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
蒙古族民间舞蹈概况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生活和气候条件影响,与其他名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勇往直前的性格.他们的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的特点。
蒙古族舞蹈风格特征
体态基本特征:
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枕,下巴稍抬,“视线”开阔,仿佛置身于辽阔大草原,这一基本特点在动作中始终贯穿。手型平手为特点。
动率基本特征:
淌拖特点的步伐和上身“划圆”。在舞蹈中可分为:
队形调度划圆 (整圆、圆弧、S等变化)
舞蹈动率划圆(最常见为平步和碎步划圆)
此外,肩、臀、腰、腕也都在划圆,这在蒙古舞中十分常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典型动作:
蒙古舞上身动作居多,由其肩部、背部、腕部动作最为多。
“马步腾跃”舞姿,“碎抖肩”、“正板腰”技巧,还有一些使用道具的“筷子舞”,“盅碗舞”,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及观赏性。
舞蹈形象:
鹰:手臂动作,有犹如连绵起伏波浪的柔臂,有快而脆、有力又有停顿感的曲臂,还有划圆的绕臂,都用于表现刚健有力的鹰和大雁。
蒙古族舞蹈主要表演形式
筷子舞、盅碗舞、狩猎舞、安代舞,此外还有“摔跤舞”、“牧马舞”等,在新疆地区的蒙古族还有一种叫“贝比依勒”的舞蹈。
动一下
体态练习
硬肩练习
柔臂练习
著名舞蹈艺术家 贾作光
对蒙古舞的挖掘、整理与弘扬作出突出贡献。他的创作的《鄂尔多斯》舞蹈就是他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从明间提炼素材,精心磨炼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贾作光的创作、表演和艺术实践、把蒙古族舞蹈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