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说课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说课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6 11: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下)
目录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四单元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承上
启下
古代
近代
分散
整体
一、教材分析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第四单元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孤立
交融
二、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开拓
交流
单元立意:文明的链接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一段香料引发的冒险
二、口腹之欲驱动千舟竞发
三、香料搜寻者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人、物、病菌的交流
三、血与火的交流
二、商品与白银的交流
三、学情分析
1、初中《历史与社会》对新航路开辟的内容有一定的介绍,但是并不全面与系统。
2、大多数高中学生对历史抱有比较大的学习兴趣,但是习惯于对历史故事的感性认识,历史学习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背诵与记忆,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但不够准确,也缺乏运用理性思维,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影响的能力。
1、 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和理解,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并且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具备世界联系的全局眼光和国际视野。
2、通过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能够全面了解全球航路开辟的过程。
3、体会航海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但也认识到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造成的灾难与痛苦,对古老文明的毁灭与破坏,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四、学习目标
五、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开辟新航路的动因和影响。
难点: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
六、学习方法
通过文字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运用史料分析,进行问题探究,利用地图,增强空间观念。
七、教学设计
导入——
当我发现印度群岛的时候,我说它们是世界上最富庶的领地,我谈及那里的金子、珠宝、钻石以及香料,连同它们的贸 易和市场。因为这一切都没有马上出现,我遂成了人们嘲骂的 对象。
—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第三次航行通信,写于牙买加 ( 1503年7月7曰)
问题设计:1、哥伦布远航寻找什么?
2、香料是什么?
设计意图:
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材料1 差不多每样肉、鱼和蔬菜都要加上香料,每顿饭从头到尾都离不 开香料。除了物质上的必需以外,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从使用 香料本身得到的愉悦之感,就是在未经腌制的肉类中往往也加香料。
香料的作用并不只用于主餐。通常在吃完正餐后还要食用水果、干 果和各种香料蜜饯等。
中世纪的人喝葡萄酒和啤酒仍然往往伴以香料
——[澳] 杰克·特纳 《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
材料2 香料的产地主要在东方,分布在印度、东亚、东南亚等地。
胡椒(Piper nigrum)。原产于印度马拉巴尔海岸。
生姜。(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一种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
桂皮。当时只产于斯里兰卡西部和西南部,形状卷曲如纸
材料3 在中世纪的生活中,香料最合用的场合是作为正式往来和外交交往中的赠品。1294到1303年间卜尼法斯八世教皇定期地收到大使和君主们 馈赠的香料。12世纪初,威尼斯商人每年要向亨利五世赠送50磅胡 椒的礼品。
——《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中的香料文化》
问题设计:为什么要寻找香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时,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奥斯曼土耳其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夺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问题设计:传统的香料之路遇到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分析香料之路遇到的问题。
材料4 (1498年,达 伽马)船队到达了马拉巴尔,也就是印度的“香料海岸”。
以下是一段著名的对话:
突尼斯商人:“你莫名其妙地到这个地方来干什么?”
第格拉达多:“我们是来寻找基督徒和香料的。”
——[澳] 杰克·特纳 《香料传奇》
材料5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材料6 马可 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代西安府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里。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7 15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据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问题设计:除了香料,还有什么原因促使欧洲人要开辟新航路?
设计意图:论从史出,史料实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航海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才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呢?
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天文学大成》中也论证了地球是球形。
12世纪后,人们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的这些学说,地圆学说日益流行。
多桅帆船 装载量大、吃水深、易操作,适于远洋航行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史料,图片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读图识图的能力。
材料8 1487年,……当巴托洛米乌·迪亚斯沿海岸探险时,遇上大风,大风连续13天将他的船队向南刮去,其时一直见不到陆地,当风变小时,……朝西非海岸驶去,但发现他们早已不知不觉地经过了海角。……返航途中,……第一次见到这个大海角,定名为风涛角;他返回后,葡萄牙国王重新命名为好望角。
——[美] 斯塔夫利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9 他要寻找的东西在他出航之前与西班牙君主们所签的协议上有清楚的记载,协议上还许诺,如果成功,搜寻者可得到所获的全部金银珠宝及香料的十分之一。不管他身后之名有多大,就他当时的许诺来说,他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
——[澳] 杰克·特纳 《香料传奇》
材料10 他费了很大努力收集了一船胡椒和肉桂,离港回国,于1499年9月到家。这船货的价值相当于整个远征队的费用的60倍。
——[美] 斯塔夫利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11 1522年9月3日,这最后一艘幸存的船——船体严重漏水、船员已大批死亡的“维多利亚号”,缓慢费力地驶入塞维利亚港。不过,这一船香料货物的价值足以支付整个远征队的费用。
——[美] 斯塔夫利阿诺斯 《全球通史》
问题设计:阅读材料,指出这四个航海家分别是谁?
设计意图:感悟历史。通过结合航海家的经历,增添了趣味性,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问题设计:在空白地图上画出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并标出时间。
设计意图:结合地图,对新开辟的航路加强了世界的空间地理联系有更加直观的理解,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问题设计:除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欧洲人还开辟了哪些其他的航路?
材料12 16世纪时,伊比利亚国家在欧洲海外事业中遥遥领先,从东方的香料贸易和美洲的银矿中获得了巨大财富。
……它们长久地忍住不去侵犯这些帝国的活动范围,这不是出于对教皇训令的尊重,而是因为害怕伊比利亚的势力。因此,英国人和法国人转向超出伊比利亚活动范围的北大西洋。
西北欧沿海各国并不满足于捕获鳕鱼。他们仍渴望香料……
——[美]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设计:这些航路有没有帮他们获得香料?
问题设计:西欧、俄罗斯开辟其他航路的原因?
材料13 其他探寻东北航道的试图总是面对一道冰墙而告终。
(往西北)他们谁都没有成功地抵达太平洋。
——[美] 斯塔夫利阿诺斯 《全球通史》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其他航路开辟的原因和结果。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1500年之后,凡在卡利库特所得之胡椒无不浸染着红色血迹。
一一伏尔泰《通史论与民族的道德精神》(1756年)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了解达 伽马的航路成为新的香料之路,印度西海岸成为了香料海岸。伴随着香料贸易的,是杀戮与血腥。哥伦布虽然没有在美洲找到香料,但依然也给美洲带去了灾难。
八、说课反思
2、以“香料”为线索,还需要阅读查看更多的资料,选取最合适的作为上课使用。另外,材料的使用是否过多,如何取舍,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1、以上的设计主要是第一课的内容,第二课除了整体的思路之外,没有进行具体的环节设计。从整个单元设计的角度,显得不够完整。
欢迎批评指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