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足球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过程中,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草地对球的阻力
B.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
C. 球向前的惯性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
D. 球的重力与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2.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水平拉力为10 N,若把拉力增大到18 N,仍使木块在该水平面上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为( )
A. 0 N
B. 8 N
C. 18 N
D. 28 N
3.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4.物理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物理课本对桌子的压力与物理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下列说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锁生锈不好开锁时,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容易打开了
B. 拉链不好拉时,在拉链上抹一点蜡,就好了
C. 搬运笨重货箱时,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了
D. 冬天马路上结冰时,在冰面上撒些细沙或炉渣,就跟安全了
6.下列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重力的作用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
B.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C. 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粗糙接触面上滑动时,接触面对它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D. 物体一定会同时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力的作用
7.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 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B. 雨滴从空中竖直加速下落
C. 停靠在路旁的汽车
D. 关闭发动机后,正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汽车
8.下列运动中,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 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
B. 皮球下落又被弹起
C. 公共汽车到站减速停下
D. 降落伞匀速下降
9.如图所示,用两块木板P和Q挤压两块砖A和B,向上提起停在空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P对砖块A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B. 木板Q对砖块B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C. 两砖块之间有摩擦力
D.A砖块对砖块B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10.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B. 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 跳远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 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 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
B. 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C. 斧头松动时,握住木柄迅速向下撞击地面,斧头会紧套在木柄上
D. 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12.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丙>f甲=f丁>f乙
B.f乙>f丙>f丁>f甲
C.f乙>f丁>f甲>f丙
D.f乙>f甲=f丁>f丙
13.如图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
A. 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 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C. 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D. 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14.水平面上用一个拉力拉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木块接下来会怎么运动( )
A. 马上停下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会越来越快
15.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边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有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有外力全部断开,则电灯将( )
A. 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B. 竖直向上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D. 保持原来静止状态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如图是歼-15战机在“辽宁号”航号上起降的情景,在阻拦索的拉力作用下,歼-15减速停下,这是因为________.起飞时,歼-15的发动机加速向后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战机向前加速飞离甲板.此时歼-15的惯性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辽宁”号航母的惯性.
17.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
(4)将米袋以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向右放上去,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
18.如果人体和其他物体之间不存在摩擦,对人的衣、食、行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试举两例:
例:人将拿不住筷子
(1)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如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需要解释错误的原因):_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________个.
(4)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可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5)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________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________.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推理总结出来的,该定律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20.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砝码质量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21..如图,某实验小组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由甲、乙两图可探究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3)由________两图可探究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设想一下,如果实验中木板的表面绝对光滑,去掉拉力后,运动的木块将在木板上做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两个同学一起用力向右拉一重物,已知两同学用力分别用力100 N和140 N,并且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人的合力是多少?方向是怎样的?
23.某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以6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落,经过10 s的时间后下落到地面.问:
(1)运动员开伞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若在下落过程中他受到了700 N的阻力,那么他的质量为多少?(g取10 N/kg)
24.某同学在体育课上用大小为80 N的力竖直向上拿起一个质量为5 kg的实心铅球,求:
(1)该铅球的重力;
(2)该学生在拿起铅球的过程中,铅球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足球离开脚后,脚不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所以脚对球的作用力与草地对球的阻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力,所以球向前的惯性力的说法错误,故C错误;球所受的重力与草地对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2.【答案】B
【解析】
3.【答案】B
【解析】(1)把a和b看做整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和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竖直向下a和b的重力、竖直向上a受到的支持力,
因物体做匀速直线匀速时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a和b受到的重力之和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C错误;
(2)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方向不受力,否则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解析】
5.【答案】D
【解析】A、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容易打开,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拉链不好拉时,在拉链上抹一点蜡,就好拉了,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搬运笨重货箱时,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减小了摩擦力,所以就容易搬动了,故C不合题意;
D、冬天马路上结冰时,在冰面上撒些细沙或炉渣,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力,就安全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D
【解析】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此选项正确;
B、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之间存在弹力的原因是发生了弹性形变.此选项正确;
C、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此选项正确;
D、地球表面和附近的物体时刻受重力,但不一定受弹力和摩擦力.如空中飞行的篮球(不计空气阻力),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小朋友正在荡秋千,其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在不断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A错误.雨滴从空中竖直加速下落,其运动方向不变,但速度不断变大,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错误.停靠在路旁的汽车,车运动的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也没有发生改变,故为平衡状态,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关闭发动机后,正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汽车,其运动方向不变,但速度不断减小,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错误.
8.【答案】D
【解析】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A错误;皮球竖直向下与地面碰撞后弹回,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断变化,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B错误;公共汽车到站减速停下,速度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C错误;降落伞匀速下降,其运动速度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状态不变,故D正确.
9.【答案】A
【解析】将两砖块AB看作一个整体,A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木板P对砖块A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木板Q对砖块B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故A正确,B错误;
两砖块AB无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两砖块之间无摩擦力,故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仍有惯性,静止的汽车也有惯性,故A、B错误;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跳远要助跑后起跳,不能增大惯性,故C错误;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D正确.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D
【解析】(1)甲、丁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等,接触面的大小不同,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因此甲、丁两图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甲=f丁;
(2)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乙图的压力大,因此乙图的摩擦力比甲图的大,即f乙>f甲;
(3)甲、丙两图,压力相同,甲图是滑动摩擦,丙图是滚动摩擦,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即f甲>f丙.
故这四个图摩擦力大小顺序是:f乙>f甲=f丁>f丙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如图,将竹筷插入玻璃杯的米中,米中倒入少量的水,等候一段时间,米膨胀,米和玻璃杯之间产生压力,产生了摩擦力,玻璃杯静止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玻璃杯没有掉下来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D
【解析】电灯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所有外力消失后,灯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选D.
16.【答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于
【解析】歼-15战机降落时在阻拦索的拉力作用下减速并快速停下,说明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战机的质量远远小于航母的质量,所以歼-15战机的惯性小于“辽宁号”航母的惯性.
17.【答案】(1)A;(2)C;(3)B;(4)B
【解析】(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米袋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故传送带对米袋施加向右的摩擦力;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米袋向右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如果受摩擦力,一定有另一个力与它平衡,因为没有其他力,所以不受力;
(3)输送带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米袋相对于传送带向右运动,故传送带对米袋施加向左的摩擦力;
(4)米袋以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向右放上去,米袋相对于传送带向右运动,故传送带对米袋施加向左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1)A;(2)C;(3)B;(4)B.
18.【答案】人无法行走,汽车无法行驶
【解析】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没法行走,我们没法用筷子吃饭,汽车无法行驶.
故答案为:人无法行走,汽车无法行驶。
19.【答案】(1)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 (2)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3 (4)远 慢 (5)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能
【解析】(1)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不仅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有关,还与小车的初始速度有关,因此在研究摩擦力对其运动距离的影响时,要控制小车的速度相同,即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由于用不同的力推小车,导致了小车的初始速度不同.故这种操作是错误的;
(2)为了使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刚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车应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3)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时,可以根据小车分别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是靠惯性滑行,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只有摩擦力.因此小车受到三个力作用;
(4)由图可知,毛巾、棉布、木板依次越来越光滑,阻力也越来越小,从小车前进的距离来看,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5)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推理可知,如果小车不受外力,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推理的方法得出,所以它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20.【答案】(1)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1)甲图中的是木块,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而乙图中的是小车,它与桌面之间是滚动摩擦,其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实验更准确些;
(2)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其中利用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1.【答案】(1)二力平衡;等于;(2)压力大小;(3)乙丙;(4)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对比甲、丙两图可知,其压力大小相等,但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结果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所以由甲、乙两图可探究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3)对比乙丙两图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压力大小不同,结果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所以由乙丙两图可探究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如果实验中木板的表面绝对光滑,去掉拉力后,物体不再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的木块将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等于;(2)压力大小;(3)乙丙;(4)匀速直线运动.
22.【答案】这两个人的合力是240 N,方向向右.
【解析】已知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F1=100 N,F2=140 N.两个同学一起用力向右拉一重物,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F=F1+F2=100 N+140 N=240 N,其合力方向与二力的方向相同.
答:这两个人的合力是240 N,方向向右.
23.【答案】(1)运动员开伞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60 m;
(2)若在下落过程中他受到了700 N的阻力,那么他的质量为70千克.
24.【答案】(1)该铅球的重力是49 N.
(2)铅球受到的合力大小是31 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1)铅球受到的重力G=mg=5 kg×9.8 N/kg=49 N.
(2)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49 N,竖直向上的力F=80 N,铅球受到的合力:
F合=F-G=80 N-49 N=31 N,合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竖直向上.
答:(1)该铅球的重力是49 N.
(2)铅球受到的合力大小是31 N,方向竖直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