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 辛亥革命西方报刊
中的辛亥革命图为孙中山肖像的木刻版画1896年10月31日,英国The Graphic(《图画报》)关于孙中山被释放的图文报道。其中文章叙述孙中山在被大清驻英大使扣押在使馆十四天后终于被释放的过程。这是孙中山第一次被西方媒体关注。 《图画报》:孙中山案海外先锋,初筹革命1、政治准备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时间、地点、领导、性质)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地点、性质、革命纲领等)兴中会:同盟会:海外先锋,初筹革命2、思想准备1.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2.三民主义的提出:民族民生民权海外先锋,初筹革命3、军事准备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起义失败,七十二烈遇难。后人收殓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起义烈士墓西方报刊
中的辛亥革命1909年8月29日,法国Le Petit Journal(《小报》)关于中国新军的报道,标题为:《中国新军》。图为由新式的军装,新式的武器,新式的训练装备起来的新军正在训练。 《小报》:中国新军西方报刊
中的辛亥革命1911年,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伦敦新闻画报》)关于中国新军建设的图文报道,标题为:《在中国危机和远东问题中一个强有力的因素,西式训练的中国新军》。《伦敦新闻画报 》:
西式训练的中国新军武昌首义,烽烟四起(1)时间:
(2)经过:
(3)结果:
(4)影响:1911年10月10日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汉三镇光复。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占领出望台军械库→攻湖广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西方报刊
中的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8日,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伦敦新闻画报》)关于武昌起义的图文报道。其中文章引用宣统帝立誓改革的诏书来表现武昌爆发起义的必然性。图片自上而下分别是被起义军占领的武昌汉阳门;日本领馆附近一座铁路桥、湖广总督府情景《伦敦新闻画报 》:
中国的起义军是战斗者西方报刊
中的辛亥革命1911年11月4日,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伦敦新闻画报》)关于辛亥革命中一些城市镇压革命的图文报道。其中报道了一些城市革命者遭到镇压的情况。武昌首义后,各省纷纷通电独立,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兵不血刃的完成革命,很多革命者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伦敦新闻画报 》:这样的惩罚会降临到被捕的革命者身上图片城门上悬挂示众的革命者头颅共和初建,清朝覆亡1.时间:
2.地点:
3.临时大总统:
4.意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民国元年)江苏南京孙中山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报刊
中的辛亥革命1912年2月15日,
法国Je Sais Tout(《机械杂志》)关于辛亥革命的报道,标题为“孙中山,中华民国的总统”。这是目前已知孙中山最早的彩色肖像照。《机械杂志》:孙中山,中华民国的总统
西方报刊
中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6日,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伦敦新闻报》)关于革命军攻陷南京的报道。其中文章简略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猜测孙中山将在上海或南京就任共和之中国的第一任总统。图为革命军1911年12月2日进入南京太平门时的情景。《伦敦新闻画报》:在中国建立共和?南京的陷落
西方报刊
中的辛亥革命1911年10月21日,英国The Graphic(《图画报·增刊》)增刊关于辛亥革命的图文报道。其中评论称满清二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已经直接受到革命的冲击,孙中山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左上为载振贝子,右上为孙中山,下图为溥仪父子的合影,载沣端坐椅上,怀抱溥杰,手牵溥仪。 《图画报 ·增刊》:西方文明正在捶打束缚中国的锁链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有花无果恨悠悠西方报刊
中的辛亥革命1912年3月3日,法国Le Petit Journal(《小报》)关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报道。画家以袁世凯剪去辫子这一场景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概括,告示一个旧时代的终结。 《小报》:
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
小结中山创建革命党,兴中同盟新主张。
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大旗扬。
辛亥革命意义深,民主共和入人心。
清朝统治被推翻,封建帝制不复返。
窃国大盗袁世凯,军阀统治上了台。课堂巩固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的爷爷的年龄?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
1911年+民国( ?)年=公元(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