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5 13: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弄懂词义,理解诗歌的大意。
3、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弄懂词义,理解诗歌的大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有许多美丽的景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欣赏一下杭州的美景吧。(师出示图片)杭州很美,杭州的西湖则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她挥洒墨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件出示)
二、学法指导:这是一首古诗,以前我们是怎么学古诗的呢?(学生谈古诗学习的方法)现在老师再教同学们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古诗学习“四步法”:
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
三、教学新诗
(一)释诗题:首先我们来释诗题。题目中“晓”字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课题比较长,该怎么读?(指名读课题,再齐读课题)
(二)知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对于他,我们不陌生,前面我们学过他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大家还记得吗?谁给我们能背一背?谁能介绍杨万里的有关情况?(指名介绍作者情况),老师再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他。(出示课件)
(三)出示学习目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这节课我们要完成3个目标,它们是1、2、3、(学生齐读)能完成吗?有没有信心?
(四)一学古诗,朗读诗歌。
1、学生首先自读古诗(至少读两遍),要求:正确、流利。
2、检查读诗情况。(指名读诗,让学生评读、再读)
3、师播放录音:其实读正确、流利还只是读好诗的基本要求,要读好诗还要讲究韵律节奏、轻重缓急,这样读起来才能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下面我们来听听一位老师是怎么读的。(播放录音) (学生听读,再品读:老师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老师读得好,好在注意了节奏与重读,请同学们依据刚才老师的朗读,在书中标出古诗 的节奏与重读。
4、学生标出诗的节奏与重读,然后与大屏幕对照。老师和你们标得一样吗?
5、学生齐读。
(五)二学古诗,理解诗意。
6、明诗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刚才我们把这首诗读了好多遍了,意思理解了吗?下面再读古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如果还有不懂的词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同桌之间说说每句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诗句的意思,提出还有哪些不懂的词句,师生一起解决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注:译文----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六)、三学古诗,悟诗情。
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写的这首诗?老师交代一下背景:这首诗写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南宋朝廷都城杭州,当时作者在朝廷任秘书少监,因此对杭州的名胜西湖相当熟悉;六月的一个清晨,诗人从净慈寺出发,送朋友林子方到福建去做官,路过西湖边,被当时美丽的景色吸引,不禁脱口赞美,写下了这首小诗。可知诗人是在六月送别朋友林子方时写下来的。
7、诗人把西湖景象写得美不美呢?如果是你看到了这么美的景象时,你喜爱吗?舍得离去吗?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师:陶醉于其中,流连忘返)诗人写这么美的景象,又表达了什么感情呢? (让学生回答,诗人通过写这么美的景象,来表达了他陶醉于大自然美景、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8、看着这满湖的荷花,如果你是杨万里,你会对林子方说些什么呢?(先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再指名交流)
9、小结:这首诗,通过描写西湖六月的美景,表达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景、热爱大自然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齐读全诗,来感受西湖之美,体会诗人那热爱大自然美景、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 。
10、你能背下这首诗吗?试试吧!
采用自背,比赛背,填充式指导背,男女对抗背的方法。
(七)拓展延伸
积累描写荷花的诗句。
(可以先让学生说,教师再以课件补充一些,丰富学生的积累。)
(八)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