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变得如同圆规所画一般,而对于君子来说,想要见识明达、行为无错,就一定要“ ”。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事已高、身体多病、不能饮酒的境况。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形容滁州百姓无论老幼,纷纷来山中游玩的句子是“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洞箫之声动人心魄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 ”之志,也难免会“ ”。
(3)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因而成为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的自问自答:“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仍能“晏如也”。而《论语·述而》中孔子即使“ , ”,也能“乐在其中”。
(2)《师说》一文,韩愈把“ ”与“士大夫之族”对比,前者从师,后者不从师,其结果是“ ”。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当地风俗,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指明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游山西村》中“ , ”两句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景象,又富于生活哲理。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旷达、乐观的情怀,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告子下》说,人要担负重任,先要让身心方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磨炼,终能获益,而后面两句是“ , ”。
(2)《师说》借李蟠前来求学,阐明从师求学的道理,最后还赞许了李蟠能遵行古人风尚,从师学习,这两句是“ , ”。
(3)《琵琶行》中,诗人采用了视听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琵琶女演奏独特的艺术效果,其中“ , ”两句,描摹生动形象,将全曲推向高潮,随后她收拨一划,戛然而止。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歌曲《在水一方》的词中有“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的句子,从韵脚和内容上看,这是化用、改写了《诗经·蒹葭》中的“ , ”两句。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有两种:教授童子的老师是“ ”而韩愈所定义的老师是“ ”。
(3)李白的诗歌中常以“梦”字入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抑或借梦境写现实的生活,凡此种种,都有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他的诗句“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不以史为鉴,就将重蹈覆辙。
(2)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作论据,并把它高度浓缩为“ , ”十一个字。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时,写道“ , ”,并指出原因是其心思浮躁,与蚯蚓的心思专一形成了鲜明对比。
(2)古人在诗中常借助鸟的意象来写景抒情,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美景的两句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感慨从师风尚的失传及其后果。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 ”。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交代出诗人由现实转入了梦境。
(3)曹操《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诗句“ , ”来比喻求贤若渴的心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假舆马者”“假舟楫者”为例,得出“ , ”的结论。
(2)屈原在《离骚》中,用“美人”作喻来表达自己遭朝廷小人妒忌毁谤的苦闷的两句是:“ , 。”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 ”一句写出词人惜春的感叹,用“ ”的行为表现了词人的伤春之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 , ”两句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事实。
(2)黄州赤壁的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壮阔无比,正如苏轼《赤壁赋》中所写的“ , ”。
(3)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 , ”两句,一“懒”一“迟”,相互呼应,刻画女子梳妆的情态。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既是对陶渊明归隐后抬首远观之景的描写,也是他无意仕途、热爱隐居生活心境的表达。
(2)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中“ , ”两句诗的境界甚为推崇,他曾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从听者反应的角度,侧面表现了洞箫声强烈的感染力。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不仅善于描摹声音,在刻画人物上也颇具特色。如“ ”,写出了琵琶女面对陌生人的娇羞;如“ ”写出琵琶女午夜梦回、失声痛哭、伤心欲绝的情态。
(2)杜牧《阿房宫赋》中“ ”表明秦国对六国的巧取豪夺连一丝一毫都不放过,致使天下人“ ”,最终秦国灭亡。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两句写出戍边将士既眷恋家乡,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情。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引证《齐谐》这部书的记载,对大鹏的形象极力渲染,同时又指出大鹏能够凭大风高飞的原因:“ , 。”
(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感受。李商隐《锦瑟》中“ , ”就表达了这种感受。
(3)周敦颐在黑暗官场中,不同流合污,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爱莲说》中的“ , ”便是他一生的写照。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陋室铭》中叙写室主交往对象之高雅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生动形象地描写“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场景的诗句是“ , ”。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 , ”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子规,即杜鹃鸟,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诗人多用来抒悲苦哀怨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和《蜀道难》中“ ”都用了此意象。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勤于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两个句子是: , 。
(3)《阿房宫赋》中秦王朝对人民极尽剥削和掠夺之后挥霍无度的两个句子是: ,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家一贯主张内省法,《荀子·劝学》中“ , ”两句就劝告读书人要在内心不断省察自己以提升自身和常识方面的修养。
(2)西晋文学家张季鹰(张翰)的“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道出了无意功名的心声。《出师表》中,诸葛亮也表达了自己无意功名的初衷,这两个句子是“ , ”。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两句是“ , ”。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气氛,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 , ”,《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 ”两句,描绘了翠竹青莲之中勤劳的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
(3)姚鼐《登泰山记》中描写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映照下的色彩和形貌的两句是“ , ”。
参考答案
1.答案:(1)以为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艰难苦恨繁霜鬃 潦倒新停浊酒杯 (3)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2.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答案:(1)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4.答案:(1)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答案:(1)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2)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3)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6.答案:(1)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示例一: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示例二: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示例三: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7.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3)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8.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9.答案:(1)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度飞度镜湖月 (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10.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11.答案:(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2)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3)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12.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2)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3.答案:(1)犹抱琵琶半遮面 梦啼妆泪红阑干 (2)奈何取之尽锱铢 不敢言而敢怒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14.答案:(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5.答案:(1)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2)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16.答案:(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杨花落尽子规啼 又闻子规啼夜月
17.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18.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9.答案:(1)风掣红旗冻不翻 半卷红旗临易水 (2)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3)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0.答案:(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3)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