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3、激发学生的情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猜谜)想猜吗?谜语是我国一种经典的文字游戏,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现在还有人用它来训练思维。请看谜面:“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评:一猜就准。)
2、投影出示地球:这就是我们脚下的地球,她是一个晶莹的球体,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
3、今天学的课文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
二、据意读文,解决问题。
1、初读第一段,感受“地球外观”。
(1)划出写地球外观的句子并齐读。
“一个晶莹的球体……‘纱衣'”:蓝色是海洋,白色是陆地,纱衣是大气层。
(2)出示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理解: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充分的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读到这一句,我觉得地球真是太可爱了。老师这儿为大家准备了一首诗:
大自然是人间的乐园
大自然是人间的乐园,
草原、河流和山谷,
森林,小路和稻田,
好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草地上,跑来跑去的是小白兔,
森林里,跳来跳去的是小松鼠,
快乐的小鸟忙着跳舞,
生活在大自然里的人们真幸福。
3、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反馈: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感悟“地球的渺小”。
(1)指名读。
(2)理解“渺小”:微不足道。
(3)“扁”:多音字。
(4)提问: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千米,作者说地球“渺小”,你信吗? (书中找理由)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就显得渺小了。如果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我们人类活动的范围非常有限,可见地球对人类而言是多么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2、感悟“自然资源有限”。
(1)这一部分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2)地球的自然资源很有限,但却面临枯竭,伤害地球的是谁?(人类)
(3)在3、4自然段中找到人类伤害地球的句子?
a、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多么无知、自私。)
b、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理解“本来”。 “滥用”和“乱用”比较。)
(4)小结:地球美丽可爱,慷慨地向人类提供矿产资源,但它又被人类自私无知地破坏,使我们生存的家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可见地球又太容易破碎了。
(5)出示课件: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6)课件出示:生态灾难图片。
3、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过渡:地球既然这么容易破碎,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2)理解“至少”。
四、提升情感,写下标语。
1、学到这里,老师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因此,我们要行动起来保护地球。
2、齐读最后一段。
3、请大家行动起来,想几条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标语。(孩子们想的宣传语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
五、整体回顾课文。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它的样子非常( ),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 )。她所蕴含的( ),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 )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 )。
六、布置作业:
写一写你想对地球妈妈说的话。
七、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三方面:地球的渺小
自然资源有限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