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2张PPT)
从《海底两万里》看科幻小说对科技发展的贡献
《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指导
科幻小说
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2017北京模拟卷)现代的电击枪、潜水服在儒勒 凡尔纳生活的时代并不存在,但在《海底两万里》中却有它们的影子。请任选一幅图片,说说《海底两万里》中哪个情节与图片中的事物相关。由此看出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图一:电击枪 图二:潜水服
选图( ▲ )
相关情节: ▲
特点: ▲
示例:图一,相关情节: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教授进行海底狩猎,谈到他发明的一种可在海底使用的猎枪,具有高压电能,动物被击中后可以像被雷击一般倒下。图二,在阿龙纳斯教授与尼 德兰等人漫步海底平川(海底森林)时,提到了一种用橡胶做成的防水服,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特点:这体现了科幻小说是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小说中的幻想大胆新奇,而这种想象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导入:现代潜艇之父西蒙·莱克就说过“儒勒·凡尔纳是我生命的总导演”。西蒙·莱克于1892年读了《海底两万里》,即向美国海军部提交了一份设计,准备建造潜艇。
西蒙·莱克造的潜艇“阿格努号”,1896年下水,1898年试航成功,引起轰动,连儒勒·凡尔纳都给他发去了电报:“我写《海底两万里》纯粹基于想象,但我深信我所写的东西将成为历史——最近你们在巴尔的摩所做的一千海里的航行就是最好的证明。”
儒勒·凡尔纳也预见过太空旅行,写过一只小狗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遨游太空的情景。此外,他所预见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的课题就是——
“从《海底两万里》看科幻小说对科技发展的贡献”
活动一
《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航行路线是怎样的?
《海底两万里》简要的航行路线:太平洋——【经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经锡兰采珠场】——红海——【经苏伊士地下水道】——地中海——【从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南极海域(或“南冰洋”)——【到达极点】——大西洋——北冰洋【挪威海岸附近的罗弗敦群岛附近的海域】。
托雷斯海峡(英语:
Torres Strait)是位于
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的
美拉尼西亚岛之间的水体,
海峡最窄处约阔150公里;
南面是约克角半岛(澳大
利亚昆士兰州的最北端),
北面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西
部省。托列斯海峡之所以被
认为是很危险的地带,
不仅有刺猬一般的暗礁,
还有住在这一带海岸的
土著人。
活动二
阅读名著一共有几个环节?
环节一(体验)
读整本的书,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体验海底“两万里”的征程。
《海底两万里》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彼埃尔·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Nautilus,有些地方音译为“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书中主人公尼摩是个不明国籍身份的神秘人物,这艘潜艇异常坚固,利用海洋提供能源。阿龙纳斯了解到尼摩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四个半人物。开头“亚伯拉罕林肯号”快速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出现过人名。)
环节二(分享)
读最感兴趣的部分,给大家分享最吸引你的片段。
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情节。
海底鱼类、贝类、珊瑚、海藻、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的描写。
对潜水艇、飞行器、电视、地行器、隐身药水等的虚构。
对海豹、鲸鱼、海底打猎等的描写。
鹦鹉螺号的精密构造。
环节三(共鸣)
读出书中的精华,分析人物。
富有智慧 知识渊博
反对压迫 善良 关心同伴
有同情心 尼摩 沉着冷静
爱冒险 有正义感
重情重义 英勇善战
勇敢 聪明
有 冒 险 精 神
帅
大多数人不写读书笔记。
71%的学生没有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只是快餐式浏览。
王蒙“但是这是浏览,浏览是一目十行,是没有思维强度的,浏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环节四(唤醒)
读相关的环节,找出共同的话题“鹦鹉螺号”,引发“探索”热情,促进科技发展。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中虚构的“鹦鹉螺号”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事情?
1866年——那么真正的鹦鹉螺号又是哪一年建造的呢?
1954年1月21日,世界第一艘实际运作的核子动力潜艇——美国的鹦鹉螺号下水,它还是第一艘实际航行穿越北极的船只。鹦鹉螺号的名字取自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笔下《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
这艘潜水艇是在1886年凡尔纳虚构出的潜水艇以后建造成的,并根据小说的描绘取的名字。
鹦鹉螺号是美国第六艘使用此名的船只,也是第三艘使用此名的潜艇,并与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同名。
1954年1月21日,鹦鹉螺号正式下水驶入泰晤士河,由玛米·艾森豪威尔(第34任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夫人)执行掷瓶受洗。
1955年1月17日11时,鹦鹉螺号正式启程出海,并且送出了一则留名青史的信息——“以核子动力前进中”。
1957年2月4日,鹦鹉螺号突破60000海里的航行纪录,达到凡尔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所虚构的同名潜艇所航行的距离。
1958年8月3日,鹦鹉螺号完成了美国海军“阳光行动”,抵达地理北极,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航抵北极点的船只。
1980年3月3日,服役26年的鹦鹉螺号除役,从美国的海军船只名册上注销。 1982年5月20日,美国内政部指定鹦鹉螺号为美国的国家历史性古迹。
2004年9月30日,鹦鹉螺号成军50周年。纪念会中,该舰被美洲核能协会指定为国家核能古迹。
环节五(提升)
读出书外的世界,引发对“人类未解之谜”的思考,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P274“神奇的魔屋”和P281“梅娜的梦境”,思考这些未解之谜。
请看下面“世界十大未解之谜”。
【鬼魂之谜】
鬼,又称亡灵或灵体,被一些人认为是死亡后所留下的的魂魄,也可称为幽灵。
(无神论者认为:既然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鬼存在的确凿证据,不妨认为鬼并不存在。有神论者虽相信有鬼,但却拿不出无可辩驳的证据。)
【UFO之谜】
UFO,(俗称飞碟),是UndentifiedFlyingObject的简称,意指所有一切未经查明或者不可识别的飞行物;经专家、科学工作者鉴别,不可识别的飞行物体。这个词最早出现于40年代美国空军的调查报告中。
(世界各地都有过不少关于发现UFO的个案,更有不少目击者将所谓的UFO拍下,其中大部份相片已被证实是伪造的,但末能分辨真伪的仍有很多,至今UFO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奇迹之谜】
1995年在格林尼治的一个小村庄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奇的事,玛丽。马里家的圣母像流下了红色眼泪,当地神父盖里罗依尔认为这是圣像制造商故意而为,圣像眼睛用特殊材料制成,遇热或空气湿润而引发。
无独有偶,20世纪80年代芝加哥哥斯特教堂圣像也曾有规律的发生“流泪”现象,科学家对泪水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可能有人的泪水成分。
1996年弗州克里拉格,圣母像出现在一座办公大楼的窗户上,吸引数千人膜拜。
1995年9月,印度神像喝奶奇闻传遍世界,并迅速传到英国,数千印度人前去伦敦南部的维世拉寺院给圣像喂奶,一间商店约3万盒牛奶一天销空。
【裹尸布之谜】
相传耶稣被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被钉死于十字架上,死后三日又复活过来,剩下曾经包裹着他的尸体的裹尸布。裹尸布一直被教徒视为神迹,是对耶稣存在的其中一大证明,梵蒂冈亦早已认定裹尸布是神迹。
三尺乘十四尺的裹尸布上,可以见到耶稣的轮廓,仔细得连嘴唇也清晰可见,但是整幅亚麻布都没有包括耳朵、肩膀在内的侧面轮廓,他的身躯、面颊、手臂和手指都比正常的幼长,而左手前臂则较右手长。
裹尸布的影像只是表面的颜色改变,而没有渗入布中,所以亚麻布的背面并没有耶稣的图像,奇怪的是以摄影底片形式显示的容貌却是异常清晰,并且拥有三维立体图像(经过电脑修补)。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耶稣死於公元36年,但至1356年才有详细关於裹□布的历史文献记载。
【韩国客机坠毁之谜】
一架从汉城飞往关岛的韩国大韩航空公司的波音747客机于当地时间1997年8月6日凌晨在关岛国际机场附近坠毁,200多人遇难。当时天降暴雨,气候恶劣,飞机在飞临关岛国际机场约5公里处时,突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并与地面指挥塔失去了联系。韩国和美国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对大韩航空公司飞机失事的原因各执一词。
韩方强调说,关岛机场的导航装置当时处于故障状态,机场指挥塔的值班人员也不是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职员,此外当时天气异常,最终导致飞机失事。而美方认为,导航装置的故障不应该影响飞机的正常降落,并质问韩方为何用已经飞行了13年的波音747包机替换在这条航线上正常飞行的空中客车班机。而波音飞机制造公司说,它的产品只有百万分之一点七八的事故率。
8月10日,美国联邦调查人员说,调查发现,韩国大型客机坠毁时,关岛国际机场的雷达系统的电脑软件正出现故障,未能在飞机接近地面时及时发出警报。
一般情况下,当飞机飞行接近地面时,机场雷达系统会发出警报,地面指挥人员会及时提醒飞行员。但调查发现,由于软件问题,雷达未发现韩国飞机接近地面的情况,因此飞行员在飞机坠毁前未接到地面指挥塔的警告。
负责调查坠机事故的美国全国运输安全委员会官员则认为,这种雷达系统出现问题不能说是导致飞机坠毁的原因,只能说缺少一方面的预防措施。飞机坠毁可能有诸多因素。
此外,关岛机场引导飞机着陆的导航系统在飞机出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停止使用;当飞机接近关岛机场时关岛正降暴雨,这些都是调查人员研究飞机事故的可能因素。
【尼斯湖水怪之谜】
尼斯湖位于英国苏格兰高原北部的大峡谷中,湖长39公里,宽2.4公里。面积并不大,却深。平均深度达200米,最深处有293米。
该湖终年不冻,两岸陡峭,树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与北海相通。
(关于水怪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565年,爱尔兰传教士圣哥伦伯和他的仆人在湖中游泳,水怪突然向仆人袭来,多亏教士及时相救,仆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自此以后,十多个世纪里,有关水怪出现的消息多达一万多宗。)
关于水怪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565年,爱尔兰传教士圣哥伦伯和他的仆人在湖中游泳,水怪突然向仆人袭来,多亏教士及时相救,仆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自此以后,十多个世纪里,有关水怪出现的消息多达一万多宗。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迷】
1912年4月12日,一艘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驶往北美洲的处女航行中,不幸沉没,致使1500人葬身鱼腹。这次沉船事件,成为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灾难,震惊了世界。
在以后的岁月里,文学家以这次沉船事件为背景,创造了着名电影“冰海沉船”,以及小说、通讯等大量文学作品。
使得这次沉船事件广为流传。而且,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对沉船的原因,几乎是众口一词,“泰坦尼克”号是被冰山撞沉的,这艘900英尺的豪华客轮,是被迎面漂来的冰山撞开了300英尺长的裂缝后,船舱进水,很快沉没在纽芬兰附近海域。
但是,80年来,对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人们探索的焦点,许多探索者着书立说,试图揭开这一谜然而由于种种条件限制,都因证据不足,无法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
【埃及古墓咒语之谜】
在埃及金字塔幽深的墓道里,刻着一名庄重威严的咒语: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的翅膀就将降临在他头上。
人们曾经以为,把这种咒语刻在墓道上,不过是想吓唬那些盗墓者,使法老的和墓中财宝免遭动难。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众多西方学者和探险家前来埃及发掘古迹,他们也没有把这当回事.
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边续发生的情况,却使那些胆大妄为的人们不得不咒语面前感到畏惧:进入法老墓宝的人,无论是探险家、盗墓者还是,绝大多数不久便染上不治之症或因意外事故,莫名其妙地死去。更多神秘内容加微信号itanmi 据说99%的人不敢加!
【肯尼迪死之谜】
自1865年林肯总统被人暗杀以来,美国总统不断遭人暗算,他们头上的权力光环几乎成了一些“狂人”眼中的靶标。然而,肯尼迪枪击案的背景却显得格外扑朔迷离。
美国公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竟在联邦特工的眼皮底下,当着摄影记者的面被人一枪“灭口”,而开枪杀人的杰克·鲁比不久之后又神秘死去。
围绕这一案件,美国舆论提出了各种假设。有人认为,这是一起美国中情局和军界中“鹰派”共同策划的政变阴谋;另一些人认为暗杀行动是“黑手党”所为。
更有甚者,还有人将肯尼迪的死与玛丽莲·梦露的自杀搅到了一起。为了查明案件真相,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这一案件的始末。但是,调查委员会经过数年调查却最后认定,枪击肯尼迪是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没有任何更深的政治背景。
结论一经公布,舆论哗然。一些民间机构发誓一定要把案件查个水落石出,但时至今日这一案件仍然是“公说婆也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当事人已经先后去世,而剩下的也已近垂暮之年,看来他们要把谜底带入坟墓。
达拉斯街头的枪声,也许将成为美国政治史上一个永远的谜。
【人体自燃之谜】
人体自燃是一个人的身体未与外界火种接触而自动着火燃烧,这种现象有丰富的历史记载。有些受害人只是轻微灼伤,另一些则化为灰烬。最奇怪的是,受害人所坐的椅子、所睡的床,甚至所穿的衣服,有时竟然没有烧毁。尤有甚者,有些人虽然全身烧焦,但一只脚、一条腿或一些指头依然完好无损。
人体自燃的事例早见于17世纪的医学报告,到了20世纪,有关文献更有详尽的记载。期间发生的事例多达200余宗。
初时一般认为,这种厄运大多降临那些酗酒,肥胖和独居的妇女身上。他们几乎全在冬天晚上自燃,尸体在燃烧的火炉旁边。不用说,出事时并无证人在场。据当时的见解,这是上帝的惩罚。
现代科学界和医学界都否定人体自燃的说法。虽然有人曾经提出一些理论,但目前还没有合理的生理学论据,足以说明人体如何自燃甚至化为灰烬,因为要把人体的组织和骨骼全部烧毁,只有在温度超过华氏3000度的高压火葬场才有可能。至于烧焦了的尸体上有未损坏的衣物或皮肉完整的残肢,那就更神秘莫测了。更多神秘内容加微信号itanmi 据说99%的人不敢加!
总结
关键词: 体验、分享、共鸣、唤醒、提升
阅读体验是基础,分享体验为手段,引发共鸣为指向,唤醒读书热情和提升读书质量为目标
活动三
拓展(推荐阅读)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重要奠基人。有人称他为“奇异幻想的巨匠”,说他是“最惊人的科学预言家,能想象出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以后的科学成就”。
儒勒·凡尔纳自己也说过,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日后必定会出现。他以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响,后比较重要的作品还有《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
他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改编成电影后,于1956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想象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
《海底两万里》阅读小结
一艘“鹦鹉螺号”潜艇
两个特征:“科学”“幻想”
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四个半人物 :尼摩艇长(印度) 阿龙纳斯(法国自然科学家) 康赛尔(科学家的仆人) 尼德·兰(加拿大 捕鲸手) 法拉格特(美国 舰长)
五部代表作 :《气球上的星期五》《八十天环游地球》《机器岛》《大木笼)《隐身新娘》等
六个方面的知识:地理 历史 生物 物理 地质 气象等。
有计划、会管理多么重要:算一算
以每分钟300字的速度阅读,一天花15分钟念4500字,七天可以读31500字,一个月以四周计就可以达到126000字,一年读下 151.2万字。一般300页(32开)的书是20~25万字,平均22.5万字,一年可看完七本书。
不要小看了这每日15分钟,一年就是七本300页的书。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读书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