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精练 病句修改(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精练 病句修改(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5 08:4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病句修改
一、单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视剧巧妙地以各位新文化运动先驱与旧文化、旧军阀的对立作为冲突,以蔡元培、陈独秀、胡适这三只“北大兔子”以及李大钊从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的情感关联为主线,让电视剧的所有戏剧冲突,都成为人与人的冲突,成为情感、思想、性格、道路的冲突,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峥嵘岁月,与这些人物一起痛苦、一起焦虑、一起选择。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视剧巧妙地以新文化运动各位先驱与旧文化、旧军阀的对立作为冲突
B.电视剧巧妙地以各位新文化运动先驱与旧文化、旧军阀对立作为冲突
C.电视剧巧妙地把各位新文化运动先驱与旧文化、旧军阀的对立作为冲突
D.电视剧巧妙地把新文化运动各位先驱与旧文化、旧军阀的对立作为冲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就是说,一方面,作家要深入生活,保持对世俗生活的敏感、认知;但另一方面,作家对那种令人下坠的力量,对低俗的趣味,也要保持应有的立场和警惕。好的作家,不会放弃他的批判性,但批判的目的是更好地唤起人的良知,更加强力地捍卫和坚守世道人心。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家对低俗的趣味,对那种令人下坠的力量,也要保持应有的立场和警惕。
B.作家对那种令人下坠的力量,对低俗的趣味,也要保持应有的警惕和立场。
C.作家对庸俗的趣味,对那种令人下坠的力量,也要保持应有的警惕和立场。
D.作家对那种令人下坠的力量,对庸俗的趣味,也要保持应有的立场和警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首先,婉约词具有“可歌性”。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用精练的意境、美妙的语言和如画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又多是歌伎舞女们在花间樽前、轻歌曼舞中弹唱的,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用如画的意境、精练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串联起来
B.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用如画的意境、精练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串联起来
C.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把如画的意境、精练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
D.通过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把如画的意境、精练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好书,从来首先是要静静阅读,然后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原因就是因为网络阅读没有内心的安宁,更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好书,从来首先是要静静阅读,然后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更没有内心的安宁。
B.好书,从来都是要静静阅读,而不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更没有内心的安宁。
C.好书,从来都不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而是要静静阅读,原因就是网络阅读没有内心的安宁,更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
D.好书,从来都是要静静阅读,而不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原因就是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更没有内心的安宁。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上高粱米曾是东北城乡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可以做米饭,也可磨粉和制作各种面食。那时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主要口粮,是它养育了我们的童年。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主要口粮,是它们养育了我们的童年。
B.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主要口粮,是它养育了我们的童年。
C.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主要口粮,是它们养育了童年的我们。
D.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主要口粮,是它们养育了童年的我。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石库门几乎与上海城市建设和上海市民社会孕育同步,它的样态、功能自然适应着市民的生存方式,刻烙下上海文化精神的诸多风貌,尤其是对市民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契约精神。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而以市场经济与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契约精神则是随着西风东渐而来的异质文明。石库门在接纳“移民”的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移民”,赋予“移民”朴素的传统守信理念以“现代性”的升华。
和关起大门是一家的传统乡镇院落不同,石库门的房客来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且大都无血缘关系,是上海市民社会结构的缩影。石库门无论内部还是外部都是“裸露”的。在这里,人人都是透明的。上海市民社会共同遵循公开、透明理念和底线规则在起着隐隐的规范与调节作用。大家心知肚明,知道遵守底线则双赢,于是养成了上海人所谓“勿管闲事”即尊重隐私底线的意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海市民社会共同遵循的公开、透明理念和底线规则在起了隐隐的规范与调节作用。
B.上海市民社会共同遵循公开、透明理念和底线规则在隐隐地起着规范与调节作用。
C.上海市民社会共同遵循了公开、透明理念和底线规则在隐隐地起着规范与调节作用。
D.上海市民社会共同遵循的公开、透明理念和底线规则在隐隐地起着规范与调节作用。
二、语段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趋之若鹜,极盛于宋,渐盛于唐。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    ,是否因此    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    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惊愣伴随着失望和疑虑——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    和赞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名声大噪 勾起 傲慢 荣誉
B.威名赫赫 牵动 自豪 荣誉
C.威名赫赫 牵动 傲慢 虚荣
D.名声大噪 勾起 自豪 虚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洛阳人种牡丹趋之若鹜,极盛于唐,渐盛于宋。
B.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极盛于唐,渐盛于宋。
C.洛阳人种牡丹趋之若鹜,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D.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934年出生的崔道植转业参加公安工作,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人民警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作为我国首席痕迹检验专家、公安部首批特邀刑侦专家,崔道植今年已经87岁高龄,然而他的人生之路也并非想象的    。从警66年来,崔道植一直忙碌在各个鉴定实验室、案件现场,累计鉴定痕迹物证大约7__000余件,无一差错。因为热爱,所以    ,对待每个案件、每个痕迹、每个线索,他都做到了    、小心谨慎。
理想是火种,点燃人生之路。正是心中怀着对党和国家的理想和信仰,崔道植工作充满干劲,几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已是    的崔道植,好像从未“休息”。哪怕是在1994年正式退休后,他仍战斗在刑侦工作第一线。因为在他心中,工作就是乐趣。每破一个案子,就年轻了一次;每攻下一个难题,就年轻了一回。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帆风顺 毫不松懈 细致谨慎 期颐之年
B.一帆风顺 坚持不懈 一丝不苟 耄耋之年
C.平坦风光 坚持不懈 细致谨慎 耄耋之年
D.平坦风光 毫不松懈 一丝不苟 期颐之年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警66年来,崔道植一直忙碌在各个鉴定实验室、案件现场,累计鉴定痕迹物证大约7 000件,无一差错。
B.从警66年来,崔道植一直忙碌在各个案件现场、鉴定实验室,累计鉴定痕迹物证大约7 000余件,无一差错。
C.从警66年来,崔道植一直忙碌在各个案件现场、鉴定实验室,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 000余件,无一差错。
D.从警66年来,崔道植一直忙碌在各个鉴定实验室、案件现场,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 000余件,无一差错。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首次亮相东京奥运会赛场的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建队时间短,大赛历练少,对手实力强,正是依靠团队协作的精神闯入八强。比赛中的呐喊、失利时的鼓舞都在汇聚每个人的力量。如果说球队像一辆战车,每个球员都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单独一颗自己转不动,少了一颗战车跑不动。用团队意志为战车加油,才有了实现梦想的突破时刻。
“同舟共济”这个词,用来形容赛艇再贴切不过。女子四人双桨金牌团队成员说,教练常告诉我们:固然一个人划得好重要,但是四个人一起努力才能更快地划,所以大家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同舟共济,就能所向披靡。劈波斩浪时,四个人就像一个人,将团队意识灌注进每一次划桨,从动作到心灵的默契,正是千百次锤炼的收获。
团队意识并不仅仅体现在团队项目中。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每支来到奥运赛场的队伍,都有这样的故事。集体的凝聚力,托举起个人的爆发力。团队意志也是体育精神的内涵,不仅闪耀在场上,在场外同样动人。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划得好固然重要,但是四个人一起努力才能划得更快,所以大家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同舟共济,才能所向披靡。
B.一个人划得好固然重要,但是四个人一起努力才能更快地划,所以大家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同舟共济,就能所向披靡。
C.固然一个人划得好重要,但是四个人一起努力才能更快地划,所以大家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同舟共济,才能所向披靡。
D.固然一个人划得好重要,但是四个人一起努力才能划得更快,所以大家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同舟共济,就能所向披靡。
8.下列各项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使用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B.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
C.告诉不告诉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D.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9.请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我不止一次    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    ……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    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经刀斧虫雀,历风霜雨雪,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    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到访  徘徊  无声  飞黄腾达
B.造访  盘桓  无言  飞黄腾达
C.到访  盘桓  无声  平步青云
D.造访  徘徊  无言  平步青云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
A.到头来,经风霜雨雪,历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在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养情操的“胎盘”。
B.到头来,冒风霜雨雪,遭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涵养情操的“胎盘”和营养自身的泥土。
C.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养情操的“胎盘”。
D.到头来,迎风霜雨雪,忍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在其根下涵养情操的“胎盘”和营养自身的泥土。
12.有人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你认为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                                    
                                    
(五)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15题。
“这次回来,我想你陪我久一点”“同学们,欢迎回家考上学期的试”……久别重逢之后,高校校园里这些开学季暖心的横幅刷屏了。于平实动人中略微抖一点小机灵,是专属于这代年轻人的    ,难怪有学生称每一句标语都戳中了自己的小心脏。
其实,标语本就是为了有效表达初衷,只是很多时候,校园标语过于机械、万年不变。学生们习惯性常常忽略复制粘贴式的标语,年轻人的共鸣已然难以引起。于是,近几年一些高校积极创新,努力改变传统标语刻板、生硬的形象,尝试以更加灵动、更具创意的方式实现贴近学生表达。
同样是一个意思,“热烈欢迎学生返校”的标语往往会被    ,而“新学期拍了拍你并说‘你回来啦’”的说法则因吸引眼球、戳中内心温暖而轻松“出圈”。从传播效果上说,后者让人耳目一新,显然更胜一筹。
这些标语,从表达上看,更显平等、亲切、活力之感。不要以为这一变化    ,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往往就    在这些细节之中。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而有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A.口味 司空见惯 无足轻重 隐含
B.味道 熟视无睹 无足轻重 隐藏
C.味道 熟视无睹 可有可无 隐含
D.口味 司空见惯 可有可无 隐藏
14.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学生们习惯性常常忽略复制粘贴式的标语,年轻人的共鸣已然难以引起。
B.复制粘贴式的标语被学生们常常习惯性忽略,年轻人的共鸣已然难以引起。
C.复制粘贴式的标语常常被学生们习惯性忽略,已然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D.学生们常常习惯性忽略复制粘贴式的标语,已然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15.写作的对象是指交流的对象,请以“标语创作要有对象意识”为起始句或关键句,在上文中任选一条标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参考答案
一、
1.D “电视剧巧妙地以各位新文化运动先驱与旧文化、旧军阀的对立作为冲突”,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各位新文化运动先驱”语序不当,应是“新文化运动各位先驱”,排除B、C两项;二是“以各位新文化运动先驱与旧文化、旧军阀的对立作为冲突”句式杂糅,应是“把……作为”或“以……为”,排除A、B两项。故选D。
2.C 画线句子共有两种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低俗:违背正常观念的低级趣味;庸俗:平庸浅薄的观念和看法;文中指生活中片面化的小事、欲望、消颓的生活和世态的乱象,宜用“庸俗”。二是语序不当,下坠的力量源于庸俗的趣味,所以放在其后。后文侧重作家责任的阐发,故将“立场”置后。故选C。
3.C 介词“通过”开头,主语残缺,排除A、D;“把……结合起来”与“用……串联起来”的区别在于前者突出各个部分的融合,后者强调不同途径的连接,据此排除B。故选C。
4.B 原句“好书,从来首先是要静静阅读,然后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原因就是因为网络阅读没有内心的安宁,更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存在的错误有:①“首先……然后”使用错误;②“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③语序不当,“网络阅读没有内心的安宁,更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语序错误,应该是“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在前,“没有内心的安宁”在后。故选B。
5.C 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那时”与“曾经”“那个年代”语义重复,二是“它”指代不明,三是“养育”与“童年”搭配不当。A.“是它们养育了我们的童年”搭配不当,“养育”的对象不是“童年”,而是“童年的我们”;B.“是它”与前面的“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对应不全面;D.“是它们养育了童年的我”与前面“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对应不全面。故选C。
6.D A.语序不当,将“隐隐的”调整到“起”之前,并将“的”改为“地”;不合逻辑,把“了”改为“着”。B.句式杂糅,在“遵循”之后添加“的”。C.不合逻辑,“遵循了”与“隐隐地起着”时态矛盾,且结构混乱。故选D。
二、
1.A 第一空,“名声大噪”,名声广泛地传播开去。“威名赫赫”形容声名非常显赫。此处是说洛阳牡丹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很大,应使用“名声大噪”。第二空,“勾起”,引起。“牵动”,触动。此处是说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应使用“勾起”。第三空,“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自豪”,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此处,由后面“冷色……”可知,此处应使用“傲慢”。第四空,“荣誉”,光荣的名誉。“虚荣”指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誉,此处是说属于牡丹的名誉,应使用“荣誉”。故选A。
2.D 第一个问题“趋之若鹜”褒贬不当,“趋之若鹜”是贬义词,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此处是说洛阳人盛行种牡丹,应改为“蔚然成风”,排除AC。第二个问题,“极盛于宋,渐盛于唐”语序不当,应先说“渐盛”,再说“极盛”,排除AB。故选D。
3.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牡丹拒绝阳光的坚决。表明牡丹不到自己的温度和时节是不会随意开放的,也体现出牡丹的个性和品位。
解析:“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题干要求分析画线句中“拟人”的构成和效果。这句话写“阳光”和“它”,结合语境可知,这“它”是指牡丹;作者用“抚弄”形容阳光对牡丹的照耀,用“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形容面对阳光的牡丹的态度,非常坚决,结合语境可知,牡丹不到自己的温度和时节是不会随意开放的,这里的拟人就体现了牡丹这一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出牡丹的个性和品位。
4.B 通读文段,第三个空后已有“小心谨慎”,排除A、C。从“崔道植今年已经87岁高龄”可知,第三空应为“耄耋之年”。“期颐之年”指100岁。
5.C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该先“案件现场”后“鉴定实验室”;二是“大约”和“余”重复,去掉其中之一。
6.答案:①本体“理想”,喻体“火种”,比喻词“是”,“理想”和“火种”的相似性在于引导。②这个句子把“理想”比作了“火把”,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理想的作用,可以照亮人生前进的道路。
7.A 原句错误有三处:一是“固然”应该在“一个人划得好”后面,二是“更快地划”应改为“划得更快”,三是“就”应该为“才”。
8.B 原文和B项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A项是意思的递进,C项是话题的转换,D项是意思的跳跃。
9.答案:排比。运用三个字数、结构相同的短句,充分体现了中国女子橄榄球队面临的三个艰难处境,突出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起到了增强语势、强化感情的作用。
解析:句子中“建队时间短,大赛历练少,对手实力强”,运用三个字数、结构相同的短句,在修辞手法上是排比,其修辞作用是增强语势、强化感情,三句排比在内容上体现了中国女子橄榄球队面临的三个艰难处境,主要是突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综合这些内容,简要作答即可。
10.B 造访:到别人那里去拜访,此为访问者的角度。到访:有人来我这拜访,此为被访问者的角度。语境为“我”去终南山,应用“造访”;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盘桓:徘徊;逗留住宿。在碑林槐树边流连不去,应用“徘徊”;无声:没有声音。无言:没有语言。对应“默默”,应选用“无言”;飞黄腾达: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含贬义。平步青云:指人一下子轻易登上很高的官位。修饰对象为“小人”,应选用“飞黄腾达”。故选B。
11.C 画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成分残缺,“化作”缺少主语,一是搭配不当,应该“涵育”改为“涵养”。修改正确的只有C。故选C。
12.答案:原文好。
①长句比短句更能强调“月光”“清泉”是与人的灵魂和精神紧密相连的。②长句读起来节奏舒缓,宁静致远,具有诗意美和意境美;改为短句,则节奏相对急促,缺少韵味。③长句典雅,和整篇文章的文风相协调,长短句结合,富有变化;改成短句显得普通直白,无法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
13.B 第一空,口味:释义为美味,珍馐;食品的滋味;各人对食品味道的爱好;比喻个人的爱好。味道:指鼻子舌头等味觉所体会到的滋味;情味;意味。由“于平实动人中略微抖一点小机灵”可知,这是体现了年轻人的情味,故选“味道”。第二空,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人作主语。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事或某种现象作主语。由“‘热烈欢迎学生返校’的标语往往会被……”中“被”可知,应选“熟视无睹”。第三空,无足轻重: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由“不要以为这一变化……”可知,强调这一变化不是无关紧要,故选“无足轻重”。第四空,隐含:隐约含有。隐藏:把事物刻意遮盖使之不外露。根据句意,“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和“在这些细节之中”间,应选“隐藏”。故选B。
14.C “常常”语序不当,“常常”作为副词,应放到“习惯性被”前面。AB两项排除。D.“已然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偷换了主语,其主语为“标语”,而不是“学生们”。故选C。
15.答案:示例1:标语写作要有对象意识。“热烈欢迎学生返校”未能突出言说对象的特点。从内容上不能进入大学生内心,不能引起年经人情感共鸣;从形式上看千篇一律,机械刻板,不受喜欢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欢迎。
示例2:校园标语的言说对象是年轻的大学生。“这次回来,我想你陪我久一点”,从内容上契合因疫情而很长时间未线下开学的实际;形式上契合年轻人的话语风格,容易走进大学生内心,充分体现了标语写作要有对象意识。
解析:首先,选择以“标语创作要有对象意识”为起始句或关键句;然后,从文中任选一条标语,从标语的内容、标语的形式风格两方面,分析标语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