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天下时事我评说
——时评作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掌握时评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2、探究事件原因,提高对新闻事件 的洞悉力。
解读特点与写法:
1、“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
2、 “时评”是“时事新闻评论” 的简称,一般具有事实性、时效性、评析性。
3、时评文的基本写法:引—析—联—结。
联系考纲: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不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必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例如:高考江西卷的“圆明园兽首拍卖”、辽宁卷的“明星代言” 就属于“时评类”作文。以及近期的游客在故宫文物上刻字、流行的头上长草、中国大妈广场舞等新闻,把时评的热点题目作为作文题,就是期望唤起学生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对社会百态的关注。
审题立意:
材料一:2015年10月,17名驴友私自进入广西长滩河自然保护区探险,结果遇到暴雨失联。当地组织上百人的队伍,花费十多万元才将17人救出。12日,当地相关机构决定,17名驴友每人罚1000元。
材料二:2016年5月,27岁男子邹某因工作和生活不如意,进入四川黑竹沟景区后关机假装“失联”。23日他在拉萨被人认出。这十多天里,黑竹沟景区展开大规模搜救,目前,景区拟对其罚款千元,追偿6.3万搜救费。
结合上述新闻事件,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一)审读材料,比较异同
相同点:
驴友失联、政府搜救、处以罚款
——→公共资源浪费
不同点:
失联性质差异、罚款力度差异
——→驴友初衷不同
(二)选定角度,表明立场
驴友(伪驴友)行为:你的态度(褒贬、原因)
政府行为:你的态度(褒贬、原因)
点评标题:
1、驴友的“任性”谁买单?
2、搜救追偿为哪般?
3、“失联”其实是“失责”
4、出游诚可贵,任性价更高
5、关怀与执法
6、“法”“德”结合创和谐
7、三思而后行
8、理性做事
点评标题:
1、驴友的“任性”谁买单?(散文诗)
2、搜救追偿为哪般?(王新政)
3、 “失联”其实是“失责”(刘纪星)
4、出游诚可贵,任性价更高(张天琦)
5、关怀与执法(汪逸佳)
6、“法”“德”结合创和谐(张欣冉)
7、三思而后行
8、理性做事
标题小结:
1、好的题目表意明确,旗帜鲜明;
2、不好的题目大致有两类:
一是题目太大,不适合一篇短小的时评;
二是题目针对性不强,不易弄清文章的主题。
学生佳作赏析
——学习如何写好“引”“析”“联”“结”
2015年,17名驴友私闯自然保护区失联,政府花费十多万救出;2016年,一男子又因不如意进入黑竹沟景区,假装“失联”,同样耗费大量公共资源被救出。此类事件的接连发生,不禁让人有所思索,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失联层出不穷?
——(引)
(陈铭,简引材料,问出本质)
究其原因,一在于当事人本身社会责任感缺失,他们不考虑后果,只顾自己,以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二在于保护区和景区的管理与防护不力,为何在驴友进入保护区时无人监管和制止?为何男子在景区内的行踪竟无人知晓?这都反映了景区与保护区的职责没有落实。故曰:责任,应该铭刻于我们心中!
——(析)
(陈铭,由表及里,分析原因)
私闯景区,故意失联,都是只顾自己想法,缺失责任心的表现。与此类似,前段时间,两名高三女生为了减压,居然在铁轨上自拍,完全不顾即将到来的火车,最后动用了大量警力资源才挽回了无法想象的损失,这些人都未考虑事态发展的后果是什么?是社会舆论批评,生命意外陨落,社会公共资源浪费,还是相关机构职能运转故障……他们只是一味追求个性与标新立异,甚至不惜违背准则,触碰法律,给个人与社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
——(联)
(姚欣怡,联系现实,指出危害)
首先,我们必须从个人做起,常把责任二字挂在心间,用一把原则的标尺衡量自己的行为,用理性代替冲动;其次,加大处罚力度,事实证明简单说教与较低罚款作用并不明显,只有让违规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形成高压线,同时,也应该以道德为行为“扎笼”。另外,景区也应该减少工作中的盲点,加强安保和宣传,完善工作中不尽周到之处,引导广大驴友正确探险游玩,从源头上杜绝这些危险行为。
——(结)
(姚欣怡,立足当下,总结方法)
对于社会不良现象的原因探究:
1、名利: 追名逐利、自私自利、功利主义…
2、社会:社会浮躁、人性冷漠、信用缺失、责任缺失…
3、精神:“精神猪圈”、藐视规则…
4、网络:网络戾气、群体流氓…
5、法律与道德:法律漏洞、道德沦丧…
虽然我们在探究社会负面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变成偏激主义者,指责一切,仇视一切,我们要像鲁迅和柴静那样“痛而善言”。不是批斗,而是引导,这就是社会情怀!
搜救追偿为哪般?
王新政
眼下,探险旅游已成为驴友们的共同爱好。但有些驴友的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连最基本的野外生存能力也很差。从而导致一些“失联”事件,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也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
反观 新闻事件,前者是为了探险,出于兴趣才违规进入景区,被追偿只是一种警示,毕竟是无意之举;而后者却因为心情遭遇不好,故意这么做,性质比较恶劣,被追偿就算是一次很重的惩罚。
当他们身陷险境时,社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搜救,这彰显了社会的道义与职能部门的职责。政府组织当地居民与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搜救,是为了保护他们的人身权利,因为他们的公民身份得到认可。搜救是必然的,但是他们的行为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应被严令禁止的。驴友们的任性之举导致政府为他们买单,搜救后追偿是对他们的惩戒。
驴友们的莽撞行为,对自然和社会资源都造成了破坏,为了一己私欲而不顾后果、不顾大局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有大有小,小至钱财浪费,大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次追偿不仅是对他们的告诫,更是对全体驴友与民众的告诫,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做什么都要想到后果,减少一些鲁莽之行。
政府的追偿行为,给了所有还有着侥幸心理探险法定禁区的驴友们一次警告。这些罚款对当事人来说只是警示和劝诫,要让所有驴友明白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失联”的背后,也有景区或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工作缺失,他们没有管理到位,职责没有落实,才容易导致此类事件的发生。因此,景区也应该落实自己的责任,对驴友们负责。
如今,野外探险越来越流行,我们并非制止所有的探险游玩活动。对于合法探险的驴友,政府和景区确实有必要准备好救援工作,对其生命安全进行保护;对于非法探险的驴友,在搜救之后应严厉惩治,罚款不失为一项很好的选择,因此,政府的搜救追偿其实是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保护驴友们的人身安全。
当下,关键在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驴友们的法律意识,只有合法探险,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探险的快乐。
课堂小结
1、熟练掌握时评文的写作结构“引-析-联-结”。
2、学会就事论事,就事说理,深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