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反比例关系
课题
正、反比例的意义对比练习
序号
32
教学
目标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通过对比,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3.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
重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
?
?
探
?
究
?
过
?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量成正、反比例的知识,谁来说说它们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判断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练习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4)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5)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5)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
?
学生回顾交流,全体补充。
独立判断,集体交流。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
?
探
?
?
究
?
?
过
?
?
程
?
?
6)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未走的路程
7)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8)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
9)铺地面积一定,方砖边长和所需块数.
10)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4)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
?
探
?
?
究
?
?
过
?
?
程
?
?
(二)提高练习。
1.自主练习底6题。
2.对比练习。
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
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
圆的面积一定,圆周率与半径成反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
3. 你知道吗?(47页相关知识)
介绍反比例图像,学生了解反比例关系也能用图像表示。
(三)综合练习。
思考:如果 , 和 成( )比例,则 ∶ =( )∶( )
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判断各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说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交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