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培优习题
一、单选题
1.刚被车床切削过的零件,前后没有变化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温度
2.如果把“1.32kg”转换成用“g”作单位,下列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32kg=1.32kg×1000=1320g B.1.32kg=1.32×1000kg=1320g
C.1.32kg=1.32×1000g=1320g D.1.32kg=1.32×1000=1320g
3.一个瓶子能盛1kg的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酱油>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酱油
4.北方冬天里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冻裂的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冻裂
5.如图是某汽车维修站给车胎充气时的情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当车胎鼓起后,还需要继续给它充气至符合计量表显示的读数要求为止。该过程中车胎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是(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C.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D.无法判断
6.某同学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
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
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
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B.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C.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 D.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8.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乙的质量较大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9.一个空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总质量是1.5kg,盛满酒精时称得总质量是1.2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总质量是1.75kg(已知ρ水=1g/cm3,ρ酒精=0.8g/cm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2×103kg/m3B.1.25×103kg/m3C.1.5×103kg/m3D.1.75×103kg/m3
10.一只医用贮存氧气的钢瓶,使用一段时间后,瓶内的氧气质量为m,密度为ρ.若为此钢瓶补充氧气,向瓶内充入质量为m的氧气后,则经充气后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B. C.ρ D.2ρ
11.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密度是c的两倍B.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C.若将c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为2×103kg/m3
D.若将b的体积增大到4×103m3,它的密度为0.5×103kg/m3
二、填空题
12.托盘天平是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使用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动到标尺的________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得某金属块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3.
13.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_,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不随物体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改变而改变。
14.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某物体的质量,最终测得其质量为 82.4 g,砝码盒中有 100g、50g、10g、5g砝码各一个,20g砝码两个,则小明在右盘中加入最小的5g的砝码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正确操作是: 。
15.故事影片所展现的楼房倒塌场面中,砸在人们身上的“混凝土”是用密度很 的材料制成的道具,机器的底座一般都是用密度很 的材料制成。
16.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耗费不少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控制。飞船尽可能地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填“大”或“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个太空人,质量为65kg的杨利伟,是从900多名初选入围者中挑选出来的。杨利伟到达太空后,他的质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火锅中有二道素菜俗称冻豆腐,如图所示。将鲜豆腐冰冻后内部形成许多的冰洞,再化冻使豆腐内水全部流出,变成了不含水分的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小明妈妈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50cm3,鲜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若鲜豆腐冰冻后外形(即总体积)不变,则冻豆腐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_______cm3,冻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________g/cm3(ρ冻=0.9×103kg/m3)。
三、实验题
18.(1)如图甲所示,虚线表示在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的读数视线,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 ________,读出的数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是图中的 _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A”“B”或“C”)
(2)如图乙所示,某同学用量筒来测量某固体的体积,此量筒的量程是 ________,所测固体的体积是 ___________cm3。
19.小致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_____(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纹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为_____.
(3)如图乙,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____cm3
(4)实验后,小致发现使用的20g砝码破损了,由此得知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个变”)
(5)实验中,另一名同学使用一个溢水杯和小烧杯也测量出了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其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0;
B.将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矿石放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盛按溢出的水
C.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1
则小矿石的体积V石=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ρ水表示).
D.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和矿石的总质量m2 ,则小矿石的密度ρ石=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ρ水表示)
四、计算题
20.为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对铝球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如下:
(ρ铝=2.7×103 kg/m3)
铝球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 水和铝球的总体积V2/mL
27 50 65
求:(1)该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水的质量是多大
21.要配制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现有配制的500cm3的盐水,质量是0.6kg,则(1)通过计算说明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 (2)若将其配制成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还应加盐还是加水?(3)若将其配制成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加盐或水的质量是多少 (水的密度1.0×103kg/m3,不考虑物质混合体积的变化)。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C
6.D
7.D
8.C
9.A
10.D
11.C
12.质量 零(“0”) 2.7×103
13.物质的多少 属性 形状 位置 温度
14.取下 5 g 的砝码,然后调节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
15.小; 大。
16.小 不变
17.600 1.84
18.B A 0 50mL 10
19.右 43.4 20 偏大
20.(1)空心的 (2)5cm3 (3)5g
21.(1)不符合要求;(2)加水;(3)5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