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舒伯特
导入新课
▲《摇篮曲》由舒伯特创作。现这首歌已成为了经典,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
睡吧 睡吧 我亲爱的宝贝,
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摇蓝摇你快快安睡,
睡吧 睡吧 我亲爱的宝贝,
睡吧 睡吧 被里多温暖。
爸爸的手臂永远保护你。
音乐知识
艺术歌曲
起源: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目的,根据文学家的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如:舒伯特的《魔王》《鳟鱼》我国的《玫瑰三愿》《我爱你,中国》等)
音乐知识
艺术歌曲
特点:歌词通常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深刻体现歌词的内容,感情细腻,优美感人,抒情性较强,伴奏不只是作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知识
声乐套曲
由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或小组唱,有乐器伴奏。它源于16世纪的牧歌,歌词多描述个人生活感受和内心体验。
音乐知识
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一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著名的“自由艺术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贫寒,去世时年仅31岁。
音乐知识
舒伯特
“我在地上,你在天空,那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我流浪在大地上,无处是家。而你无论在哪里,都永在家中。"
“我所创作的一切,都承载了自己对音乐和自身悲伤的理解,但仅因悲伤而作的乐曲,似乎最不能取悦这个世界。我听到远处传来音乐的声响,那是莫扎特乐曲的奇妙鸣响。那感受印入灵魂,我们的整个生活都受到永久影响。莫扎特啊,不朽的莫扎特,你把更灿烂美好的人生,刻在人的心灵上,那是无穷无尽,鼓舞人心的印象!”
“在悠长的岁月里,可当我歌唱爱的时候,爱变成了悲。当我歌唱悲的时候,悲又变成了爱。我被爱与悲生生撕裂。”
——选自舒伯特的散文及信件
音乐知识
舒伯特
代表作:
(1)声乐作品最著名:《魔王》《野玫瑰》《鳟鱼》《流浪者》《小夜曲》《摇篮曲》《圣母颂》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
(2)室内乐:《“鳟鱼”钢琴五重奏》《d小调“死神与少女”弦乐四重奏》
(3)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即兴曲》《音乐瞬间》
(4)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未完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音乐知识
舒伯特
艺术成就:
(1)在艺术歌曲方面,他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一批具有划时代影响的艺术歌曲。
(2)在交响曲方面,作品完整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由于受到舒伯特打破古典交响曲四乐章结构模式的启迪,人们开始走出前人的制约,步入到浪漫主义交响乐发展的新天地。
(3)在钢琴音乐和室内乐方面,舒伯特的创作散发着其艺术歌曲中体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特征。
(4)他是自由音乐家的楷模,以演奏和出版作品为生,是从社会底层最早走出的音乐家之一。
音乐知识
舒伯特与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创作中的重要体裁。他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是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舒伯特所选的诗词内容极为广泛,有的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如《致春天》《对小溪的感激》;有的赞美艺术和爱情,如《致音乐》《爱的使者》;也有的表达内心苦闷、悲凄孤独的情景,如《幻影》《海滨》;还有表现宗教内容的,如《圣母颂》等。
音乐知识
舒伯特与艺术歌曲
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声乐的抒情旋律、戏剧化的表达方式和钢琴伴奏丰富的和声、织体都成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因素,体现了歌词与音乐、人声与伴奏的统一,使这种体裁成为极富表现力的一种音乐形式,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作品赏析
鳟鱼
作品赏析
鳟鱼
《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夏天写成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取材于诗人舒巴尔特为一首浪漫诗。
作品赏析
鳟鱼
1)明亮的小河里面,
有一条小鳟鱼,
快活的游来游去,
像箭儿一样。
我站在小河岸上,
静静地朝它望。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
它游得多欢畅。
2)那渔夫拿着钓竿,
也站在河岸旁。
冷酷地看着河水,
想把鱼儿钓上。
我暗中这样期望,
只要河水清又亮,
别想用那钓钩,
把小鱼钓上。
歌词:
作品赏析
鳟鱼
3)但渔夫不愿久等
浪费时光。
立刻就把那河水弄浑
我还来不及想,
他就已提起钓竿,
把小鳟鱼钓到水面。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
看鳟鱼受欺骗。
4)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站在金色泉水之边,
你们应以鳟鱼为戒!
看见危险,就得拔腿快跑!
姑娘们啊,你们缺乏心眼,
你们常容易受骗上当。
看清引诱者拿着钓竿!
否则,受苦而后悔莫及。
歌词:
作品赏析
鳟鱼
歌词含义: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诈与邪恶所害。最后明确告诫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要成为天真而无辜的鳟鱼。
作品赏析
鳟鱼
作品赏析
鳟鱼
赏析:《鳟鱼》的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整体气氛轻松、活跃。当渔夫搅浑河水时,舒伯特采用了较为阴暗、压抑的小调,使歌曲色彩暗淡下来。在经过鳟鱼被钓起,主人公一番激动心情之后,音乐很快又回到了原来的大调。歌曲开始六小节的前奏,形象地描绘了潺潺流水以及鳟鱼在河水里游动的情景。“ ”这一节奏型也作为歌曲核心音型贯穿始终。作者通过对情景的音乐描绘,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和社会中受到欺骗的弱者的同情。
拓展与探究
1.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他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但两个人却有着各自的独特音乐风格,并分别属于不同的音乐历史时期。试说说他们音乐风格之异同,你更喜欢听谁的音乐?为什么?
2.聆听《鳞鱼》时,轻声地跟随录音哼唱曲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