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发展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2、运用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
3、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老师测量了一下我们教室的门框高2米,老师身高1.7米,你知道老师的头离门框还有多高吗?
二、探讨算法
学生根据信息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提示:2可写成2.0,借助米尺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学生合理的算法进行鼓励。
2—1.7=0.3(米)
三、巩固练习
1、你知道1米比0.3米长多少吗?
2、用竖式计算
2.4+0.8= 2.6+1.2= 4.5+2.5=
4.9—1.6= 3.4—1.8= 5.7—5.6=
3、做自主练习。
(1)第3题。通过解决买水果的实际问题,巩固小数加减法。先让学生明确有哪些数学信息,明白数量、单价和总价的含义,再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2)第4题。种子应落在哪里?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
(3)第5题。先观察数据,了解有关信息,再独立解答。交流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提问题时如果学生提出如“王亮和刘亿的身高一共是多少米”之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这类问题的不合理性,通过解决此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4)第6题。看图讲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表述情景图中的故事情节,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帮小猴子来解决问题。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解决。学生先在小组内讲,然后再讲给大家听。
(5)第7题。出示情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有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让学生明白,最后剩下的虽然不够装一船,但也需运一次。
4、补充练习。调查你的几种课本的价钱,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解决吗?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