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化学肥料-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1)(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3化学肥料-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1)(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6 16: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化学肥料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Cl B.K2SO4 C.NH4NO3 D.NH4H2PO4
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的是
A.硝酸钾 B.磷矿粉 C.硫酸铵 D.尿素
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
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B.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不经过消毒杀菌便可直接饮用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
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4.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 B.NH4H2PO4 C.CO(NH2)2 D.K2SO4
5.“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农作物和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3(PO4)2 属于复合肥
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碱性土壤
C.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钾三种
D.化肥中常含有害物质,施入土壤中可形成土壤污染
6.2019年3月两会热议话题:保卫蓝天、守护碧水、捍卫净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燃烧含碳的物质可扼制温室效应
B.大量使用农药以减少病虫害
C.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治水体污染
D.将废弃塑料填埋或倾倒在海洋中以减少白色污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B.复合肥中一定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
C.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8.下列化肥中不属于氮肥的是
A.NH4HCO3 B.CO(NH2)2 C.NaNO3 D.NaCl
9.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硝酸铵溶于水会放出热量
C.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D.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10.以下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利用其化学性质
B.食物腐败、农家肥腐熟、酿酒、酿醋都是氧化反应,过程缓慢但是也会释放热量
C.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分离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D.氮气是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氮肥
11.属于钾肥的是
A.(NH4)2SO4 B.Ca(H2PO4)2 C.NaNO3 D.K2CO3
12.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生石灰中加入少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无色溶液,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沸腾
B.向盛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会变浅或消失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银白色固体
D.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13.下列对物质除杂、检验、分离鉴别的实验中,所用的试剂及方法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后过滤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在滴加酚酞
C 分离CuCl2、NaCl两种物质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蒸发滤液;再向滤渣加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
D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熟石灰研磨或稀硫酸
A.A B.B C.C D.D
14.草木灰是一种碱性农家肥,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的是
A.KNO3 B.CO(NH2)2 C.NH4HCO3 D.Ca3(PO4)2
1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农作物出现倒伏症状时,说明缺钾
B.NH4H2PO4属于复合肥
C.从右图中得知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
D.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1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氧气支持呼吸 呼吸面罩
B 金刚石硬度大 切割玻璃
C 碳酸氢铵不稳定 化肥
D 干冰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共8题)
17.从K、C、Na、H、O、N六中元素中选择,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1)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 (2)可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
(3)显+3价氮的氧化物____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
18.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填字母)。
A 碳酸氢铵(NH4HCO3)
B 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 磷矿粉[Ca3(PO4)2]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____(填“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_____。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_____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 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SO2+2NaHCO3===Na2SO3+H2O+2CO2;SO2+2NaOH===Na2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_____方法可行(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
19.2018年12月1日,在阿根廷举行的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经过会晤,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这注定会影响中美两国贸易,方便两国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1)中国向美国进口大量的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同时我国的科学家也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地热能、潮汐能等。
(2)会谈之后,香甜可口、皮薄汁甜无籽的江西南丰蜜桔也增大了出口量。南丰蜜桔在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H4HCO3 B.KNO3 C.K2CO3 D.NH4H2PO4
(3)芯片一直是两国贸易争端中的重点。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中芯片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硅。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2X+SiCl4Si+4HCl 。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0.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加入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硫酸铵、磷酸铵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它们所含的营养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1.农作物生长不仅需要阳光、空气和水,还需要多种化学元素。当植物缺乏N元素时,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严重时叶片脱落直至死亡。
(1)下列可作氮肥的是_________
A.硫酸铵 B.磷矿粉 C.硫酸钾
(2)氮肥的制备,首先涉及氨的合成,其原理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氨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废料 CaSO4,与相邻的合成氨厂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 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滤液中获取(NH4)2SO4晶体,必须的操作步骤是______(填写序号)
A.加热蒸干 B.蒸发浓缩 C.冷却结晶 D.过滤
②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______。
③在生产中,要检查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选用______(填写序号)
A.稀盐酸 B.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稀硫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2.(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中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A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烧碱既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
D高温煅烧生石灰可以得到熟石灰
(2)如图为验证Na2O2性质的实验,将A中产生的潮湿CO2通入到足量的Na2O2粉末中,充分反应。已知:Na2O2是淡黄色固体,与水作用生成一种碱和O2,与CO2作用生成碳酸盐和O2。
①A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
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只写1个)。
③若由C装置收集反应后的气体,请把C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
(3)同学用含有CO2的CO来模拟炼铁实并检验气体产物和收集尾气,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设备已略去)。
①装置A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
②写出B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D中有部分溶液进入E处量筒中,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该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4)某小组按下图实验进行操作,计算E装置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3.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烧杯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蔗糖和水 B 石灰石和稀盐酸
C 铁屑和硫酸铜溶液 D 生石灰和水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1所示。
①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2所示:
①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
(4)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称量燃烧产物: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是否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_(“同意”或“不同意”),我的理由是_______。
②用如图(3)所示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对黄色固体进行探究。自学资料: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请设计实验,验证黄色固体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____ ____ ____
③空气中的含量远大于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却远多于,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
(5)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探究镁条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组合及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很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可闻到氨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①分别收集各组实验产生的气体,均可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这种可燃性气体是___。
②实验4的目的是_______;镁条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实验1中可闻到氨味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④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还能获得的两条结论是_______。
24.图(A-E)是初中化学制备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加热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则用此法制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_(填字母)。
(3)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大号塑料瓶内壁两边,分别贴一张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①装有石灰石的塑料瓶底部用剪刀戳了一些小孔,则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②打开K1、K2、K3,关闭K4,可以看到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
③打开K1、K4,关闭K2、K3,一段时间后,大号塑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小号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该大号塑料瓶的容积为2.2L,若需将其充满二氧化碳(密度为2g/L),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g?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NH4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硝酸钾为无色透明斜方晶体或菱形晶体或白色粉末,磷矿粉为灰色或褐色,硫酸铵为白色晶体, 尿素为白色或淡黄色,呈颗粒状、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所以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的是B磷矿粉。
故选B。
3.B
【解析】
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正确;B、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不经过消毒杀菌不可直接饮用,因为里面含有细菌微生物,错误;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正确;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正确;故选B。
4.B
【详解】
复合肥料是指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N、P、K三种营养素中两种或三种,NH4H2PO4中包含N、P两种元素,B选项正确。
故选B
5.D
【详解】
A、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是氮、磷、钾等,Ca3(PO4)2中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磷,不是复合肥,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能用于改良碱性土壤,选项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是氮、磷、钾等,而不仅仅是这三种元素,还有很多的营养元素,选项C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化肥中含有的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施入土壤后会引起潜在的土壤污染,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A.人类使用的含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还不能禁止使用,需要的是合理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控制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C. 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治水体污染 ,故符合题意;
D. 将废弃塑料填埋或倾倒在海洋中 ,会造成土壤和海洋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C
【详解】
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某些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中也可以燃烧,如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镁,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复合肥中不一定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属于纯净物,而纯净物中含有一种分子,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时,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钾元素是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NH4HCO3 、CO(NH2)2 、NaNO3 都含有氮元素,因此都是氮肥; NaCl没有氮、磷、钾的元素,不是肥料。故选D。
9.B
【详解】
A、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原因是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较多浮渣,无泡沫,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较多泡沫,无浮渣,故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错误;
C、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污染,故正确;
D、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
A、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食物腐败、农家肥腐熟、酿酒酿醋都是氧化反应,过程缓慢但是也会释放热量,故选项正确;
C、不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分离氢气用作高能燃料,因为空气中没有氢气,故选项错误;
D、氮气不能直接作为氮肥,需要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才能作为氮肥使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A. (NH4)2SO4 含氮元素属于氮肥; B. Ca(H2PO4)2 含磷元素属于磷肥; C. NaNO3 含氮元素属于氮肥; D. K2CO3,含钾元素,属于钾肥;选D
12.B
【详解】
A、生石灰中加入少量的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的浆液,放出大量的热,故A错误;
B、烘烤过的木炭具有吸附性。向盛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会变浅或消失,故B正确;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固体,故C错误;
D、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故选B。
13.C
【解析】
A、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可以将碳酸钾除去,但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通过过滤无法除去,错误;
B、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钙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后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但是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不能检验原混合物是否存在氢氧化钠,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错误;
C、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沉淀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离CuCl2、NaCl两种物质,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蒸发滤液;再向滤渣加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可以将两种物质分离,正确;
D、硝酸铵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验证,错误。故选C。
14.C
【详解】
草木灰呈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所以碳铵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A、硝酸钾(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B、尿素(CO(NH2)2)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碳铵(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氨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D、磷酸钙[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15.D
【解析】A. 当农作物出现倒伏症状时,说明缺钾,正确;B. 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肥料是复合肥,NH4H2PO4属于复合肥,正确;C. 从右图中得知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正确;D. 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而降低肥效,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错误。故选D。
16.C
【详解】
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呼吸面罩,故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故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可做氮肥,故符合题意;
D、由于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干冰可用作制冷剂或人工降雨,故不符合题意。
17.H2O; KNO3; N2O3; N2
【详解】
(1)最常用的溶剂是水:H2O; (2)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时,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钾元素是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可作复合肥的是KNO3;(3)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显+3价氮的氧化物为N2O3;(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N2。
18.A 不能 二者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光合 甲 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SO2与NaHCO3能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O2的含量,并且CO2可以与NaOH反应,不符合要求
【详解】
(1)①碳酸氢铵(NH4HCO3)只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为氮肥。
②碳酸氢铵为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草木灰呈碱性,所以二者不能混合施用,以防二者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二氧化碳充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NaHCO3与CO2不反应,与SO2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O2的含量。所以甲可行。
19.(1) CH4+2O2CO2+2H2O 太阳能或风能
(2)BD
(3)H2
20.(1)碳酸钾(K2CO3)或碳酸氢钾(KHCO3)
(2) 硝酸钾(或KNO3) 磷酸铵[(NH4)3PO4] N K N P
【解析】
(1)草木灰加入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说明该钾肥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所以该钾肥可能是碳酸钾(K2CO3)或碳酸氢钾(KHCO3)。
(2)复合肥是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两种元素的化肥。硝酸钾由钾、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硫酸铵中含有氮、氢、硫、氧四种元素, 磷酸铵中含有氮、氢、磷、氧四种元素,所以属于复合肥的是硝酸钾和磷酸铵,硝酸钾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分另钾元素(K)和氮元素(N),磷酸铵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N)和磷元素(P);注意填所含有的营养元素种类时,要与肥料的名称相对应。
21.A N2+3H22NH3 BCD CO2 D
【详解】
(1)A、硫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磷矿粉中含磷元素,属于磷肥;C、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
(2)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2NH3;
(3)①从滤液中获取(NH4)2SO4晶体,必须的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答案为BCD;
②根据流程图,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CO2;
③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在生产中,要检查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选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选D。
22.B H2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无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溶质为氢氧化钠;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不变红,说明溶质为碳酸钠 21.2%
【详解】
(1)A.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减低肥效;故错误;B.用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弱碱性,可以中和胃酸(HCl),所以能治疗胃酸过多;故正确;C.烧碱是氢氧化钠,内陆盐湖提取的是纯碱碳酸钠,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的也是纯碱碳酸钠,故错误;D.高温煅烧生石灰不分解,故错误;故填:B;
(2)①装置A是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实验药品为碳酸钙和稀盐酸,所以可以用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②依据题中已知:Na2O2是淡黄色固体,与水作用生成一种碱和O2,与CO2作用生成碳酸盐和O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或2Na2O2+2H2O=4NaOH+O2↑),故填:2Na2O2+2CO2=2Na2CO3+O2(或2Na2O2+2H2O=4NaOH+O2↑),③依据C装置特点可知气体从短管进入可以将水完全排出,所以C装置中的导管是左短右长,故填: ;
(3)①因为本实验是用含有CO2的CO来模拟炼铁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又因为A装置中的药品是氢氧化钠固体,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气体中的CO2防止干扰检验气体产物,故填:吸收气体中的CO2;
②B处药品是氧化铁,因为CO在高温条件下可将Fe2O3还原为Fe并生成CO2,所以反应方程式为,故填: ;
③D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2NaOH+CO2=Na2CO3+H2O,所以实验结束后,D中有部分溶液进入E处量筒中溶液的溶质组成有三种可能即NaOH,NaOH、Na2CO3,Na2CO3,因此设计实验方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无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溶质为氢氧化钠;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不变红,说明溶质为碳酸钠,故填: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有无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溶质为氢氧化钠;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不变红,说明溶质为碳酸钠;
(4)设:10.0g固体混合物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x,
10.0g固体混合物中含有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21.2%。
23.C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8.0 置换反应 不同意 镁燃烧是镁与空气中氧气等发生了反应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证明该黄色固体是 比活泼(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对比作用 加热能加快镁条与水的反应速率;水溶液中的盐对镁条与水的反应起催化作用,盐酸盐(氯离子)的催化作用更好
【详解】
A. 蔗糖和水是溶解过程,是物理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变化,但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铁和硫酸铜溶液,铁比铜活泼,可以将铜置换出来,是化学变化,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生石灰和水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使水沸腾快速蒸发,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C.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
①燃烧条件分析,前反应未发生,所以固体质量在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故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4.2g-6.2g=8.0g。
(3)根据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①反应中反应物为单质与化合物,生成物为单质与化合物,故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②反应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1:2。
(4)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称量燃烧产物: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反应有氧气等参加,产物增加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等的质量,故不同意,理由是:燃烧是镁与空气中氧气等发生了反应。
②根据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可设计实验: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观察到实验现象: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氮化镁与水反应:;
氨气与水反应:;
结论:证明该黄色固体是。
③因为比活泼,更容易与镁条反应,故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远多于。
(5)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探究镁条与盐溶液的反应,根据实验组合及现象可知:
①分别收集各组实验产生的气体,均可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集合各组实验以及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知这种可燃性气体是。
②因实验1、2、3中溶液均含水,故需设置镁与水反应的实验作为比较,所以实验4的目的是对比作用;镁条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实验1中可闻到氨味的原因是氢氧化镁与氯化铵反应,其中产物有氨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④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还能获得的两条结论是:加热能加快镁条与水的反应速率;水溶液中的盐对镁条与水的反应起催化作用,盐酸盐(氯离子)的催化作用更好。
24.锥形瓶 A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低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解:
设CaCO3的质量为x
m(石灰石)=
答:至少需要石灰石12.5g。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硫酸钙和氨气和水的反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故收集装置选向下排空气法装置C。
(3)①装有石灰石的塑料瓶底部用剪刀戳了一些小孔,则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关闭弹簧夹,装置气体压强变大,塑料瓶中液体被排出,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液体进入塑料瓶,固液接触反应进行,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打开K1、K2、K3,关闭K4,可以看到低的蜡烛先熄灭。
③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红色;故打开K1、K4,关闭K2、K3,一段时间后,大号塑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碳进入小号塑料瓶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