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设想,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效果预设五个方面向大家作一个介绍。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13课的内容,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无论在本单元还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2、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战略转移的情况,主要包含了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三个主要子目的内容,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根据上述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识图等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体会长征艰苦的历程中感受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人格的力量。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与遵义会议
(2)教学难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多(领导人多,参与长征的军队多),时间长,经历艰辛复杂,在一节课内学生很难理清其线索,这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主要包括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三、说学法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感性认识为主,向理性认识过渡的阶段,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也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因此,指导学生采用阅读法,讨论法以及读图法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希望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及其设计意图:
(一 ) 导入 :播放电影《长征》主题曲《十送红军》.
设计意图: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不仅引出本课的课题,并且切入了第一个学习内容:长征如此艰辛,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二) 长征原因
A、学生带着前面的问题阅读课本第一段,进行归纳得出: 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不得不长征。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设置悬念,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运用读书指导法,是为遵循发展个性,回归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功。同时,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B、接着让学生重走长征路:学生与书中对比绘出长征路线图,说出长征的出发点、时间和路线,探讨长征中哪些地方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学生很快便归纳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并且我通过视频、图片分别展示这四个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这段视频及图片,直观地再现当年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给学生以强大的震撼力,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三)遵义会议的意义
提问:长征过程中是什么事件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遵义会议。出示遵义会议图片、视频等。再问如果红军不去遵义,会有什么后果?
设计意图:通过反向提问,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把重点化整为零,同时以问助讲、以问促讲,通过阶梯步步登高,使重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四) 长征的胜利及其意义
A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出示《长征》视频,感受长征胜利的喜悦之情和体会伟人阔大的胸襟。
B毛主席说: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学生探讨交流:宣言是什么?宣传了什么,播种了什么?
设计意图: 开拓思维,进行理论升华(引导学生归纳长征的历史意义)和情感升华(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五) 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联系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说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
设计意图: 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苦不苦,学学长征两万五;累不累,学学革命老前辈”。从而使学生有所触动,能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六)板书设计: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长征原因:
(二)经过:
(三)转折:遵义会议
时间:
内容:
影响:
(四)长征胜利:
1、时间:
2、影响
五、教学效果预设
本课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也比较熟悉,因此学习起来会比较好接受。再加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应该有较好的效果。但有些时间及具体内容的掌握还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才会真正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