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20课 <<三国鼎立 >> 说课设计怀化市实验学校 杨正菊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与地位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通过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促使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通过吴国船队到达夷洲,说明台湾与大陆自古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材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教学难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为何
一胜一败;
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教材分析教学方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采用动漫故事 、设疑讨论、课本剧表演、历史小辩论等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动漫故事—–‘‘三顾茅庐” 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
—–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提问:想一想,黄巾起义后,东汉末年国家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讲授新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袁绍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曹操袁绍曹操 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
—–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想一想,黄巾起义后,东汉末年国家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想象:我们从这幅图上得到的信息是整个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愿望是什么?
—–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后自由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为什么?讲授新课 <<曹操与他的两个谋士>>
对话中体现出曹操在政治上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 士;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袁绍与他的谋士>>
对话中体现出袁、曹双方的力量对比;袁绍对曹操的轻视。
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为什么?课本剧 官渡之战的过程 用《官渡之战示意图》简单演示战争过程,让学生了解官渡之战的概况,最后启发学生找出官渡之战的特点和作用。
曹 操袁 绍 官渡之战乌巢 二、赤壁之战—–现场采访:‘‘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感想?”过渡到“赤壁之战”。
——课件出示<<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让学生找出哪些势力壮大会与曹操争夺,并让学生为刘备、孙权出谋划策, 引出‘‘孙刘联合”的策略。
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孙权据长江中下游扬州地区刘璋据长江上游益州地区刘表据长江中游荆州地区 二、赤壁之战—–现场采访:‘‘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感想?”过渡到“赤壁之战”。
——课件出示<<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让学生找出哪些势力壮大会与曹操争夺,并让学生为刘备、孙权出谋划策, 引出‘‘孙刘联合”的策略。
——多媒体播放‘‘赤壁之战”中‘‘火烧连营”的一段录像,要求学生在观看时注意几个问题:①孙刘联军用什么方法进攻曹军?②战争的结果哪一方取胜?
——学生讨论: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小辩论:在《三国演义》和传统的戏曲舞台上,曹操是一位阴险狡诈的奸臣,而鲁迅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正方:曹操是英雄
反方:曹操是奸臣赤壁之战 小辩论:在《三国演义》和传统的戏曲舞台上,曹操是一位阴险狡诈的奸臣。而鲁迅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那么,你对曹操是如何认识的?三、三国鼎立的形成—–闯关游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熟悉并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找出老师设计的图中 的 错误,看谁能最先完成任务,顺利闯关。 221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许昌。222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操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闯关游戏(指出图中的错误)三、三国鼎立的形成—–闯关游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熟悉并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找出老师设计的图中 的 错误,看谁能最先完成任务,顺利闯关。
—–提出问题:1.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2.夷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东汉末年
军阀混战袁绍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孙权刘备赤壁之战魏吴蜀联合抗曹课堂小结 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形成,
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说
说你的看法。
巩固拓展 一、知识巩固
1.下列哪一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A 牧野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 淝水之战
2.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是哪一年?
A 200年 B 220年 C 208年 D 222年
3.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
A 曹操 B 刘备 C 诸葛亮 D 孙权
4.三国时期,台湾称为
A 夷洲 B 流求 C 琉球 D 台湾
二、动动脑筋
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历史实际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自己动手
制作《三国鼎立示意图》。练习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创新突破:以学生活动推进整个教学流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为学生学习服务”进行。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怎样把现代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完美结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