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数的组成和读写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读写100以内的数,知道个位、十位、百位及这3个数位的顺序。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的态度。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百以内数的读写,充分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
四、教学难点:“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十、百”三个数位的顺序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计数器,并把计数器下方的数位名称用纸遮住,引导学生回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第二位呢?
根据回答揭示“个”、“十”。
边讲述边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0个十是一百,“百”也是计数单位,它应该在哪一位?启发学生说出它在十位的左边一位。由此在计数器下方揭示百。
告诉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数,个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百。
(二)讲授新课
摆20
(1)学生摆一摆,拨一拨。先摆小棒,再拨计数器。
(2)提问:拨出的2颗珠在哪个数位上?十位上的2颗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子?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写出20吗?
(三)重难点精讲
你会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数吗?
拨出40
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拨一拨。
(2)讨论:十位上为什么要拨4颗珠?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写出40吗?
追问:你在十位写几?个位上呢?你是怎样想的?
再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45,互相说一说,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让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小组内互相交流。指名展示。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拨?
交流认识数位。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试一试
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四)归纳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五)随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答案,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计数器上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写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读一读。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区别37和73,理解3和7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从图中圈出10颗星,提问:你能根据这圈出的10颗星估计这里大约有几十颗星吗?
学生初步估计后,再圈出2个10,4个10,再估一估,如果有困难,可以圈出所有的10颗之后,说说一共有多少颗星。
6、“想想做做”第6题。
六、板书设计
数的组成和读写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七、作业布置
1、( )个十是100。
2、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
3、6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 )。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