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l~2022
期高三期末联考试卷·语
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B(B项曲解文意。“全球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方言日渐式微”的表述与原文“在全球化和城镇化的高速
方言日渐式微”不相吻合,原文
“方言日渐式微”的背景
球化和城镇
展”是“方言日渐式
接原因。)
证明‘方言梗’占据了短视频平台半壁
文章列举林宝用上海话演绎流行
明了“积极探索并鼓励多样化的方言开发应用,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方言形象”这
(B项
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将已然当未然。C项,“不是所有的方言都包含民
错
不是都包含优秀的民俗文化。D项,“方言文化得不到保护和传承
就无法实现”表述绝
B(“体现了他诚实守信的品格
现的应是躬亲躬为
际水平”表述不严谨,原
此
我们还有很长
栾恩杰参与指挥研发了战略性武器“巨浪-1”和“东风
事一起提出了从
扩大到应
用的“大航天”概念。③参与规划设计了探月工程的绕
探、登、驻(住)战略规
成
国航天”的
扩大了航天事业
来,学
戎役到战略转变的
C项的表述强加因果,也过于武断。不懂“这个理儿”的村民大概率存在,但并不影响他们是“真正的农民
锄
除,不给它们趁势生长的机
光棍锄草:他们生活中杂事儿少,锄草勤快,还热心帮助别
锄草:老人不是在锄
是在用锄头
和阴阳,帮助庄稼成长
每点2分,意对即
①实指妨碍庄稼生长,农人锄之后快的各种野
文中我和父亲母亲一起去庄稼地里锄
及优愁烦恼,如文中人身上或多或少有些“潦草”“毛
各种各样
顽强姿态生存的人,如文中烈日下锄草的父亲
分,意对
其他答案
若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梁师成用事,能
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
B(“隋唐时”错,隋朝设进士科,唐沿袭,凡中试者皆称进士。会试中试,殿试后及第称进
要是明清
D文中没有明确说“写字不用草书,不喜欢歌舞女色、珍宝财富”是
光的影响
光学习,咨询尽心立身行事
光用诚实的美德教导他,并
说假话开始。(
点1分,句意2分
职,必须有胆识敢作敢为,用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职责,倘或有所触犯忤逆,祸患贬谪立
来。(得分点:“倘”“明目张胆”“脱”每点1分,句意2分
文
事情,常
安世来告诉他
地说:“王介甫请求离去,外面议论你将代替他的职务。”文彦博
说:“王安石
搞坏到这种地步,后来
手说:“安世虽然是晚辈,以为未必是这样
兴办有
如反掌的事
彦博默不作声,后来
有参
跟从司马光学习,咨询尽心
立身行事的要旨,司马光用诚实的美德教导他,并令他从不说假话
日,推荐刘安世为秘
期末联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联考试卷
味挂钧,要积极探索并鼓励多样化的方言开发应用,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方言形象。
近年来,海派音乐人林宝用上海话演绎了多首流行歌曲,如《上海谣》用吴侬软语将上海的历史
变迁和上海人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在新媒体平台上累计点击量破亿,颇受好评
其实,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共同语也从乡土语言生活中走来。可以说,方言是共同
语文
语之根,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们的乡土之情。方言文化也是乡村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相信它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独特的作用。
节选自饶高琦、王莉宁《“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光明日报》2021年6月
24日)
考生注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A汉语中的方言具有种类繁多差异巨大的特点,甚至东南地区很多方言土语之间完全无法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通话。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B.全球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已成为社会大众的共同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愿望。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C.方言和普通话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因此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普通话推广普及并
4.本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芳范围。
不矛盾。
D共同语来自乡土语言生活,方言是它的根本;我们不能忽视一些“方言梗”将方言低俗化的
现代文阅读(36分)
隐患。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A.文章首段以各种“方言梗”在几大短视频平台走红的现象引出本文论题后,阐释了汉语的
如今,各种“方言梗”在几大短视频平台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伴随着网络自创语言走红的
特点
还有各种爆款方言。我们不禁要问,方言是“土气”的存在吗 “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
B.第二段围绕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话题展开论述,分析了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重要性和必
化认同 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聊到汉语的特点。汉语是一种方言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
要性。
的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官话、晋语、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等十大方言,内部差异巨大,特别
C.文章以林宝用上海话演绎流行歌曲受到好评的事例,证明“方言梗”占据了短视频平台半
是我国的东南地区,有很多方言土语之间完全无法通话。
壁江山。
在全球化和城镇化的高速进程中,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现已成为国家语言文
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乜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方言文化保护传承和普通话推广普及并不
D.文章指出“方言梗”流行是方言活跃的表现,无须过分担心,还指出要避免其负面影响论
证严密。
矛盾,因为两者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在公共场所、教育、行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和传媒中具有法定语言的地位,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更是基本语言权利;而方言则是区域性的,是
民间语言,适用于非正式场合、家庭或其他私人领域。当前,面向普通话、方言乃至外语多语并
A.“多语分用”的语言态度既可应对我国当前多语并存的社会生活环境,又有利于方言文化
保护传承。
存的社会生活环境,我国社会正逐渐形成“多语分用”的语言态度,即明确各语言、各方言在社会
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形成了主体与多元、公共与私人、正式与随意等并行不悖、和谐共处的语言
B.方言文化保护传承依靠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积极使用和传播,方言将成为他们生活
的一部分。
生活观
不过,短时间内要让所有方言迅速恢复同等的语言活力或使用频率,这既缺乏可行性,也没
C.不是所有的方言都包含民俗文化,我们在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时,要注意挖掘并展示其地域
文化之美。
有必要。在此情况下,保护传承最可行的办法是开发利用,即以利用促使用、以使用促保护、以
保护促传承。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是社会大众,而青少年是关键人群。新媒体极大地推动
D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关系非常密切,方言文化得不到保护和传承,乡村振兴就
无法实现。
了方言文艺娱乐的创作和传播,青少年通过短视频关注、了解并热爱方言,使方言成为他们文化
生活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对方言的适度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方言梗”频上热搜,这是方言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活跃于语言生活的表现,有用总比无用强,无须过分担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方言梗”走红里的那些被娱乐化、低俗化的方言,也隐藏着危
栾恩杰:中国探月工程的“守望者”段崴
机。一些“方言梗”里偏爱“土味”,仿佛可以带来接地气的感觉,但却屏蔽了地域文化之美;一些
2021年2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栾恩杰等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
表受到习近平接见,并合影留念
方言梗”只顾矮化方言使用者以达到搞笑的目的,却忽视了挖掘并展示其蕴含的文化民俗及悠
久历史;我们不能以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为名,就一窝蜂地刻板复制,让方言贴上“土”“烂”“俗”的
这次能够有机会参与中央领导同志的会见,我感到很振奋。特别是把我和家栋同志安排
标签。面对这种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化现象,应注意避免盲目追求流量而裹挟着方言,与低级趣
在习近平总书记身边合影,心情非常激动。这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最大
的褒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说。
【高三期末联考试卷·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三期末联考试卷·语文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