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第五章 排球垫球技术 说课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第五章 排球垫球技术 说课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1-07 17:5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体育与健康》课程
——排球正面垫球技术
一、说教材
二、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与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器材
六、预计运动负荷
七、课的特色
教学对象与内容
教材简析
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说 教 材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说教法与说学法
教法 1.讲解示范法
2.启发教学法
3.分解法
4.游戏法
5.鼓励法
学法 1.尝试法
2.展示法
3.游戏法
4.评价法
引导部分(6`):
课堂常规,引导学生做准备活动,防止损伤。
自主学习(3`):让学生能自由发挥练习垫球。
学习和发展(20`):巩固提高排球基本技术的垫球技术。
结束部分(3`):学生自、互评价,教师总结,收器材及下课 。
愉快转换(3`):在柔和的音乐中学生放松全身。
合作发挥(5`):
游戏:我组最能干(看哪组表演的垫球最好)。
说过程图
集合站队队行
++++++++++++
++++++++++++
++++++++++++
++++++++++++
++++++++++++
++++++++++++
++++++++++++

引导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准备活动

★——老师
+ ——学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主学习
★——老师
+ ——学生
学习和发展
徒手练习
★——老师
+——学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由组合,自由练习
+ + + +
+ + ★ + +
+ + + +
+ + + +
一人持球固定,一人做垫球动作击球
一抛一垫
自 垫
对 垫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作发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师
+ ——学生
△——学生裁判
愉快转换
+++++ + +++ +++
++++ + +++ ++++
++ +++ ++ ++++
+++++ ★ +++++
++++ ++++ ++++
(配乐放松)
结束部分
++++++++++++
++++++++++++
++++++++++++
++++++++++++
++++++++++++
++++++++++++
++++++++++++

记录夹设计 A、学习评价记录及小组名单:
小组长: 组别: 项目: 年 月 日
效果类别
自评
互评 等级
姓名
动 作
技 能
学习态度
自练 能力
合作 意识
心理 素质
身体素质
调节
能力















小组姓名













































小组姓名













































教 师
总 评








B、学习评价参考表:
标准
范围
动作名称
动 作 技 评 参 考

正面双手垫球

准备姿势、手型正确、迎击触球部位准确、全身协调用力。

准备姿势、手型正确、迎击触球部位较准确、全身协调用力较好。

准备姿势、手型较正确、迎击触球部位较准确、全身协调用力较好。

准备姿势、手型不正确、迎击触球部位不准确、全身协调用力不好。


正面双手传球

准备姿势、手型正确、迎击触球部位准确、全身协调用力。

准备姿势、手型正确、迎击触球部位较准确、全身协调用力较好。

准备姿势、手型较正确、迎击触球部位较准确、全身协调用力较好。

准备姿势、手型不正确、迎击触球部位不准确、全身协调用力不好。
器 材
排球60个,空场地1块,学习评价记录夹7个。
预计运动负荷
预计通过本次课学习,95%以上学生基本掌握排球的正面垫球技术并进行体育锻炼。预计本次课学生的运动强度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65%左右。
课的特色
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积极参与,“动”贯穿始终,“动”得有律,“动”得有趣。
设计理念:
1、从国内各个知名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目标的学习,自我设置实践案例看教学设计理念 ;
2、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让他们在自己的中考试卷上,划上圆满的句号;
3、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实效性、持续性;
4、全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