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9课 改革开放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第9课 改革开放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6 14:3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常德市第九中学 胡冠玉改革开放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程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主要包括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它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地位举足轻重。二、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特区的建
立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等基本史实。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改革开放前后生产生活的变化,感悟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展示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2、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3、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4、达标测试,课堂小结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明确目标(2分钟)改革前后服饰对比改革开放前后“食”的变化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改革前后住房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交通的变化明确学习目标第二环节——自主学习,提出问题(10分钟)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小组展示(20分钟)1、情景再现:以小品形式表演农村改革前后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变化。讨论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改革开放前的生产生活状况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小组展示1、情景再现:以小品形式表演农村改革前后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变化。讨论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改革开放后的生产生活状况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小组展示2、出谋划策:
1985年张大爷的儿子张民大学毕业了,他进入了上海某大型国有企业。但发现企业里面存在很多弊端:如因为是国有企业,国家包生产、包销售,企业完全没有自主权;工人干多干少工资差不多,所以劳动积极性不高;而且厂房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人才缺乏,企业效益越来越不好,面临破产危机。
(1)如果你是张民,你打算怎么办?
(2)如果你是该企业的老总,你有何良策使企业扭转局面,再度兴旺?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小组展示3.赏析歌曲
《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思考:
(1)材料中的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
(2)“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个圈?
(3)“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指的是哪些城市?“在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又是哪一事件?第四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第四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第四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10分钟)达标测试:
体现问题层次化特点,分基础训练和能力提升两部分,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历史学习的需要。
第四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第四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第四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10分钟)达标测试:
体现问题层次化特点,分基础训练和能力提升两部分,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历史学习的需要。
课堂小结:
一、知识要点:1、一项农村好政策:
2、五个经济特区:
3、一个“窗口”:
二、本节课我的收获:第四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运用我校“三段四环”高效课堂模式组织教学,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拓展延伸了本节课的内容。
2.导学案设计中自主学习部分的记忆和课后的达标测试前后呼应,保证了教学效果,实现了“堂堂清”。
3.合作探究部分情景再现、出谋划策和赏析歌曲,巧妙地融合了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反思感谢莅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