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达标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 )
A.B.C.D.
2.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矫正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
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
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室的投影仪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
B.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是:物距u>2f
C.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手机扫码时,镜头靠近二维码,所成的像变小
4.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C.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D.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5.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
A.投影仪的镜头 B.一个放大镜
C.照相机镜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蜡烛移到 10cm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蜡烛移到 45cm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将蜡烛移到 35cm 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将蜡烛从 10cm 刻线处移向 40cm 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7.凸透镜焦距f=10cm.物体离焦点5cm,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以上都不正确
8.小王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
9.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若将凸透镜的中间部分遮住,则( )
A.屏上的像是不完整的,而且变暗
B.屏上的像是不完整的,亮度不变
C.屏上的像仍是完整的,只是变暗
D.屏上的像仍是完整的,亮度不变
10.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
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
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
11.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 )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
12.“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下列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
13.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_____________m处,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2m;要使灯泡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平行光,灯泡应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_位置。
14.小明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他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甲和乙所示.若小明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那么拍摄________(选填“甲”或“乙”)照片时树叶与相机的距离大一些.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露珠相当于________.
15.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凸起程度可改变的水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的________像;向左移动蜡烛,保持光屏和水透镜位置不动,为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应通过注射器_____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
16.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否则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7.邵敏是集邮爱好者,她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所成的是__________、放大的__________像。
18.书上滴了一滴水,隔着水滴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将变__________,利用这个原理还可制造出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防盗门上安装的“猫眼”是与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镜片同种类型的透镜。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CCˊ是凸透镜的主光轴,O点光心,F是焦点。请画出光线A、B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20.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线图。
四、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家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 cm。
(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2.辰辰想利用凸透镜制作模型望远镜。他选择了两个凸透镜;甲和乙。为了选择哪个透镜用来做目镜?哪个透镜用来做物镜?他必须知道透镜的焦距,已知甲的焦距大约是,乙的透镜未知。辰辰根据已有知识测量出了乙的焦距,如图所示,则:
图可知乙的焦距为_______。
辰辰应选择_____透镜做物镜,它相当于一个______镜头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他应选择_______ 透镜做目镜,它相当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
根据教材图可知,辰辰制作的模型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间的距离大约为______。
辰辰用模型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富乐阁时,看到的是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B
6.D
7.C
8.B
9.C。
10.C
11.B
12.A
13.2 焦点
14.乙 放大镜
15.放大 实 注水
16.凸透镜;会聚。
17.小于;正立;虚。
18.大;老花眼镜;近视眼镜。
19.
20.
21.同一高度 10.0 完整 放大
22.10.0 乙 照相机 甲 放大镜 20 正立 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