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

文档属性

名称 拣麦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06 13: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县城郊中心学校教学案
学科:语文 学生姓名:
课 题
拣麦穗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
授课年级班级

课时
1
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生字词
2.理解作者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
预 习 导 学
教学过程
我会学。
1.复述故事
故事开头写了一群姑娘们在拣麦穗,为自己准备嫁妆,再讲“我”也在拣麦穗,“我”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老汉对我很好,后来老汉死了,“我”很伤心,而且常常想起他的的故事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文章以“拣麦穗”为明线、以爱为暗线贯穿全文
3、农村姑娘辛勤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
换取嫁妆,寻觅幸福
4、那姑娘们的梦想实现了没有?
没有,拣麦穗时对未来的丈夫充满了幻想,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锈花鞋时所想像的又是多么不同……
5、姑娘们的故事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可悲的?
(1)梦想破灭的可悲 (2)不再有梦的可悲。(3)麻木顺受更可悲。
因为她们屈从了命运的安排,“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对于自己的人生梦想的破灭,“她们自己也不会过分地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不再追求,不再梦想,还有什么比没有梦想更可悲的呢?她们从此开始无梦的生活,坠入灰暗的人生。(不再有梦)
6、“我”的梦想又是如何的?
①“我”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我是一个天真烂漫、幼稚纯真、天真无邪的一个女孩
②“我”的梦想是什么?
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③如何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因此也得到老汉的爱护
④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对“我”很好,但并不是想要娶我,他是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⑤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不是。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
⑥“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烟荷包”既是“我”学着其他农村姑娘的样子编织梦想的开始,是“我”纯真幼稚的梦想的寄托;又是梦想破灭时,“我”心中仍然不灭的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孜孜以求的信念的寄托。
“烟荷包”代表了作者对自己纯真童年的缅怀,也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终究会逝去的惆怅,还代表了作者对于逝去的美好的一切仍然抱有的不灭怀念与追求。
二、我的疑问
三、我的收获(归纳整理)
四、自主测评 
1.本文作者 是当代女作家。 2.注意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6分) 麦穗(   )  戏谑(   )  磕碰(   ) 
山坳(   )  步履(   )  蹒跚(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 戏谑: ⑵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准备嫁妆哩!” 大言不惭: ⑶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 蹒跚: 4.分别用下列形似字组词:(4分) 攒       臊       履       跚     赞       操       覆       栅  
情境导入
同学们的童年过得丰富多彩,但相信大家肯定没有到过田地里拣麦穗的经历吧!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女作家——张洁的《拣麦穗》。
二。合作探究
1、检测预习情况
2、阅读课文,复述故事。
3、讨论问题
4、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我”、二姨、老汉,独白),完成第6题
归纳整理
四、检测评估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