求。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的要求。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培养成为各国的重中之重,各国和各国际组织都加大了对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力度。因此,“核心素养”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挑战而诞生的概念。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交流的国际化,各国各地区对国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核心素养:21世纪人才培养的DNA
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如OECD、UE、UK、USA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4C’s:
协作(Collaboration)
交往(communication)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创造性(creativity)
这些素养,是智能时代的机器人所无法完成的,一定要依靠人类自身的素养。
(2)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2012.11,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修养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014.4,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14.5.4,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要求《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5.3,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法大学,也讲立德树人。
(3)个体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所有最著名的研究核心素养的机构或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其目标均指向21世纪信息时代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特点和新需求。
核心素养,是培养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的基础,有助于个体的终身发展,有利于获得成功的个人生活。
因此,“核心素养”的别称又为“21世纪素养”(21st century competences),或 “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
“核心素养”被认为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DNA。
“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课程开发与设计的DNA。
研制中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研制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国家任务,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所提出的任务,是这次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必须完成的任务。
2. 海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基于终身学习的全民教育
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该组织将提高教育质量的着眼点从“教”转向“学”,强调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学习。
1996年该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的报告,提出“终身学习”作为一切重大教育行动和变革的指导原则。
2003年,形成“终身学习”五大支柱。
五大支柱 具体指标 内涵
学会求知 学会学习、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 略
学会做事 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创新进取、冒险精神
学会共处 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学会发展 促进自我的精神、丰富的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责任承诺
学会改变 接受改变、适应改变、主动改变、引领改变
实际蕴含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要素 核心素养层面 核心素养具体内涵
终身学习者 沟通互动 语文表达与符号运用
资讯科技与媒体素养
艺术欣赏与生活美学
社会参与 公民责任与道德实践
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
国际理解与多元化
自主行动 身心健康与自我实现
系统思考与问题解决
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
(2)中国台湾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
2013年教育部成立林崇德先生为首席专家的“核心素养研制组”,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定义、特点、核心素养的内容及主要表现。(《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2016)
该研制组对核心素养定义: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 中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
核心素养是个体所必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个体解决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个人生活必须的条件,也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条件。
基本特点: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选定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分为 3 个方面: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综合表现为 6 大素养: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具体细化为 18 个基本要点。
维度 核心素养 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 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
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
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
勤于反思
信息意识
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
社会参与 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
创新实践 劳动意识
问题解决
技术应用
因此,核心素养不仅是一个多元维度的复杂结构,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统一,而且是21世纪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因此对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个体的人来说,通过教育具备核心素养,是培养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的基础,有助于个体的终身发展,有利于获得成功的个人生活。
二、提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顶层设计
2、之所以要提出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因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来实现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6大素养18个基本点中,几乎都与历史学习相关。如: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
学科核心素养定义: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学科核心素养基本特点: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或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具有综合性。
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而是强调个体学会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面对不良结构问题时创造性运用知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的课程学习而获得。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和集中体现,是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1)从历史学科本质来看,涉及“历史是什么”这一历史哲学命题。
对“历史”一词,有多种解释,主要有两种:
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情(客观存在的过程)
对以往发生过的事情的记载和研究,特别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记载和研究(人的主观对客观过程的看法)
从大的范畴来看,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是基于我们对历史学科本质和历史教育本质的认识和要求
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史学”或“历史学”,是以人类史为研究对象的,即是以“人类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情”为研究对象的。
英语的History,人的故事
梁启超:“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饮冰室合集》
陈衡哲:“历史是人类全体的传记。”——《西洋史》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历史乃是回忆,这种回忆不仅是我们谙熟的,而且我们也是从那里生活过来的”。——《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
美国“新史学派”代表鲁滨逊:“一切关于人类在世界上出现以来的所做的、或所想的事业与痕迹都包括在历史范围之内,大到可以描述各民族的兴亡,小到描写一个最平凡的人物的习惯和感情”。——《新史学》
▲但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和史家撰写的历史是不同的概念,不过它们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客观存在的人类历史: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独立于认识者、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之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客观性)
◆史家撰写的历史:撰写的历史,无论是何人以何种形式撰写的历史,都是对客观历史的记录或描述。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记录者、描述者的思想观念渗透其中,会表现出某种主观性。(主观性作用于客观性)
◆客观存在的人类历史和史家撰写的历史,并不截然对立。客观存在的人类历史是史家撰写历史的基础和认识的源泉,同时它也依靠史家的撰写而将其呈现在人们面前。
◆对史家撰写的历史来说,其基本要求是真实,即撰写的历史首先要符合客观历史的真实,这是撰写历史的最高要求。
▲一般说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撰写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的过程。不仅是因为史料问题,还与人们的主观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如何理解历史,如何解释历史,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角度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叙述就会不同。一切历史叙述本质上都是一种历史解释,不同的解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
▲因此人们不断地研究客观存在的历史和前人撰写的历史,希望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这就涉及历史哲学问题。
▲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就是人们关于历史的,更新的真理认识。对历史和历史学的哲学思考,归根到底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人们要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因此人们不断追求历史的真实。
◆“历史哲学”一词是伏尔泰在18世纪创造的.
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认为,历史哲学的意义就是回答“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What is History
他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是: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人们研究历史,是希望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
如何了解历史哲学?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每一个后者都会对前者产生反作用;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运动,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特别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描述——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社会形态的变迁,等等。
关于唯物史观,我们在后面还会讲到。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够自圆其说的历史哲学。
英国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1908-1984)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之所以日益增长,原因就在于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合理地排列人类历史复杂事件的使人满意的唯一基础。”
“今天仍保持着生命力和内在潜力的唯一的‘历史哲学’,当然是马克思主义。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甚至包括对马克思的分析抱有不同见解的历史学家,无一例外地交口称赞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对他们产生的巨大影响,启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要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有关人类社会进化的能够自园其说的唯一理论,是很难办到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历史哲学,它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甚至在非共产主义国家中,马克思主义也长期不断地被接受为历史哲学,这不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上的潜力,而且证明马克思主义成功地接受了检验。”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第27、261-262页(20世纪60年代)
▲因此,基于对“历史”“历史学”“历史哲学”的认识,我们可以说:
历史学是记录和解释人类从古至今一系列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对史料的考证、叙述和分析,不断发现、理解、解释、评判真实的过去,探讨发展规律,为当今和未来提供借鉴。
▲上述这些认识,是我们提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据。
(2)从历史教育的本质来看,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要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
具体地说,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能够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大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得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这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因此,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到底要学什么?
历史,到底要学什么?
▲要学习历史知识,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掌握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形成具有历史特征的品格,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具备比了解一般的历史知识更上位的东西。
◆能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去理解历史、构架自己对历史的解释。
◆当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不再以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为其生涯的时候,以往的历史学习留给他/她什么样的能力、品质和价值观,能够使他们终生受用,并能够带给他们成功的人生。
我们是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出发,在尽量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特征和历史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研制、凝练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4.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是基于历史课程目标不断探索的实验基础
系统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国内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含有我们今天所提出的历史核心素养的一些要素。
近2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不断探索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学科目标,推动课程目标定位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方面,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再到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学科组提出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5个核心素养概念,皆基于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等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进行梳理与概括、继承与发展以及提炼与升华。
5.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借鉴了国际优秀成果和先进做法
▲系统研究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历史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科核心能力或核心素养的界定与描述,发现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向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
(1)都将时序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之一,有的还强调空间思维。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
“标准应该以年代学为基础,因为这种组织方式有助于学生明了历史上的发展模式和因果关系。”“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推理的核心。如果没有历史地看待时间的明确意识,学生肯定会把诸多事件看作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学生就不可能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年代学是组织历史思维的智力前提。”
《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对时序的理解能力”。
日本的标准强调历史线索的重要性。
(2)都强调运用史料能力。
要求收集、辨别、选择、使用证据提出历史主张。
(3)都要求发展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要求理解本国历史与他国他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理解历史的联系与发展、延续与变革、原因与结果等。
(4)都要求发展学生的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的能力。
培养解释历史趋势,比较、分析和评估不同历史解释的价值和意义的能力。
(5)都提出培养学生认同的重要性。
包括个人身份认同,个人对地方、国家、国际的认同,对文化、意识形态的认同,爱国主义,对不同文化、种族、民族的包容,等等。
(一些国家如英国,特别强调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相互联系,如文化、宗教的多样性)
历史学科组合理吸收了国际上的优秀成果,形成了我们的看法。
6.历史核心素养研制过程
历史组从2014年作为试点,开始研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经过反复研究、多次变化才提出的。曾经提出十多个概念和词汇,后来集中形成5-8-5-5-7-5-5个。
7个——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发展意识、多元联系、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历史认同感。
2015年基本上形成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5个。
2016年修改为现在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5个。
第二部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说明
【唯物史观】
概念界定: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内涵阐释: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解释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从纵向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尽管并不是所有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地按照这个序列向前发展,而是先后不一、形态各异,但是这个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仍然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
从横向看,人类的历史是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为全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息息相关的整体的过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在历史的横向发展方面,物质生产的发展仍然是其推动力量。
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
马克思在1859年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指出: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人类历史的横向发展
甚至早于上述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指出,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世界市场,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6、540-541页。
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关系
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纵向的重大历史现象会对横向发展形成制约,横向发展也会对纵向发展产生反作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时序性和系统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2.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一些基本的理论包括:
(1)人类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前述)
(2)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前述)
(3)科学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6)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 …
对于唯物史观,我们可以说: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辩证唯物主义),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切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发展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初步理解这些基本理论。
目前对“史观”的认识比较混乱。
从最高的哲学层面来讲,只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最上位的历史观。
我们平常所说的“文明史观” “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全球化史观”等,是叙述或撰写历史的范式,视角。这些所谓的“史观”与唯物史观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时空观念】
概念界定: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内涵阐释: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对时空观念的进一步解释
1.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的观念和历史地理的观念,这两者是历史学科的本质表现,是学习、研究客观历史的基本意识和方法,因此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所谓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认识和观察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
所谓空间观念,就是要了解历史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这涉及到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进而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总的特点。
2.历史学是记录我们人类自己成长的学问,它所反映的是人类何以经过这样的成长而达到今天的高度的。因此,历史学科的基础是时间,正是时间这条线,串起了人类从古至今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空间的人类所创造的历史并不相同。
正由于此,当我们在学习、考察、研究某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就一定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去作具体地、动态地分析和把握,既要弄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状态,又要展现这些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对现在及未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
脱离了特定时空条件,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也就难以理解和认识历史对我们今天以致未来的影响。
3.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从宏观来看,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着一种延伸的过程,历史有它独特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运动的规律,按照自己的内在逻辑发展。从微观来看,任何史事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的。因此,对历史的了解和理解、解释和评判都离不开时空观念。
辩证、联系、发展地看待、研究、叙述一切历史问题,是历史学的本质,也是认识历史的核心与历史叙述的基础。在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
【史料实证】
概念界定: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内涵阐释: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对史料实证的进一步解释
1.对历史的叙述、理解、解释、评判等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既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还是形成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换句话说,一切从事实出发,从实际出发,是历史思维与历史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史料指的是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实证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史家认识历史时,主要凭借历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间接地进行。史料包括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各种实物,以及反映人类历史积淀的一些行为和口述材料。
文献记载出于人们的口传笔录,是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反映一定社会观念的“思想的痕迹。
实物史料是明确传递、反映历史信息的前人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和社会交际工具的遗存(遗迹、遗址、物品等),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时空范围内的“行为的痕迹”。
行为史料是指流传至今的、包括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中保留的历史积淀,如各种节庆仪式、祭祖活动等。
口述史料,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人们口头讲述的对过去的回忆。
随着科技发展,图片、录音、录像等影像资料也成为史料的一部分。
3.历史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学科。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是实证。
对历史的探究应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辨析(考订、考信、征信),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
对史料的考订工作是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种专门技艺。
在实证过程中,要注意孤证不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等等。
对史料的运用,既是探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能力的重要表现。
【历史解释】
概念界定: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内涵阐释: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 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对历史解释的进一步解释
1.对历史理解的说明:
(1)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 历史理解带有个体的主观因素。
只有设身处地、尽可能辨识各种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别,以客观的态度理解历史文本、复原历史语境,分辨古今差异,感悟史事的实际境况、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史事加以理解,通过理解史事的本体含义并建立贯通性联系、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认识历史文本中的不同解读及其原因、辨识历史文本的作者原意并加以运用,等等,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2)历史理解是历史解释的前提,与历史有关的解释、评判,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是建立在人们理解历史的基础上的。对历史进行设身处地感悟、理解,是历史认识论的基础。
卡尔:历史学家对他所处理的人物的理解,对他们行动背后的思想,应该有一种富于想象力的理解(The imaginative understanding,The understanding of imagination)(富于想象力的历史理解Imaginativ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21)
陈寅恪:了解之同情(后人发展为“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心理学:“移情能力”:empathy, empathize(神会),设身处地,同理心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是个体的主观作用于历史的客观。在历史认识的实践过程中,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交互进行的。
2.以时空观念、史料证据和历史理解为支撑和基础的历史解释,是认识历史和学好历史的关键,也是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的主要体现。
· 历史解释带有很强的主观因素。是历史认识论的体现。
卡尔:历史学家可以从文献、碑文等等获得事实。(4)……事实本身要说话,只有当历史学家要它们说,他们才能说:让哪些事实登上讲坛说话,按什么次第讲什么内容,这都是由历史学家决定的。(6)……解释这一因素渗入每一件历史事实之中。(8)……历史学家对这些文件的利用就是加工处理的过程。(12)……事实和文件对于历史学家是很重要的。但不要盲目崇拜它们。它们并不能单独地构成历史。(15)
克罗齐:20世纪初期,(意大利人)克罗齐开始提出他的历史哲学……克罗齐宣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意思是说,历史主要在于以现在的眼光,根据当前的问题来看过去;历史学家的任务主要不在于记载,而在于评价,因为,如果他不评价,他又如何知道什么是值得记载下来的?(17-18,历史的观念)
卡尔:读一本历史著作时,应该仔细倾听作者的心声。(20)……历史就意味着解释。(21)解释是历史的生命必须的血液。(26)
卡尔: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是相互需要的。没有事实的历史学家是无根之木,是没有用处的;没有历史学家的事实则是一潭死水,毫无意义。因此,我对“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答案便是: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卡尔:历史是什么)
【家国情怀】
概念界定: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内涵阐释: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家国情怀的进一步解释
1.家国情怀作为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体现出对历史课程所承载的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
一般说来,家国情怀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
2.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家国情怀的内涵是有区别的。
在古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境界,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和追求。
在近代,一大批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包括牺牲个人在内的各种努力,是他们的家国情怀。
在现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新中国,以及带领中国人民为国家富强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是他们的家国情怀。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不断发展的21世纪,在中国已经和世界密切联系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时代,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应该是家国情怀的应有之意。
3.学会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阐释),最终是要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实现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对个人的成长来说,学习历史,是要具有人文关怀,要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理解、尊重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认识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
家国情怀体现了学习、研究历史的最终价值,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
五个核心素养的相互关系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的灵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基本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基本学科特征);
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和方法(基本方法途径);
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看法的主要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家国情怀体现了诸素养中的价值目标(基本价值观)。
历史课程旨在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致立德树人的要求。
中国特色、国际水平
历史核心素养的学科基础、课程特色、相互关系
对历史进行认识
唯物史观使历史成为一门科学,是正确认识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
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
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是基本观念和思维品质
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是关键能力和基本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都是一种基于对过去事情的理解而进行的解释,是基本能力和主要指标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
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高中历史课程总目标: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跨学科表现
唯物史观 可以关联思想政治学科。
时空观念 可以关联地理学科。
史料实证 可以关联语文、地理、思想政治、数学(统计数据)、信息技术等学科。
历史解释 可以关联语文、地理、思想政治、数学(统计数据)等学科。
家国情怀 可以关联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
第三部分
历史课程学业质量标准
什么是学业质量(Learning quality)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教育质量观为基础所规定和设计的学生课程学习活动所应该达到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
学业质量是指学生在不同的课程领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程度和状态,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过程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程度和发展状态。也就是说,学业质量指向的是学生通过课程或学科的学习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变化涉及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学了多少;质——学生在学习中学得好不好。
学业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教育的发展功能和水平。
学业质量标准划分依据
1.对历史核心素养进行2-4个层次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业质量标准。
2.在进行水平划分时,确定水平划分原则,既遵循统一要求,更要有历史学科自身特点。主要有3点原则:
(1)在划分核心素养的水平时,进行纵向与横向的通盘考虑。
从纵向来看,每个核心素养自身的1-2层次或1-4层次,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每高一级水平的表现涵盖前一级的表现。
从横向看,五个核心素养的每一个层次,处于同样水平上;在五个核心素养的同一水平之间建立逻辑关系,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形成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等级。每个水平等级都包括5个核心素养的要求。
(2)水平划分具有弹性。
根据历史课程的人文性质,对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具有一定弹性,使处于低学段的学生也有可能达到高水平;
水平划分是最低要求,各水平之间并不设置障碍,一个学生在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时,可以是水平2,也可能达到水平3,或水平4;但高中毕业必须达到水平2.
鼓励优秀学生达到更高水平。
原则(1)(2)具体说明: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纵向连续性和递进性
水平/素养 1.唯物史观
水平一 水平二 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水平三 水平四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时空观念
水平一 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 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水平二 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水平三 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
水平四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水平/素养 3.史料实证
水平一 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水平二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水平三 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水平四 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 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 用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论述。
4.历史解释
水平一 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已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
水平二 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运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水平三 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
水平四 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
水平/素养 5.家国情怀
水平一 水平二 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水平三 水平四 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 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原则(1)(2)的具体说明:横向的五个核心素养在同一水平上,形成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二 核心素养二级水平
2-1 能够知道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
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2-2 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利用已有的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时空观念:
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2-3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史料实证: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2-4 能够分析有关的历史结论;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等,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术等知识加以联系;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运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做出解释;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历史解释:
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运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2-5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知道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 家国情怀:
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学业质量标准水平四 核心素养四级水平
4-1 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 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 唯物史观: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4-2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能够根据需要并运用相关材料和正确方法,独立绘制相关图表,并加以说明。 时空观念: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4-3 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的评述时,能够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论述;能够符合规范地引用史料。 史料实证:
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 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 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
4-4 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能够在正确的史观和方法的指导下,全面、 客观地论述历史和现实问题。 历史解释:
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 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
4-5 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家国情怀:
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3)使课程结构设计、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与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考试评价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和对接。
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1学年,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依据。学生经考核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可获得4学分,可以毕业。
选修I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学习文科)选择的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是学业等级考试的内容,记入高考成绩,水平4 是本学科高考命题的基本参照,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
选修II课程是校本课程,学生根据专业发展(历史相关专业)或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选择的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考试成绩记入综合素质评价,也可供高校招生参考。
必修
课程
选修Ⅰ课程
选修Ⅱ
课程
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1学年,是对学业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经必修课程学习,经考核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可获得4学分,可以毕业。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学习文科)选择的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是学业等级考试的内容,记入高考成绩。
学生根据专业发展(历史相关专业)或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考试成绩记入综合素质评价,供高校招生参考。
课程设置、质量标准、与高考的衔接
第四部分
课程内容设计
调整高中历史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
选修Ⅰ课程
选修Ⅱ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模块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模块1
史学入门
模块2
史料研读
其他校本课程(学校自主开设)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设计
(1)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两类三个层次的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设一个模块,名为《中外历史纲要》。这就调整了必修课程的呈现方式,将现行标准中的必修课程政治、经济、文化三大专题呈现改为通史体例,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精选25个专题,以大时序小专题的呈现方式,引导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通过对相关史事的整体认识,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选择专题时,重视基础性和时代性。
前者如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中的专题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要求学生“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等内容的基础上,将相关内容整合,从认识中国国情出发,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后者如专题1.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1.15:“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别充实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理解14年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以及增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外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大趋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外历史系统完整的认识。
选修I课程注意与《课标(实验)》中的必修课程的衔接。
选修Ⅰ课程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各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在专题下的具体内容依照时序的发展进行表述,呈现中外历史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引领学生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这三个模块中,既可以看到与原高中课标的某些衔接,又凸显了高中历史应注意和强调的重要内容。例如,模块1的内容,既与原高中课标的“历史I (政治)”有衔接,又补充了社会治理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认识并建构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演进的正确解释,形成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选修II课程对学生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
历史选修Ⅱ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校本课程。本课程标准提供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个模块可作为校本课程的参考。这两个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了解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能力与素养。这种设计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史料基础,又要有正确的史观导向,旨在提高学生的史学专业素养。例如,模块1的专题1.2,要求学生“知道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和辩证运动的基本观点,以及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如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主义的原则、阶级分析的原则、整体研究的原则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尝试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模块2的专题2.2-专题2.6,要求学生对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现代音像等多种类型的史料进行研读,打牢史料基础。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主开设。
(2)高中历史的两类三个层次的课程之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
历史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两类三个层次的课程,构成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结构,具有横向发展的扩展性和纵向发展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旨在使学生对历史有基本的整体认识;选修Ⅰ课程是必修课程的递进与扩展,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能力;选修Ⅱ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旨在继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通过各类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课程之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
中外历史纲要
基 础
国家制度与社会
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递 进
拓 展
延 伸
史学入门
其他校本课程
专业或其他方向发展
史料研读
(3)在选择每门课程内容时,都围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反复考虑,并将这些考虑具体落实到每门课程的“学业要求”当中。以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为例。
必修课内容标准 学业要求
1.1 早期中华文明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和世界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发生或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够知道历史遗迹、考古发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献是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据,并能够开始使用资料作为证据来检验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解答(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够初步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多方面联系,以此解释历史,并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能够掌握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世界历史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总趋势(唯物史观);能够初步具备用历史眼光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具有民族自信心;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 1.9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1.16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1.25 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 第五部分
教学评价示例和典型试题
一、教学提示与教学活动示例
考虑到这次课程改革的幅度较大,为了“好用管用”,每门课程内容标准的后面,以及教学与评价建议中,都设计了教学提示和教学活动示例。
提供示例的原则:
一是根据需要及其功能,将教学、评价示例分解到教学内容不同的部分,尽量做到示例全覆盖;
二是避免空泛地将核心素养列为教学与评价目标,而是要将希望达到的核心素养与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联系起来。
教学活动示例·举例:
内容标准必修(7)
明朝的制度建设与16世纪的社会变动
活动主题
世界视野下的中国航海活动与海上贸易
活动目标
1.深入认识16世纪中国航海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世界背景。
2.综合利用文献、地图、水下考古等历史资料,了解这一时期中国、亚洲和欧洲航海活动的性质和作用。
3.重新认识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深刻理解中外海上贸易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活动过程
1.从明代小说(如“三言”)中寻找白银在中国普遍流通的描写,再现使用白银进行买卖的情境;通过中外文献、考古资料等,了解白银来自美洲以大量购买中国的瓷器、茶叶的史实,以及白银普遍流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运用中外历史地图,知道欧洲商船从美洲到达东南亚及中国,以及中国商船到达东南亚各国和日本的航行路线,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知道中国商船的规模及主要货物。
3.对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教师讲授、学生主题报告会、图片展览等不同形式,对这一时期的“倭寇”事件、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变化,或张居正改革等问题进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