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必修2:《菱角的喜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粤教版必修2:《菱角的喜剧》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11 10: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菱角的喜剧》秦牧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从生活现象中悟出道理,并张开想象,广征博引,来进一步阐述道理的写作特点。
2理解作者认识事物要有正确方法的观点。
3体会口语化表达。
教学重点:学习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生活现象中悟出道理,并张开想象,广征博引,来进一步阐述道理的写作特点。
教学计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生平: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1919年8月19日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
  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这是他的第一本集子。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
  建国后,一直在广州工作。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和美学论著。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大量作品。几年来,仅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的姐妹篇《语休采英》。
三、检查预习:
需掌握的生字词 :君臣佐使 酣然大睡 漫不经心
2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思考作者从认识菱角的过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请同学回答,明确:事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四、研读
1速读课文1-6段,作者如何引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道理?
教师明确:认识菱角-生活现象
2朗读课文7-12段,从课文中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由此看出作者引申出什么道理呢?让学生思考、讨论,下节课明确答案。
第二课时
一、 总结上节课内容,提问:从课文中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由此看出作者引申出什么道理呢?
明确:
7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茫然失措。
  8自己因为一向看到的菱角都是两个角的,就以为天下的菱角都是两个角的,对人们早已调查出来的菱角的各种状态都不知道。
9我们寻常所说的“认识事物深刻”,事实上就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高度掌握它的复杂性之谓。
10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胡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
11广泛砂吸取古今中外人们艰苦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学理论、学文化)……这一切是多么重要呵!
12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
 认识事物应掌握其的一般性之后,更要掌握其的特殊性。
二、作者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这个观点?围绕着这个观点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印证?
聪明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合理、科学的)
自己认识菱角甚至蝴蝶、蝗虫的方法(片面性)
农民掌握下雨的条件“黑云、风势、昆虫动态”
良种变劣、养猪不活
三、小结:本文主要通过对菱角的认识等事例说明一切事物是复杂性,多样性。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掌握事物的一般性,更要掌握事物的特殊性,避免绝对化简单化地认识事物。
作业:〈一课一练〉
第三课时评讲〈一课一练〉。
高一新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和态度培养目标:体验情感,观察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思想和哲理;学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颖的东西,体会出不一样的情感,得出不同一般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文体教学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各种不同的议论散文语言风格;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新的思想和认识,并用富于文学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格去形象地传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基本阅读:议论散文两篇(三课四篇)
《窗》用个性的眼光看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从新角度挖掘它的内涵
《门》
《菱角的喜剧》认真观察并思考生活中的琐事,深入挖掘它内涵,获得生活的启示。
《渐》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2、扩展阅读:《鱼书》观察生活,抓住生活的一角(一个平凡事件)来看社会的变化与众生的心态,表达对现状的个人看法与愿望。《说不尽的狗》选择新视角重新审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获得对事物新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学凡中见新意、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2、品味课文精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学会运用文学的语言抒写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想】
1、对基本阅读课文,着重围绕体验情感,观察理解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思想和哲理;学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颖的东西,体会出不一样的情感,得出不同一般的认识。
2、在理解把握基本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堂上安排两篇课内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凡的生活有不平凡一面,无味的事物也有其趣味盎然的一面。另外,推荐两篇课外阅读文章林语堂《脸与法治》《论树与石》,深化“平凡之中有新意”的认识。(附原文)
3、用小论坛的形式开展“平凡之中见新意”的表达交流活动,并安排写作训练及讲评。在阅读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学凡中见新意和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点击链接中的内容:
(1)在各课的阅读鉴赏过程中贯穿对修辞格运用的赏析。
(2)要求学生在阅读本篇知识短文后,在学过的单元课文中寻找例句,进行赏析。
(3)指导学生将表达交流活动中的见解写成文章,要求从平凡中见出新意,有意识地练习运用修辞,形象、灵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议论散文两篇》4课时 《菱角的喜剧》2课时 《渐》2课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