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11绘画中的节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11绘画中的节日》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1-05 22: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绘画中的节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2、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了解传统节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哪一个节日吗?还知道哪些传统的节日?
2、现代节日。这些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同学们非常喜欢。老师知道,同学们还很喜欢一些现代的节日,比如:六一儿童节。六一儿童节,你们家人是怎么带你庆祝的?
3、少数民族节日。其实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的节日可有意思了,想不想一起看一看?简介泼水节和那达慕。
(二)讲授新课:
1、介绍陕西枣园。
(1)假期里,老师出门旅游了。我去了陕西省的延安,在延安,我去了枣园。(出示地图)在那里,我看到了什么景色?简介窑洞、延安农民传统服饰、喜庆庆祝方式等。
(2)简介枣园毛泽东主席的旧居。让学生简要了解大生产运动。
(三)小组合作,分析作品:
1、老师在枣园买了一副画,这幅图画的是许多人在庆祝一个节日的场景,根据这幅画,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那么我们怎么来解决黑板上的这些问题呢?
2、学生分为五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学生用老师发放的作品局部图片及学习提示完成小组学习。老师到各组指导学生按学习提示交流学习。
第一组:扭秧歌
作品中人们的穿戴有什么特点?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猜一个他们的心情怎样?第二组:送礼画中的人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什么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第三组:放鞭炮画中表现了多少人?把画中的鞭炮、红灯笼去掉,对画面有影响吗?
第四组:倒水作品是什么季节?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画中穿军装的战士和老百姓关系怎样?你怎么看出来的?把他们的动作表演出来。
第五组:吹唢呐这些人在干什么?从画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看,他们的心情怎样?仔细观察画面,你认为画中传出的唢呐声,锣鼓声是怎样的?请各组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围绕画面随机提出问题。
(四)分析构图
1、拼图游戏我们现在把这一张画的多数画面已经观察完了,现在到了同学们开始收获的时候了。这是一套拼图,在每个小组桌上的袋子里都有。一会儿老师播放一段音乐,大家要在音乐声中把这套拼图拼起来。
2、分析构图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完整的画面,中间的这一块是一个谜。猜一下中间这一块画的可能是什么呢?中间这一块的内容对整个画面的作用重不重要呢?中间这一块的内容对整个画面的作用重不重要呢?你平时画画时,把重要的内容都画在画面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画中人物的目光都集中在毛主席的身上,这就更突出了这幅画面的重点。我们今天欣赏的这幅图叫《枣园来了秧歌队》。这幅图我们已经全面欣赏完了,并且也解决了黑板上的问题。这幅画画的是当地老百姓在春节的时候,载歌载舞,带着慰问品,看望八路军,看望毛主席的热烈场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节课,就是欣赏的《绘画中的节日》。(板书)(五)艺术实践
师:请打开第11课,书上有许多同学的作品。请你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每个人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哪位同学愿意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认真观察画面,然后想一想,你的感受是什么?然后把它说出来。利用这种方法,向大家介绍一幅你喜欢的作品。学生谈感受。
(六)课堂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像,说出了自己的一点最初感受,这就是我们在美术的欣赏评述课上要学习的。回家把这节课的收获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