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力的合成和分解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力的合成和分解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5 16:0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一课时:力的合成
【学科素养与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的建立:知道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科学思维的培养:体会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会利用作图和三角函数知识求解合力。
3.科学探究的设计: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4.态度与责任的渗透:通过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过程。
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活动一: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合力、分力。
生活情境:两位男同学分别用力F1、F2 共同提着一桶水,让水桶保持静止;一位女同学单独向上用力F 也能提着这桶水,让水桶保持静止。
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两组力就“使水桶保持静止状态”这一作用效果而言,它们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吗?
问题2: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指出图中的合力、分力。合力和分力能同时存在吗
探究活动二:知识回顾,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1)如果方向相同的两个分力F1、F2合成,合力多大?方向如何?
(2)如果方向相反的两个分力F1、F2合成,合力多大?方向如何?
(3)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分力F1、F2合成,合力多大?方向如何?
【小组合作 提升素养】
探究活动三: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1.实验目的: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
2.实验原理: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
3.实验器材:钉有白纸的木板、系有细绳套的橡皮筋、弹簧测力计(两个)、笔、三角板、刻度尺。
4.实验方案设计:
问题1:实验中如何保证分力F1、F2和合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
问题2:如何测量分力F1、F2和合力F的大小?
问题3:如何标记分力F1、F2和合力F的方向?
5.实验结论:两个力合成时,如果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邻边之间的 就代表合力的_______和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拓展深化 突出重点】
例:某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30N的力,方向水平向右,还受到另一个大小为40N的力,方向竖直向上。通过作图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知识迁移 联系实例】
讨论: 两个同学提水,如何提水才能更省力?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1. 有两个力,一个是10N,一个是2N,它们的合力有可能等于5N、10N、15N吗?合力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
2.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图中的四个选项中双臂用力最小的是(  )
3.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0.现把其中一个向东的6N的力改为向南(大小不变),它们合力的大小、方向如何?
4.两个力互成300角,大小分别为90N和120N。通过作图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果这两个力的大小不变,两个力的夹角变为1500,通过作图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F2
F1
3.4-2-1 两力同向
图3.4-2-2 两力反向
F2
F1
F1
F2
图3.4-3 小孩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