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6 16:2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课题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过氧化氢分解了,分子变了,质量当然也就变了。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质量应该不变吧。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1
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
2.作出假设
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
大于
小于
1.提出问题




3.查阅资料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后称量,固体加热后的质量增加了。
0




1756年,俄罗斯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金属锡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容器里的物质总质量在煅烧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实验,都得到相同结果。但是这一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3.查阅资料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封仪器里进行多种金属与非金属的煅烧实验,并用当时的精密仪器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发现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Hg和HgO
Hg
空气
体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精神,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下结论,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3.查阅资料
4.初步推断
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
5.设计实验
首先要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其次要考虑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
同时还要考虑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需要哪些仪器、药品等
>>
提示




①托盘天平、烧杯、试管、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5.设计实验(学生分组探究)
实验用品
②托盘天平、试管、带导管的橡胶塞、气球、橡皮筋、大理石、稀盐酸
③托盘天平、烧杯、试管、大理石、稀盐酸
④托盘天平、锥形瓶、带玻璃导管的橡胶塞、气球、橡皮筋、白磷、酒精灯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反应的表达式
反应前总质量m1
反应后总质量m2
实验结论
6.实验分析








7.实验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 50克水加热后沸腾,变成10克水蒸气,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
×
2.纸燃烧后,剩下的灰比原来的纸轻,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2.“质量”必须是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加和。
3.总和:不能忽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气体质量,特别是气体反应物O2 ,气体生成物CO2 、H2 、O2
3. 1升氢气和8升氧气反应生成9升水
4. 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观察电解水过程,分析微粒变化的情况: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
O2
H2O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不变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
适用范围:
内容:
守恒原因:
所有的化学变化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1.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 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液
C. 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
D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
D




3.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X+5O2 4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C2H4 B.C2H5OH C.C2H2 D.CH4
点燃
2.在化学反应A+B=C中,5gA和足量B完全反应生成8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g。
3
C
某公司宣称只用水(H2O)做原料,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制得酒精(C2H6O),该项目成本低收益高,诚招加盟,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投资吗?




Good Bye!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