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平均数的认识及计算
课 题
统计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
第--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环节
初 案
设计意图
一、理解意义
1、谈话:请大家先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数这个知识的?
2、谈话:同学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请大家轻声地把问题读一读,思考之后,可以和同座交流自己的看法。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 )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理解,也可以举例说明,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环节
初 案
设计意图
二、掌握方法
三、拓展变通
四、实践运用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厘米的队员。(?????????? )
3、师生共同解决自主练习的2题。
?1、创设情境,探讨策略。
2、小组合作,研究方法。(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尝试解决。
?4、归纳小结,优化方法。
??总数量 ÷ 总份数 = 平均数
?? 问:根据这个公式,你还能知道什么?
1、选择题。?
2、师生共同解决自主练习的3、4、5题。
3、想一想,填一填
???
1、合情推测
2、师生共同解决自主练习的6、7题。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选出答案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板书设计
统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