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162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共40小题,每题1.5分 )
1.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
A.14时 B.15时 C.16时 D.17时
2019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航天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圆满成功。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题。
2.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南昌 D.广州
河西走廊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读“该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4题。
4.形成此种花岗岩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读下图,回答下题。
5.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完成下列各题。
6.和田玉属于( )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7.导致和田玉籽料磨圆程度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接触变质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完8-9题。
8.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9.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在大气环流中,近地面大气寒冷的气流和较暖的气流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形成锋面---极锋。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形成极锋的两股气流F和G的名称分别是( )
A.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B.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C.西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D.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11.大气环流能够调节高低纬、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图中F气流常年影响下陆地,其热量、水汽特点组合正确的是( )
A.高温少雨 B.温和干燥
C.温和湿润 D.寒冷干燥
12.同属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回答下面小题。
13.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图1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图2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普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
A.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光照充足
全年干旱少雨 D.全年水热丰富
17.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 )
A.物种灭绝 B.水源枯竭
C.湿地消失 D.土地荒漠化
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18-10题。
18.该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冷锋 C.反气旋 D.暖锋
19.关于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境时一般出现升温天气 B.过境后往往出现下雨天气
C.地面雨区主要出现在冷气团一侧 D.过境时一定出现大风大雪天气
20.我国由于冷锋活动而出现的天气有( )
①沿海地区的台风 ②北方夏季的暴雨
③冬季爆发的寒潮 ④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读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④处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3.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 B.a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
下图示意某天气系统,实线箭头为风向。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天气系统( )
A.位于南半球 B.中心为高压
C.过境后气压上升 D.中心为上升气流
25.该天气系统影响下可能形成的天气是( )
A.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B.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C.北方春季沙尘暴天气 D.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下图是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6.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⑤⑦⑨ C.②③⑤⑦ D.④⑥⑧⑨
27.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 )
A.① B.⑦ C.⑧ D.⑨
28.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暖流经过 B.寒流经过 C.寒暖流交汇 D.底部海水上升
29.影响图示③洋流形成的主要盛行风是( )
A.东南信风 B.盛行西风 C.极地东风 D.西南季风
30.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B.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C.在暖流流经的海域,往往形成大渔场
D.轮船顺洋流航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加快
如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3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湖泊水
32.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松花江 D.长江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3.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34.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整体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读我国北部沿海至内陆的自然带更替图。据此完成35-36题。
35.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
36.从丙到甲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水热组合 D.非地带性规律 海陆分布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37-38题。
37.图中A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8.图中A-B-C-D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39.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
A.秦岭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 D.阿巴拉契亚山
40.在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最可能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的山地是( )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共40分
41.(10分)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左图)和某地剖面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左图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_________;丙是_________。
(2)写出左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______作用,③______作用。左图中______(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右图中从地表形态看,甲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乙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
(5)右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岩石,请按照年龄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42.(10分)读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填“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图。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盛行__________风,B地盛行__________风。
(4)北半球夏季,B地盛行__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季风的形成原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3.(6分)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该判断:A是___________补给,B是__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___补给。
(2)该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 为什么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____地区。
44.(6分)读左上图“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上图“世界部分地区海陆分布图”和最后一图“①、②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上图中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盛行____气流(上升或下沉),B带的风向是_________。
(2)当气压带、风带如左上图中甲位置时,右上图中雅典受左上图中____(填字母)控制,与最后一图中____(填序号)城市相似。
(3)当气压带、风带如左上图中乙位置时,华北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选择填空)。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海啸
45.(8分)读南美洲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①②洋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图中洋流对甲、乙两处气候的影响。
(3)一艘轮船自A城市航行至B城市,在图中①②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____________。当该轮船航行至丁海峡时,其航行速度会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
(4)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
1 C
2 B
3 B
4 C
5 A
6 C
7 D
8 D
9 B
10 D
11 C
12 C
13 D
14 C
15 B
16 B
17 D
18 B
19 C
20 C
21 C
22 A
23 B
24 B
25 A
26 D
27 D
28 C
29 B
30 C
31 C
32 B
33 C
34 C
35 D
36 B
37 A
38 B
39 B
40 A
哈162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地理答案
41.答案:(1)沉积岩; 岩浆;
(2)变质; 重熔再生; ④;
(3)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
(4)向斜; 沉积岩中间岩层向下凹陷;
(5)③、②、①。
42.答案:(1)1;
(2)亚洲高压;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压带;
(3)西北; 东北;
(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
(5)海陆的热力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43答案:(1)地下水; 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2)②曲线;因为全年流量比较平稳,已受到水库调节。
(3)东北;
44.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东北风;
(2)C; ①;
(3)B
45(1)秘鲁寒流;巴西暖流
(2)①洋流促使了甲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及向较低纬度地区延伸;②洋流促使了乙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形成。(增温增湿、减温减湿)
(3)快;减慢;丁海峡处的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流向与航行方向相反。
(4)在东南信风的影响下,丙处形成了上升补偿流,使得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的饵料丰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渔场。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