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05 20:4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理科化学试卷
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固体NaOH  B.无水乙醇 C.固体NH4NO3 D.生石灰
2.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g) ΔH=a kJ/mol
H2(g)+O2(g)===H2O(l) ΔH=b kJ/mol
2H2(g)+O2(g)===2H2O(l) ΔH=c kJ/mol
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2 a=c C.a=b D.a,b和c均为负值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 ΔH=-196.6 kJ/mol
B.C(s)+O2(g)===CO2(g) ΔH=+393.5 kJ/mol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4.在一定温度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
1 molCO和2 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A.2022 kJ    B. 2670 kJ C.1698kJ D.2346 kJ
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6. 下列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硫酸钠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铁溶液
7.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用量筒量取5.2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g食盐
C.用精确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是3.5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3.120 ml NaOH溶液
8. 常温下,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的大致是5,其中的最接近于
A. B. C. D.
9. 下列溶液,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①溶液 ②溶液
③溶液 ④溶液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
B.高锰酸钾溶液可用碱式滴定管盛装
C.Al Cl3溶液蒸干可得到Al Cl3固体
D.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是玻璃瓶,可以用玻璃塞
11. 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③①④②⑤ B.①③⑤④② C.③②①⑤④ D.⑤②④①③
12. 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实现的是
①改变气体物质的浓度 ②改变气体的温度 ③加入催化剂 ④改变气体的压强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
13. 对平衡体系CO2 (g) CO2(aq) ΔH=-19.75kJ·mol-,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产生,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取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15.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6. 向三份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减小 D.增大、减小、增大
17. 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NaNO2有毒 B.用HNO2溶液作导电试验,灯泡很暗
C.HNO2不跟NaCl反应 D.常温下0.1mol/LHNO2溶液的pH为2.1
18.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9.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 cC(g)+dD(g),C物质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0 m+n>c+d B.ΔH<0 m+n<c+d
C.ΔH>0 m+n>c+d D.ΔH>0 m+n<c+d
20. 反应。
温度为时,平衡常数温度调至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由到是降温过程
C. 时,增大不变 D. 时,的转化率比时小
21.酸雨是煤和石油燃烧时生成的硫及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硫酸和硝酸之缘故。现取某酸雨试样分析得如下数据:
组分
浓度/mol·L-1
组分
浓度/mol·L-1
NH
1.9×10-5
Na+
2.0×10-5
NO
2.4×10-5
Cl-
6.0×10-5
SO
2.8×10-5
则此酸雨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最接近的数值是(  )
A.1.01×10-6 B.1.01×10-5 C.1.01×10-4 D.1.01×10-3
22.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则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Cu2+、NO3-、Cl-、Na+ B.Ca2+、HCO3-、Cl-、K+
C.NH4+ 、Mg2+、NO3-、SO42- D.Cl-、SO42-、K+、Na+
23.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H3COO-、Na+四种离子,且其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Na+)>c(OH-)>c(CH3COO-)>c(H+),则原溶质可能为
A . CH3COONa B. CH3COONa、NaOH C. CH3COOH、CH3COONa D. CH3COOH、NaOH
24.如图所示,某刚性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B为真空,A内已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O22SO3;△H=-QkJ/mol,(Q>0)一段时间后活塞已保持静止,SO2的反应速率为Υ0。再往A内迅速充入2 molSO2和1mol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的反应速率为Υ,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先上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 Υ > Υ0
B.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但不到原静止位置, Υ > Υ0
C.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 Υ = Υ0
D.活塞先上移,后上移但不到原静止位置, Υ = Υ0
25.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0-16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AgCl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
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AgCl、AgBr和AgI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Ⅱ卷
26.(4分)下列物质中:
①氯化镁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熔融硝酸钾 ④醋酸 ⑤钠 ⑥氨气
⑦乙醇 ⑧氯化银 ⑨氢氧化铝 ⑩二氧化碳
(1)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4)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27.(6分)①已知:(1)Zn(s)+O2(g)===ZnO(s) ΔH=-348.3 kJ/mol
(2)2Ag(s)+O2(g)===Ag2O(s) ΔH=-31.0 kJ/mol
则Zn与Ag2O反应生成ZnO和Ag的热 。
②在25℃、101 kPa下,1 6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362.88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
③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28.(7分) 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值等于 (2)A的转化率为
(3)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
(4)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此温度下,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 。
(6)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从逆反应开始进行,开始加入C和D各4/3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时完全相等,则还应加入 物质 mol。
29.(5分)①常温下,有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醋酸溶液,比较两溶液的pH ,
盐酸 (填“<” 、“=” 或 “>”)醋酸,写出醋酸电离的方程式 。
②测得某溶液的pH = 6.5,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等,此溶液呈_____性。
测定温度______室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其理由是 。
30.(共11分)比较下列溶液的pH (填“>”、“<”、“=”)
(1)0.1mol/LNa2CO3溶液______0.1mol/L NaHCO3溶液;
(2)25℃、1mol/LFeCl3溶液_____80℃、1mol/LFeCl3溶液;
(3)0.1mol/L(NH4)2CO3溶液______0.1mol/L Na2CO3溶液。
(4) 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5)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6)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
31.(8分)(1)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右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则 c (NaOH) = ______________;
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___________(偏高、偏低)。
(2)右图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a和b,
试认真分析后填空:
曲线a是用 溶液滴定 溶液;
曲线b是用 溶液滴定 溶液;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32. (3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2)用浓硫酸代替盐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 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33. (6分)有关pH的计算
(1)20mL0.01mol/LKOH溶液的pH为?
(2)30mL0.005mol/LH2SO4溶液的pH为?
(3)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为?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理科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D
D
D
B
D
C
D
B
A
A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D
A
B
D
C
B
B
B
D
26.
(1)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③④⑧⑨;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⑥⑦⑩ ;
(3)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①③⑧ ;(4)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④⑨ 。
27.
①Zn(s)+Ag2O(s)===ZnO(s)+2Ag(s) ΔH =-317.3 kJ/mol
② ΔH =-725.76 kJ/mol ΔH =-1451.52 kJ/mol
③ ﹤196.64 kJ
28.
(1) 2 (2) 60% (3) 0.2mol/(l.min) (4) 减小 (5) 0.5 (6) 4/3mol B
29.
① ﹤ 略 ② 中性 高 水的电离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
30.
(1) ﹥ (2) ﹤ (3) ﹤ (4) 酸 ﹤7 略 抑制 (5) 酸性 略 氧化铝
(6)氢氧化钠
31.
(1) 用盐酸溶液润洗 c=(v2-v1)*a/v 偏高
(2) 氢氧化钠 盐酸 盐酸 氢氧化钠 0.1 mol/l
32.
(1)保温,隔热 (2) 偏大 (3)ABDF
33. PH = 12 PH = 2 PH = 2.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