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美人
虞
人名——虞姬
虞美人是后世对虞姬的称呼,秦末人,项羽的宠姬姓虞。貌美,善剑舞。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闻歌而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
植物名——虞美人
【花 语】
白色虞美人:象征着安慰、慰问
红色虞美人:代表着极大的奢侈、顺从
别名: 丽春花、小种罂粟花、苞米罂粟、蝴蝶满园春。
花姿美好,色彩鲜艳,是比利时国花。全株可入药。
题解:《虞美人》
唐教坊曲,因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知人论世
李煜相关档案
李煜
别名: 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籍贯:徐州
国家: 南唐
职业:国君、词人
信仰:佛教
评价: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知人论世
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
他精于书画,语于音律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
后期词则多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记词风疏朗。
知人论世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李煜前期词作:宫廷享乐生活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后期词作:感伤情绪
写作背景
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南京),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河南开封),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宋太宗(赵光义)知道了此事,认为他怀有故国之思。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诵读经典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李煜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感情基调:低沉凄凉、悲哀伤感
初读文本
1、把握情感:诗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也即全词的词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
2、意象提炼:作者使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春花 秋月 往事 小楼
东风 故国 明月 雕栏
玉砌 朱颜 一江春水
意象
意象探究
春花秋月何时了
何时了——乐景什么时候能够休止?
春花秋月——“花月”
为什么是“春花”和“秋月”?
“春花”——花在春时为极盛
“秋月”——月在秋时为最明
“乐”
思考:“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意象探究
思考:“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结合作者现状】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每天生活在宋朝统治者的监视之中,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欢乐、自由;也失去了尊严,受尽了屈辱,这时的李煜生不如死,对生命已经绝望。所以再美好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经永远失去" 的感情折磨,让他觉得悲痛 才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以乐景衬哀情(衬托)
奠定了“愁”的感情基调
意象探究
往事知多少
物质
思考:“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才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锦衣玉食、纸醉金迷
后宫佳丽、帝王尊荣
精神
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春花秋月无尽
往事短暂无常
以乐景衬哀情(衬托)
实
虚
虚实结合
抒发作者对故国的怀念(故国之思)
意象探究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思考:“又东风”说什么?“故国不堪回首”又说什么?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故国不堪回首”是说故国难再。
思考: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什么手法?
“又东风” →时光无休止;
“故国不堪回首” →国家灭亡
对比
实
虚
虚实结合
意象探究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思考:这两句抒发了词人什么情感?
抒发了词人物是人非、故国凄凉的无限惆怅之慨。
“雕栏玉砌应犹在”
“朱颜改”
对比
虚写、想象
思考:这两句了词人什么手法?
全诗的变与不变之处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来的“东风”
不堪回首的“故国”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已改的“朱颜”
不变的“外物”
巨变的“人事”
物是人非之痛
对比
意象探究
“朱颜”的含义
后宫佳丽的容颜
词人的容颜
国家的容颜
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改”
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
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 (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运用的手法:
一语三关
意象探究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考:运用了什么修辞?
运用比喻、夸张、设问。
用春水来比喻愁,化抽象为具体,表现了李煜的愁之多之重之绵长[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
思考: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哪些手法?
抒发了作者无穷无尽的亡国之恨(愁情)。
直抒胸臆、比喻、设问、夸张。
思考:下列诗句分别写出“愁”的什么特点?共同点是什么?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长度
深度
重量
广、乱、密
化抽象的愁为可观可感的实物,生动形象。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描绘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
春花秋月图 ——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 一江春水图。
这首词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创设了哪几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体悟情感
李煜的“愁”有哪些?
愁
往事之叹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亡国之恨
全文梳理
上片
实景:春花秋月 “何时了 ”
虚写:回忆往事 “知多少”
韶光易逝
实景:登楼远望 “又东风”
虚写:回忆故国 “不堪回首”
时光消逝
下片
虚写:雕栏玉砌 “应犹在”
朱颜已改 人事非
故国凄凉
物是人非
发问:愁思如水 “向东流” 愁
本文主旨
词人运用比喻、设问、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对俘囚生活的幽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绵绵无尽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