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1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05 14:0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
一、复习目标
1、通过算一算,比一比,沟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与不进位及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与不退位的联系,完善认知,提高口算能力,发展智力。
2、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
5、解决实际问题
(二)题型、方法归纳
1、
出示: 36+3
36+7
提问:你计算36+3是怎么想的?36+7呢?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为什么36+3得三十多,而36+7得四十多呢?
出示: 6+27
60+27
提问:计算这两道题需要注意什么?请提醒一下同组的小伙伴。
本题要通过计算和比较,一方面再次明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无论是不进位、不退位,还是进位、退位,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都可以先算几个一与几个一相加、减,再把算出的结果与整十数合起来。
2、
可以指导学生两人一组开展活动:其中一人抽出两张卡片组成一个两位数,另一人抽出一张卡片;一人根据组成的两位数和一位数说一道加法算式,另一人则说出一道减法算式。每算对一题得1分,比谁的得分高。
3、在得数比50大的算式后面画“√”。
通过判断哪些算式的得数比50大,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时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的判断能力,增强对计算结果的主动控制意识,提高计算水平。
4、一本《儿童画报》46页,兰兰还剩8页没有看,已经看了多少页?
5、妈妈为阳阳买一件上衣,付出50元,找回2元。她买的是哪一件?
可以先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才能知道妈妈买的是哪一件上衣?在讨论中相机明确:要知道妈妈买的是哪件上衣,就要算出她买上衣用了多少钱。由此,鼓励他们选择合适的条件列式解答,并把算出的结果与图中三件上衣的价钱进行比较,从而作出判断。
6、你能算一算,比一比吗?
横着看,第一行分别算56与一个数的和,其中第一题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二题不需要进位;第二行分别算56与一个数的差,其中第一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题不需要退位。竖着看,每列两道题分别算两个数的和与差。要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都要把数位对齐,一般都从个位算起。
(三)典例精讲
1、李叔叔收了一批鸡蛋,前三天卖出64个,还剩6个。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鸡蛋?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学生解答后组织讨论:要求李叔叔一共收了多少个鸡蛋,需要把哪两个数合起来?也可以把题中的“前3天”这个条件改成“前5天”,让学生重新解答,以启发他们体会到:这些鸡蛋的总个数与所卖的天数没有关系。
本题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提取信息的能力。
2、
左起第一题,可以先想几加6得4或14,从而确定第一个加数的个位上是8;接着想5加几再加个位进上来的l是9,从而确定第二个加数十位上是3。第二题,可以先想几减2(或十几减2)得5,从而确定被减数个位上是7;接着想6减几得1,从而确定减数十位上是50第三题先想几减6(或十几减6)得5,确定被减数个位上是1;再想7减几得4,确定减数十位上是3。
(四)归纳小结
(五)随堂检测
1、
可以要求学生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学生完成后,一方面可以选择几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他们说说计算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对他们完成的情况进行统计,看看有多少人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并注意了解他们计算错误的原因,从而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用竖式计算
可以先让学生各自计算。学生完成后 一方面可以选出几道题,让他们说说计算过程,以突出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要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改正错误。
3、
开展竞赛时,首先要比算得对,其次再比算得快。可以规定:全部算对的小组参与最后的排名,只要算错一道题,该小组即被取消排名资格。
4、
可以先让学生按不同次序分别说说表中的已知条件,然后呈现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提问:要求“小芳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下”,需要哪两个条件?你能把这两个条件与所求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接着,可以照上述过程教学第二个问题。最后,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两个问题列式解答。
5、
可以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组织讨论:第一题中,第二步的得数相当于从72里面去掉了几个9,第三、第四步的得数呢?第二题中,第二步的得数相当于从64里面去掉几个8,第三、第四步的得数呢?
6、小红过河
7、
五、板书设计
复习
六、作业布置
用左边方框里的数填空。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