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远古的人类用天上的_________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而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_________。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从光源传播出来,照射在_________上,它就会把光挡住,在它的后面便有一个光不能到达的黑暗区域,就形成了_________,其始终出现在_________。
3.大约两千多年以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墨经》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纪录:“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光是沿_________传播的,_________游戏也利用了该原理。当光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_,潜水艇上的_________是利用这个原理做的。
4.人体内共有_________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人的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_________身体、_________内脏器官的作用。
5.太阳钟是根据“随着时间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慢慢发生变化”的原理制成的。
6.2020年12月8日,我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为8848.86米,该地区的地形在地形图上可以用棕褐色表示。那么地形图上大片的蓝色区域表示的是_________,绿色区域表示的是_________。
7.神经将从身体各个部位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_________或_________,再将_________和_________发出的信息传递给身体相应的部位,使身体做出不同的反应。
8.如图所示的古代计时工具叫做_________。请写出用它来计时的两个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9.五年级的小明完成下列几件事时,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钟的是( )。
A.跳绳150次 B.平静状态下呼吸40次 C.跑一次1000米
10.将陀螺的上表面等分成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当陀螺快速旋转时,会看到陀螺变成( )色。
A.紫 B.白 C.黄
11.我们所制作的水钟,比较合适的最小计时单位是( )。
A.秒 B.分钟 C.小时
12.连接在骨与骨之间,能使骨骼产生屈伸运动的是( )。
A.软骨 B.肌肉 C.关节
13.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是( )。
①过度开垦荒地 ②营建防风林 ③退耕还草 ④发展畜牧业,提高放养牲畜数量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14.下列各组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钻石 B.烛焰、发红的钨丝 C.月光、萤火虫
15.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动( )。
A.1次 B.2次 C.3次
16.下列图片中的现象,利用了光的反射的是( )。
17.如图所示的装置,要想看到大树,镜片A正确的安装方法是( )。
A.镜面朝下 B.镜面朝上 C.朝向无所谓
18.在探究摆绳长度与摆动次数的关系时,测得摆绳长度为20厘米的摆30秒内摆动的次数分别为16次和17次,那么第三次测量时摆动的次数可能是( )。
A.6次 B.16次 C.26次
19.2020年11月28日,我国“奋斗者号”潜水器完成万米深潜海试任务并顺利返航。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时多次突破万米。关于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原因,大家比较认可的说法是( )。
A.海水冲刷 B.海水下压 C.地壳运动
20.一般情况下,较大河流的下游可能会堆积很多的细沙,这是由于下游的水流速度( )。
A.慢 B.快 C.静止
21.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会造成水土流失。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侵蚀的是( )。
A.土地的坡度大小 B.土壤肥力 C.有无植被覆盖
22.“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盆地底部是宽阔不一的平原,这些平原形成的原因是( )。
A.土壤流失 B.土壤沉积 C.流水侵蚀
23.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破坏性很大。为了防止泥石流的发生,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强监测,提前建设防护坡
B.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C.发展畜牧业,加大对当地的开发
24.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们做滴水计时实验时发现甲组滴得最慢,其可能的原因是( )
A.滴孔最小 B.水位最低 C.A、B都有可能
25.人的脑部在受创后,会出现短暂失忆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大脑具有的功能是( )。
A.语言功能 B.运动功能 C.记忆功能
26.如图所示为小科设计制作的水钟。如果第一个10分钟水位刚好上升到刻度1,那么从上课铃响开始计时,到下课铃响结束实验(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且中途不加水),水位最有可能到达刻度( )。
A.3~4之间 B.4处 C.4~5之间
27.比较如图所示的两个摆的摆动速度,我们发现( )
A.①号摆摆动得快
B.②号摆摆动得快
C.两个摆摆动得一样快
28.猜谜语: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打一人体器官)
答:( )。
A.手 B.大脑 C.心脏
三、读图连线题(共7分)
29.请写出脑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3分)
30.时钟发明之前,古人就已经有了一些计时工具。请将下列计时工具与它们的计时原理用线连接起来。(4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
31.做“摆的摆动快慢与_________是否有关”的探究实验时:(8分)
(1)实验猜测;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分)
(2)改变的条件: _________。(2分)
(3)保持不变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实验名称:探究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4分)
探究问题: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的快慢是否一样
我的猜想(假设):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实验器材:橡皮。
实验步骤:
①两名同学配合用橡皮砸手背和脚背(橡皮要从相同的高度落下),第3名同学负责记录。
②比较记录结果,判断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的快慢。
③整理器材。
(1)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3.如图所示为小刚做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甲中,让手电简的光从卡纸①的小孔中射入,最终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图乙中,让手电筒的光从卡纸①的小孔中射入,最终___________在纸屏上形成光斑。(2分)
(2)从两次实验的现象中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7中,移动卡纸___________可以得到与图甲相同的实验效果。(2分)
34.探究雨水侵蚀土地的实验。(10分)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探究有无植物覆盖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他们先找来喷壶,灌了200毫升的水,再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种上草,做成4种土地样本,如图所示。
(1)选择一组合适的实验做对比实验,要达到实验目的,他们的选择可以是___________(填字母)。(2分)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丙和丁
(2)在这个实验中,喷壶洒水模拟的是___________。喷壶里面的水统一都用300毫升,是否可行呢 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4分)
(3)这个实验中,土壤表面的草___________。(2分)
A.应原来就种好 B.临时种上去好 C.A,B效果一样
(4)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太阳 天
2.不透明的物体 影子 背光的一侧
3.直线 手影 反射 潜望镜
4.200 骨骼 骨骼 支撑 保护
5.长短 方向
6.海洋 平原
7.脑 脊髓 脑 脊髓
8.日晷 阴雨天不能计时 夜间不能计时
9.A
10.B
11.B
12.C
13.C
14.B
15.A
16.C
17.A
18.B 【解析:同一个摆摆动的速度不变,故第三次测量时摆动的次数可能是16次。】
19.C
20.A
21.B
22.B
23.C
24.C 【解析:滴孔越小,水位越低,滴水的速度越慢,故选C。】
25.C 【解析:大脑具有记忆功能,故人的脑部受伤后,可能会引起失忆。】
26.A 【解析:因中途不加水,随着水位的降低,滴水速度越来越慢,故40分钟后,水位应低于刻度4。】
27.B 【解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且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故②号摆摆动较快。】
28.B
29.
30.
31.(1)摆绳长度 (2)摆绳长度 (3)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
(4)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长度越长,摆动得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得越快(本题答案不唯一)
32.(1)橡皮砸到手背的次数比脚背少 (2)手背的反应比脚背的反应快,即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现象与结论需一致)
33.(1)能,不能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2
34.(1)B (2)降雨可行 (3)A (4)有植被覆盖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较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