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半期测试
高二年级化学科试卷
命题人:徐建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 2H2(g) + O2(g) = 2H2O(l) ΔH = - 571.6 kJ/mol
H2O(l) = H2O(g) ΔH = + 44 kJ/mol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B.2H2(g) + O2(g) = 2H2O(g) ΔH = - 483.6 kJ/mol
C.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285.8 kJ
D.形成1 mol H2O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H2和0.5 mol O2的化
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2.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 <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D.综合考虑焓判据和熵判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3.4NH3(g)+5O2(g) 4NO(g)+6H2O(g)是工业制备硝酸的重要反应,此反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时间内,若用NO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O)应为
A. B.
C. D.
4. 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催化剂 ③增大体系压强 ④增大反应物浓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一定温度下将1 mol CO和1 mol水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CO(g)+H2O(g) CO2(g) +H2(g),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2mol B.1mol C.0.8mol D.0.6mol
6.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 HCl+HClO。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
c(HClO)增大
A.CaCO3 B.NaOH C.CaSO4 D.HCl
7.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CO(g)+NO2(g) CO2(g)+NO(g)ΔH <0的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
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判断
8.现有可逆反应A(g)+2B(g)n C(g)(正反应放热),
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
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p1 > p2, n>3 B p1>p2, n=3
C p1 < p2, n<3 D p1<p2, n>3
9.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 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 mol 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7)A 、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 (2)(4)(5) B.(2)(7) C. (1)(3)(4) D.(5)(6)(7)
10.某温度下,反应N2 (g)+3H2 (g) 2NH3(g);△H <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时改变外界条件,使反应再次平衡,新平衡时,c(H2)/c(NH3)与原平衡相比变小了,则改变条件的可能有
A.升高温度 B. 增大N2浓度 C.减小压强 D.加入催化剂
11.工业上制备纯硅的反应为:SiCl4(g)+2H2(g)Si(s)+4HCl(g) △H=+236kJ/mol,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可逆反应,既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又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的是
A.增大压强 B.减小氢气浓度 C.升高温度 D.加入催化剂
12.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以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1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1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 + 3 Y 2 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5.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 <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题(包含3个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17.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
放出649.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__。
又已知:H2O(g)=H2O(l) ΔH2=-44.0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kJ。
18.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请回答:
(1)该反应为 (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3)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将CO2和H2各0.10 mol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 c(CO) = 0.0080 mol/L ,则CO2的转化率为 。
(5)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19. 一定条件下,将SO2和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降低温度,SO2的转化率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 _______。
(3)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用
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 加了催化剂 b. 缩小容器体积
c. 降低温度 d. 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湄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半期测试
高二年级化学科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题(包含3个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17.
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kJ。
18.(1) 反应。
(2)K = 。
(3) (填字母)。
(4) 。
(5) ℃。
19.(1) , 。
(2) __ _______。
(3) ,_________。
湄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半期测试
高二年级化学科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C
A
C
A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B
A
C
C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题(包含3个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17. B2H6(g)+3O2(g)=B2O3(s)+3H2O ΔH=-2165 kJ/mol
1016.5kJ。
18.(1)吸热反应。
(2)K =。
(3)b、c (填字母)。
(4) 8%。 (5)830℃。
19.(1) 增大,减小。
(2) (15—20)min、(25—30)min。
(3) 增大了O2的浓度, 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