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一唱雄鸡天下白
建国以后我国经历了几个经济发展时期
1949年——1956年 过渡时期
1956年——1966年 曲折发展时期
1966年——1976年 停滞时期
1978年——至 今 改革开放时期
一个时代(或时期)有一个时代(或时期)的主旋律。当我们唱起《歌唱祖国》,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一种力量、一种鼓舞、一种正气、是激荡在胸中的热血。你会感觉到那个时代的精神,感觉到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气势。
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提倡各民族平等,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获得新生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对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感激之情异常强烈,他们也放声歌唱,歌唱新生活、歌唱祖国、歌唱党和毛主席。一首《瑶族舞曲》即以器乐曲的形式,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心声。
瑶族舞曲
作品提示
皎洁的月亮升起来,瑶寨的长鼓敲起来,
熊熊的篝火燃起来,姑娘小伙的舞蹈跳起来。
民乐合奏曲《瑶族舞曲》为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美好生动的画卷。这首乐曲的作者原来是为西洋管弦乐而写的,经过彭修文的改编,将乐曲改为民族管弦乐合奏。以高胡独奏代替了小提琴独奏,以笙、管等民族管弦乐代替了西洋小号,使得整个乐曲的民族特征更为强烈,展示了新型的民族管弦乐队强大的表现力。因此,与原作比起来,这首改编后的民乐合奏《瑶族舞曲》更为人们所喜爱。
姑娘们的舞蹈
小伙子们的舞蹈
林中结伴而舞
互诉衷情,憧憬未来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50年代的歌曲。
我们常常说“音乐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时代生活中最尖锐的矛盾,最本质的事物”。建国以后我国经历了49年—56年的“过渡时期”,56年—66年的“曲折发展时期”。那么反映60年代社会生活的代表音乐又有哪些呢?
背景介绍: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第十一个年头(1960年)中国经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先是前几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盲目冒进政策,造成工农业生产严重滑坡,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再是自1959年到1961年的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人民温饱出现了问题,这几年被称作“饥饿年代”。除了国内的天灾人祸,国际环境也十分恶劣: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包围的“反华联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却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大搞修正主义,与中国反目成仇。
我们走在大路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音乐旋律。《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构思酝酿于1962年的春天。当时,共和国刚刚告别艰辛、苦痛的三年困难时期,《我们走在大路上》,正是那个时代最强音的能动反映,是中国人民矢志战胜天灾人祸,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心曲与战歌。
李劫夫(1913~1976)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走在大路上》,为毛泽东诗词谱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等。
革 命
2
(部分歌谱)
我们走在大路上
一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唱响神州大地,如同一股春风温暖了人们的心灵,如同一支号角唤起了人们的斗志。这首歌曲恰逢其时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唤起了大家的共鸣,坚定了人们前进的信念。
主歌部分的旋律____,气势____,是中国人民不怕困难、昂首挺胸的形象。
副歌部分情绪_____,催人____,富有_____。
起伏
宏大
昂扬
奋进
号召性
66年—76年是我国的“停滞时期”,也是十年动乱时期。78年以后是我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下面我们来欣赏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背景介绍
歌曲作于1982年,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八十年代的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农村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农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歌曲描绘出一幅八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秀丽画面,唱出了家乡田野的美丽景色,也唱出了农村的新面貌和农民对未来的希望。
施光南
著名作曲家。人民音乐家。
他卓越的创作才华缔造了
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的音乐世界。
主要作品:
《在希望的田野上》
《洁白的羽毛寄深情》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打起手鼓唱起歌》
《祝酒歌》等著名歌曲
背景介绍:
歌曲作于1982年,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八十年代的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农村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农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歌曲描绘出一幅八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秀丽画面,唱出了家乡田野的美丽景色,也唱出了农村的新面貌和农民对未来的希望。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反映了新农村的秀丽画面和农村劳动群众的心声,音乐朴实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明朗,风格新颖。
演唱形式为领唱、合唱,合唱部分运用了劳动号子中一唱众和的衬腔手法,更增添了歌曲的活力和生机。(1)以领唱为主,热情洋溢地歌唱家乡田野的美景。(2)领唱与合唱,描述了农民欢乐的劳动场面。(3)以合唱为主,表现了农民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希望。
春天的故事
一个春天的故事,一个中国的崭新开始,一首歌就这样记录了中国新时期发展的历史。 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歌曲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歌曲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宏伟气魄,作者以委婉抒情的旋律、富于变化的节奏创造出一个生动朴实的音乐主题,抒发了全国人民爱戴小平同志,歌颂美好生活的情怀。朴实简洁、寓意深刻的歌词,亲切感人的曲调,融化在演唱者婉约柔美的歌声里,仿佛春天的温暖扑面而来。 歌声中,一幅改革开放的画卷徐徐展开,一本屡经磨损的像册缓缓翻过。
总结
50年代初胜利的歌声
60年代奋斗的乐章
大跃进时浮夸的歌,“文革”中的“语录”歌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作品
大多充满激情
大多充满激情拼搏坚强
大多百花齐放
歌唱新生活
大多是口号式
脱离实际
祝毛主席万寿 无疆
春天的故事
我们走在大路上
歌唱祖国
音乐紧跟时代,超越时代,同时又反映一个时代。
讨论
结合所听歌曲和乐曲所处的时代背景,谈谈自己听赏后的收获。
(音乐知识)民族管弦乐队
上世纪20年代,在中西文化交流下产生的,综合了传统丝竹乐队和吹打乐队,在部分程度上模仿了西方交响乐队编制的中国民族乐队。
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
拉弦乐器组:二胡、板胡、高胡、中胡、
低胡、革胡等。
弹拨乐器组:琵琶、扬琴、筝、三弦等。
吹管乐器组:笛、箫、笙、唢呐、管子等。
打击乐器组:锣、鼓、板、木鱼、碰铃、
三角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