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第9课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PPT(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第9课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PPT(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6 14: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前苏联国旗前苏联国徽第9课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这是俄罗斯人民的伟大历史性日子 !”高举“马克思、列宁”画像俄罗斯人仍然不会忘记——消逝的历史天空:94年前的那场红色革命我们一起重温九十四年前的那场红色革命材料一:
1913年的时候,俄国的钢产量是美国的 ,是法国的 ;
国民收入是美国的 ,是法国的 。
材料二: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进步性)但改革很不彻底,留下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局限性)
材料三: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恐吓、束缚和监视。……农民生活的条件日益恶化……俄国无产阶级收剥削十分严重,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而工资低微。(相当于美国工人的1/3)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过了170万。1916年底,前线俄国装备困难,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1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1500万人(近一半)被强迫入伍,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饥饿席卷全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俄国经济上的落后俄国政治上的落后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的尖锐
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时间:
结果: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列宁《四月提纲》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
继续战争
拒绝8小时工作制
不实施土地改革人民要求:
退出战争
要土地、要面包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时 间:
领导者:
指挥部:
结 果:
主要特征:
性 质:
建立政府:
1917年11月列宁斯莫尔尼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人民委员会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由此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获得了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思考: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1917.31917. 1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革命任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作用——打破了;鼓舞了。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时间:1918-1920军事上:粉碎了国外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经济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 背景:苏俄面临严峻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2. 主要内容:(1)农业:________________(2)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3)商贸:______________(4)分配形式: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这一政策主要是对国内经济各部门进行严格的集中管理3. 目的(1)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保障军事上的胜利(2)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直接(首要)目的)(根本目的)4. 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1)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      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引起工农群众不满,是一种应战解危的措施,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导致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播种面积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煤和钢铁产量只有1917年的28%和4%。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4)分配形式:_____________(3)贸易:_______________(2)工业:(1)农业:______________2. 内容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固定的粮食税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在战争结束后引发经
济困难和政治危机。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主要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其他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国有化部分私营或外资开发,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和商品买卖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按劳分配,多种形式报酬制普通义务劳动,实物配给。新: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课堂练习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伤害最为直接的是
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B.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C.实行消费品供给制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2、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B.它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军事上的胜利
C.它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D.列宁把它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直接途径AC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 3、 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俄 “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
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1921—1922年收购粮食3800万担。
1925—1926年收购8900万担。
192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战前的水平。
1921—1924年国有大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一倍,保存了工人的基干力量。
1925年,社会主义成分在整个工业中占到81%,资本主义成分受到排挤。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国家制定政策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要及时调整政策,勇于创新。
国家制定政策要顺民心,合民意,与时俱进
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沙俄(1547-1917)
苏俄(1917-1922)
苏联(1922-1991)
俄罗斯(1991年至今)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
部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名称为
《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
年纪念》,但这是一套错版邮票
(如图),其错在( )
A.“伟大”二字上 B.“苏联”国名上
C.“十月革命”一词上 D.“三十五周年”时间上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1952年”
“三十五周年”可知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而苏联成立于1922年,故选B。课堂小结二月革命 1917年3月,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号召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6日 。领导人:列宁。
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成功,国家政权归工兵代表苏维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意义: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战时共产主义 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苏维埃政权陷入危急之中。主要措施:余粮收集制。特点: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全国为统一的军营)。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新经济政策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与反抗。时间:1921年3月。措施:农业方面,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商业方面;分配制度。
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给我国的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制定政策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要及时调整政策,与时俱进。 知识归纳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二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被推翻的统治、性质、革命后掌握政权的阶级。
(2)列宁的《四月提纲》号召俄国革命应由什么过渡到什么?
(3)十月革命的概况。(时间、领导人、建立的政权等)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战时共产主义
(1)背景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政策——余粮收集制。
(3)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4)简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新经济政策(1921年)
(1) 背景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掌握农业方面的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1.领导了十月革命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4.实行新经济政策
5.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归纳列宁的伟大贡献拓展延伸1、“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指俄国发生的什么事件?
2、列宁清扫的对象主要指什么?十月革命本国封建统治者
本国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达标测试1.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相同之处 ( )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 B 领导力量基本相同
C产生结果基本相同 D革命性质基本相同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 )
A 1917年9月 B 1917年10月 C 1917年11月 D 1917年12月
3.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战时共产主义引起人们的不满
B 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C 在农业方面,用余粮收集制代替粮食税
D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依据国情,与时俱进调整政策
4.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事件是 ( )
A彼得一世改革 B 1861年改革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5.十月革命首先发生于下列哪个城市 ( )
A莫斯科 B彼得格勒 C列宁格勒 D斯大林格勒
6.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
A英国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中国革命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BCCCB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指导的各国革命斗争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性事件——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巴黎公社(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4、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想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