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箫》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箫》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1-04 22:4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能运用连贯的气息,用舒展、流畅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在歌唱中 唱好一字多音的乐句,能够按乐句进行呼吸。
2、 能力目标: 能运用连贯的气息,用舒展、流畅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在歌唱中唱好一字多音的乐句,能够按乐句进行呼吸。
3、 情感目标: 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 愉悦的情感。
4、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设计让学生表演的环节,并加以鼓励,学生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并积极主动学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箫》,让孩子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流畅舒展的旋律。能用连贯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来表现优美抒情的歌曲。
教学难点: 能运用连贯的气息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唱好一字多音。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1、课前律动
师: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快乐的音乐殿堂,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播放《春天在哪里》律动。
2、 师生问好。
3、 发声练习
师:请同学们身体坐直,吸气,笑肌提起。
【设计思路:用歌曲动画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孩子们边歌边舞,创设愉悦的音乐氛围,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趣味发声,统一声音。】
活动2【讲授】创设情境
1. 趣味引导
师: 小朋友们,谁来说说,你都认识什么乐器?
生: 自由回答;
2.认识新乐器“箫”
师: 大家认识的乐器可真不少,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件吹奏乐器,大家猜猜看,它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课件箫的图片)
生: 自由回答。
师:箫还有个名字叫洞箫。
3. 辨别“箫”和“笛子”
师:大家看看这两种乐器是不是很像?”
师:那我们来欣赏一首笛箫吹奏的《幽默曲》,大家仔细听听箫和笛子的声音有什么区别?播放笛箫同奏《幽默曲》
师:谁来说说箫和笛子的区别?
生:畅所欲言。
师:大家总结的很到位,箫较长、粗一些,声音浑厚、韵雅、幽远;竹笛较之箫要细并且小一些,声音清脆、高昂、嘹亮。
【设计思路:通过欣赏图片、观看视频让学生直观地对‘箫’产生兴趣;通过对比两件相似乐器-----箫和竹笛的外形、音色特点,让孩子们深刻地了解箫。】
活动3【讲授】新歌教学
一、整体聆听
1、出示课题《箫》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箫的历史和音色特点。今天,老师为大家还带来了一首有关箫的歌曲,歌名就叫《箫》,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2、聆听歌曲
(1)初次聆听
师:那同学们给老师鼓鼓劲,随着音乐动起来好不好?
教范唱歌曲《箫》。
师:谁来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生:缓慢的、悠扬的、优美的……
(2)再次聆听
师:同学们,这次我们用竖笛来模仿箫,边听边模拟吹箫的感觉,看看谁能更好的把吹箫的意境表现出来,为了不出声音,我们把竖笛放在嘴唇边上就可以了。
师:小朋友们个个都像一位吹箫的音乐大师呢!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主动鉴赏、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LU’音模唱
1、趣味学习节奏
师:同学们,先别急。我们分组来背诵一下音符歌吧,这四行的同学说前半句,这面四行的同学接着说后半句。
师:我们来看一看第一小节这四个音,几分音符唱几拍。
师:我们变身小马驹,哒哒哒哒行动起来吧。(讲解四分符点音符)
2、听辨旋律,学生用‘LU’音模唱
师:我们从头来用‘LU’音来模唱这首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身体坐直、笑肌提起。(眉毛上扬)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们来配合一下,我来模唱1、3、5乐句,你们来模唱2、4、6乐句。
师:我们配合地太有默契了。
师:我们来交换一下,你们演唱135句,我来唱246句。
师:我们合作的非常完美
【设计思路:学习歌曲的节奏,解决难点;体会旋律的起伏,并体会高位置发声。】
三、读歌词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一首优秀的歌曲,不仅旋律动听,歌词也像一首优美的诗,哪位同学能富有感情地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你在读的时候眉毛上扬、笑肌提起,所以声音特别好听。那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歌词的美吧!
师: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可都是小小的朗诵家!都能用高位置来朗读歌词,真棒!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高位置的朗读并且演唱,体会声音的统一。】
活动4【活动】处理歌曲
填词演唱
1、 教师用两种唱法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更好听、哪一种更符合箫的韵味。引导学生用连贯的、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急不可待得想要填词演唱了,那就请同学们打开甜美的歌喉吧。(纠正发生位置)
师:你们来听一听,老师唱得这两句哪一句更好听?为什么好听
师:那我们这次用连贯、有起伏的声音来演唱出箫优雅的韵味。
2、指导不好唱的地方。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师:同学们学得真快呀,那有没有谁觉得哪个地方不太好唱?
生:……
师:嗯,这个地方是一字多音,在唱之前要换一口气,来,我们一起试一试。
师:注意音要连贯,才能把箫的韵味演唱出来。
3、接龙唱,指导学生优雅连贯地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接龙演唱的游戏,女同学来演唱1、3、5乐句,男同学来演唱2、4、6乐句,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同学能唱出箫悠扬的味道。
师:好,这一次我们交换一下,男声演唱1、3、5乐句,女声演唱2、4、6乐句,看看谁唱得更优美。
4、在老师的指挥手势下,唱出歌曲的高低起伏。
【设计思路:体会歌曲的美感,并能够演唱出来歌曲的韵味;并且在老师指挥手势的带领下优美地演唱歌曲,抒发自己的情感。】
活动5【活动】编创旋律
1、创编旋律:要求:①要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②创作之后用竖笛吹奏。
师:同学们,我们打开书的第49页,旋律创编,我们在书上用唱名编写旋律,编好的同学自己唱一唱,并且用竖笛吹一吹。我还要请几位同学上台来编创,谁来?好,开始吧。
2、找台下的同学吹奏自己编创的旋律
【设计思路:学生自主创编旋律,并用竖笛吹奏出来,再次体会旋律,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活动6【活动】知识拓展:
认识另一件和箫风格相似的乐器——陶笛。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和箫一样动听的吹奏乐器,谁知它的名字叫什么?
师:陶笛和箫一样,都适合吹奏悠扬韵雅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教师用陶笛吹奏陶笛曲《故乡的原风景》
【设计思路:用优美的音乐来陶冶情操,增长见识。】
活动7【活动】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箫》这首歌曲。了解了箫、竹笛、陶笛这些吹奏乐器的特点,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多积累,了解更多的乐器,让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同学们再见!
【设计思路:培养孩子们热爱器乐,并且在生活中多多积累。】
课后评价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我采用音乐导入法导入新课,先让学生欣赏笛箫同奏《幽默曲》,让学生做好思想和情绪的准备,在饶有兴趣的情境中投入学习。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箫这个乐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理解歌词做好铺垫。
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对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让学生通过聆听、模唱中熟悉旋律。揭示课题后通过初听整体感知、复听,‘LU’模唱、三次的分层聆听熟悉全曲旋律。接着通过读歌词,让学生记住歌曲的结构,帮助他们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突破重难点时以问题“歌曲中哪一句唱起来有困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歌曲的难点。歌曲中最后一句一字多音是本堂课的难点,让学生反复听唱,引导学生气息平稳的唱歌,以及如何换气,在哪个位置换气。
在歌曲感情处理方面要求声音既要明亮、甜美,突出歌曲的风格,又要连贯、抒情,体现旋律的特点。当学生初步会唱歌曲后,指导学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箫》。教师用自己的示范表演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教师用陶笛吹奏陶笛曲《故乡的原风景》,又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