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47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47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5 19: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水浒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一篇农民起义的悲壮史诗 一曲农民起义的雄浑颂歌
思考:
1.你喜不喜欢听故事?你认为故事应该具有哪些要素?
2.在我国讲故事的文体叫什么?
3.你了解我国小说发展的阶段吗?
先秦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宋代话本——元明讲史——明清章回小说
4.在中国小说史上哪个阶段的小说在文学史上最为重要?
古典小说到明清达到高潮。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章回体长篇小说得到长足发展。
5.中国古代小说中“四大名著”指哪四部作品?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生动的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作品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清初小说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施耐庵一生不得志,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作者简介
【小说基本知识归结】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主要人物:
●故事情节:
●典型环境:
林冲
风雪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是分章回叙述的长篇小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 ,清代章回体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的高峰。
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所救。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
相关情节
此后(课文节选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赍jī:资助 。赉lài:赏赐
玷辱diàn rǔ:使蒙受耻辱
迤(yǐ)逦(lǐ):曲折连绵
盘缠pán chán:①路费②零用钱
恁nèn:这么,这样,那么,那样
呐nè:迟钝
按酒:指下酒的肉菜
絮烦xù fán:因过多或重复而感到厌烦
髭须:髭(zī),嘴上胡须;须,嘴下胡须;/髯(rán),两颊上的胡须
噎yē:下咽困难。
庇祐bì yòu:保祐
掇duō:搬,挪动
央(yāng)浼(měi) :恳求
搠 shuò:扎,刺
剜wān:挖
酒馔 jiǔ zhuàn 下酒的饭食。
预习检查
疏通情节
1.小说情节:指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性格在一定的时间内的形成过程。
2.分析情节:
①概述情节(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②情节安排(线索:a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线性结构;b截取生活的横断面。)
③情节的作用(揭示文章主题;塑造人物形象)
速读全文,思考:
本文的情节是怎样徐徐展开的?
1.课文节选部分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哪些地点?
2.在不同地点发生了哪些故事?
3.故事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1.酒店(1-6) 草料场(7-10) 山神庙(11-12)
2.沧州遇故知—密谋害林冲—买刀寻仇敌—好言劝教头—接管草料场——雪夜去沽酒——古庙杀仇敌
3.第一部分(1)沧州遇故知(开端)
第二部分(2-5)密谋害林冲(发展)
第三部分(6-9)接管草料场(再发展)
第四部分(10-12)古庙杀仇敌(高潮、结局)
第四部分(10-12节)山神庙复仇
第三部分(6-9节)接管草料场
第二部分(2-5节)密谋害林冲
第一部分(1节)沧州遇故知
高潮
发展
开端
序幕
小说的结构
沧州遇旧
善良安分
酒店密谋
买刀寻敌
寻敌未果
自心下慢
接管草料场
随遇而安
亲闻阴谋
手刃仇敌
奋起反抗
忍无可忍
分析情节
正直刚烈
揣摩人物
1.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人物描写
1.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经历、气质等,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把人物放在典型的环境中认识、理解。
4.注意文本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
林教头有什么样的性格 ?
从故事情节看
分 析 人 物
思考:林冲性格有什么变化发展?(注意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1.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2.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3.林冲知道看守草料场是什么态度?
4.草料场火起,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冲是什么态度?
1.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此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2.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3.当林冲知道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这时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4.草料场火起,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冲是什么态度?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林教头的性格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奋起反抗
武艺高强,正直善良,侠肝义胆,嫉恶如仇,
杀死陆谦
听说陆谦到来 (奋起反抗)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自下慢心
(善良安分) (随遇而安)
林冲
武艺高强,扶危济困
正直善良,安分守己
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逆来顺受,小心谨慎
随遇而安,反抗杀敌
是什么让林冲的性格从 “忍”到 “狠”转化的?
明确:
“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生存。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官逼民反
思考: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所以我们说,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这一文学形象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分析环境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②渲染气氛,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③ 烘托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或成长的时代背景。  ②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③ 交代人物身份。
④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思考角度
环境本身: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情节:推动,暗示,铺垫
人物:烘托,映衬
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思考:
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起到怎样的作用?
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推动情节发展。
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渲染出悲壮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1)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
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a. 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例如:
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风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b.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三是烘托人物形象。第一点,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第二点,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点,烘托了人物性格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变化。
3.压倒草厅
4.投宿庙中
5.大石倚门
6.隔门偷听
1.身寒沽酒
2.途中见庙
风雪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3)那雪正下得紧。
(4)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正面描写
渲染气氛
(2)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动摇得很。
(5)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6)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侧面描写
推动情节
烘托人物
风雪(环境描写) 内容 写法 作用
细节描写及作用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及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描写的一种手法.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
2.对草料场的细节描写:“将炭火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燃起来……去摸时,火盆内的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小二为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草场失火是人为的。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说明他细心缜密。长期的曲折遭遇,养成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
符合林冲禁军教头身份,又表明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为日后林冲市井沽酒,归来草屋风中倒塌,只得破庙投宿埋下伏笔。
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致使陆虞候等人站在庙外边肆无忌惮地言语,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性格上的转变。
3.对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5.老军交差一段,介绍草料场内外情景和办理交接手续时,有风雪中岌岌可危的草屋状况描写,老军酒葫芦的交代。
林冲没有任何的思想和精神准备来应付突发的事变,有助于向更高潮的情节推进。
6.林冲到破庙“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7.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沧州城东十五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
林冲买酒到山神庙,往东走,陆虞候放火从西面而来,双方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独特的艺术传统。
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这是吸收民间口语、继续古代散文的传统而形成的又一重要特点。
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
作业
写一篇文学评论,参考题目:
①林冲思想性格变化浅谈
②“逼上梁山”-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感
③小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