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06 13:1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县城郊中心学校教学案
学科:语文 学生姓名:
课 题
山行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
授课年级班级

课时
1
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熟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学习并体会本诗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预 习 导 学
教学过程
我会学。
A、基础知识:
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枫林 fēng 石径 jìng 斜 xiá 寒山 hán 霜叶 shuāng
2、词语积累
山行:在山中行走 寒山:深秋时的山
生处:生成的地方 红于:比……还要红
坐爱:因为喜欢 石径:用石头铺成的小路
3、了解作者
《山行》的作者是 杜牧 ,字 牧之 , 唐 代诗人,他的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 七绝 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
4、标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5、请用汉语拼音写出这首诗的第一句
B、理解课文
1、诗的第一句写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第一句写到了山,山路(石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写出来山路的绵长,山的深远。“寒山”点明了山行时的季节时令,暗示了秋山的颜色。“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2、诗的第二句斜写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这句诗写到了云、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发现在白云飘渺的地方有人家居住。这里的“人家”照应“石径”,白云缭绕证明山很高。
3、(讨论)有一种版本将“白云生处有人家”印成“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认为“生处”与“深处”哪个更好?为什么? 明确:“生处”和“深处”都给人以朦胧飘渺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以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感。因此,“生处”好于“深处”。
3、在第三句诗中,诗人却停了下来,为什么呢? 明确:诗中有交代“停车坐爱枫林晚”,只是因为喜欢这枫林晚景。前两句写的景物已是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4、诗人为什么喜欢枫林的晚景呢?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锦,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秋天往往是肃杀萧条冷清的,因为它预示着生命的终结。但本诗作者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没有像一般的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叹伤感。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的颂歌。
5、填空: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 色 ,展现出一幅动人的 山林秋色 图,诗里写了 山路 、 人家 、 白云 、 红叶 ,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的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 铺垫和烘托 作用的。
二、我的疑问
三、我的收获(归纳整理)
山路绵长,山势高缓
白云生处,人家居住 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
喜爱枫林,难抑惊喜
点明原因,提示中心
四、自主测评 
1、默写这首诗。
2、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可以用“晚秋山中景色”概括,请你找出诗中关键词来证明这一点。
情境导入
二。合作探究
1、检测预习情况(基础知识)
2、诵读本诗。 ⑴?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正音。 ⑵?学生自读。
⑶?找5—7学生分别读这首诗
3、分析诗句
三。归纳整理
1、学生齐读这首诗。
2、指导背诵
四、检测评估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