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指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手指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5 10:1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手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堂皇 、附庸 、养尊处优”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具准备:课件及活页表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前面学习的四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人生哲理?
《学弃》——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两小儿辩日》——学无止境,实事求是等
《匆匆》——时间宝贵,要珍惜时间
《桃花心木》——只有在生活中经得起考验,克服依赖性,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
《顶碗少年》——失败乃成功之母
是啊,在平凡的小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司空见惯的事物,同样蕴含着哲理,只是我们没有发觉而已。同学们手上都有五根手指,你知道就在这五根手指里,蕴藏着怎样的哲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读准“搔痒、窈窕、秽物、纽扣、渺小、鼻涕、爱憎”等词语的读音,借助工具书理解“堂皇 、附庸 、养尊处优”等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各自的姿态和特点,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学生结合语句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搔痒 窈窕 秽物 纽扣 渺小 鼻涕 爱憎 堂皇 附庸 养尊处优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__;然后分别具体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特点; 最后总结告诉我们__团结就是力量__。
3、课文主要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手指 长处 短处 启发
大拇指 肯吃苦 形体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团结就是力量
食指 机敏,干活,以他为主 不窈窕,常受伤,做的事复杂
中指 相貌堂皇,有曲线美 干活不出力
无名指 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能力薄弱
小指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品析: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五根手指各具不同的姿态与性格的?
(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交流讨论其结果。)
大拇指: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其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食指 :运用排比句式,举例说明其作用,表现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中指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其优美的姿态和高傲的态度。
无名指和小指:列举实例,运用设问,强调了无名指和小指在兰花状姿态中最优美,表现其附庸、享乐的性格。
3、学生总结概括: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团结就是力量。)具体来说就是人各有所长,既要看到人的长处,也要看到人的短处,彼此谅解,相互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五、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朗读小诗《手》
2、体会诗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六、回顾学习目标,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
1、搜集有关团结就是力量的名言、警句或小故事。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手指
五根手指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握成拳头
(团结就是力量)
人与人 既看到长处也要看到短处 把事情做得更好
之间 彼此谅解 互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