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十二(1)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退位减的口算过程,并能正确地、熟练地口算出已经学过的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能说明解决相应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价值。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提高正确率。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口算:
36一8= 83一2= 37+40= 32+4=
25一7= 36一8= 67一9= 62一9=
51一5= 84一6= 80一6= 60一2=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一说36一8、67一9的计算过程。
2.导人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十二(1)
找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1、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先算十几(或十)减几,再把得数与被减数中剩下的几个十合起来。
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要注意什么?
退位后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字要少1
(二)题型、方法归纳
1、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提问:每一组的三道有什么区别?(第一组中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第一题不退位,第二、第三题需要退位。第三组中被减数不同,减数相同,三题都需退位。)
2、
要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进行计算,引导他们在比较中沟通退位与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加深对基本计算原理的理解。重点要使学生认识到:在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之前,先判明是否需要退位对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很有帮助的。
3、把对的得数圈出来。
(1)老师说明题意:括号里哪一个得数对,把对的圈起来。
(2)学生独立圈数,集体交流,在说出正确得数后,让学生想想错误得数错在哪里。
4、
可以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也可以在全班开展竞赛,比谁算得又对又快。要提醒学生细心计算、主动检查,在确保算得对的前提下,追求算得快。
5、
要引导学生说清楚每次购买的是什么商品,价钱是多少,付出了多少元;同时要引导他们联系减法运算的含义解释自己列出的算式,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6、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进行估计,同时要让他们说说自己作出估计的理由,并提醒他们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估计,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估计能力。
(三)典例精讲
1、在○里填“>”“<”或“=”。
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或让学生先算出结果再比较,或鼓励他们通过观察、比较,直接作出判断。如果学生选择直接进行判断,则应要求他们说清楚判断的思考过程,以帮助他们加深对相关减法运算特点的认识。
2、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并提问:图中的三位同学分别买了什么商品?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元?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时说说解题思路。(求男孩比女孩多用多少元、就是求买书包比买钢笔多用多少元,也就是求34比8多多少?)
(4)指导学生集体口答。
(5)以游戏形式围绕第11题进行提问题的练习。
要让学生在弄懂图意,并在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基础上列式解答。本题条件较多,信息量较大,要注意引导学生依据问题到图中找出相应的条件。也可以建议他们通过简单的列表整理每个小朋友所购买的物品和价钱,以便于列式解答。
(四)归纳小结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先算十几(或十)减几,再把得数与被减数中剩下的几个十合起来。
(五)随堂检测
1、
(1)老师说明题意:用图中的数字分别减7和9。
(2)同桌同学互相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好。
2、
3、(1)36比8多多少? (2)4比21少多少?
4、
(1)出示图片,仔细观察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时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么算?
(3)集体口答。
五、板书设计
练习十二(1)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先算十几(或十)减几,再把得数与被减数中剩下的几个十合起来。
六、作业布置
10-7= 16-9 =
40-7 = 36-9 =
60-7 = 66-9 =
90-7 = 86-9 =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