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生 物
(试题卷)
注意事项 昌
1. 答卷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 ,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 回答非 选择题时 ,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 考试结束后 ,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 满分为 100 分。
5. 本试题卷共 9 页 。 如缺页 , 考生须声明 , 否则后果自负。
姓 名
准考证号
2022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生 物
一 今 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
1. 金矿杆菌发现于一座金矿地下 2.8km 充满水的裂沟中 ,裂沟处没有光线和氧气 ,水温高 达 60℃ 。这种细菌体内的碳元素来自于二氧化碳 ,氮元素来自于周围的岩石 。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 金矿杆菌的生物膜系统使细胞结构区域化 ,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B. 金矿杆菌能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属于自养型生物
C. 金矿杆菌与酵母菌相比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
D. 金矿杆菌从岩石中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糖、蛋白质、磷脂等化合物
2.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置于 0.3g/mL 蔗糖溶液中 ,可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 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时 ,需要滴 1~2 滴 50%的盐酸洗去浮色
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两实验中细胞必须始终保持活性
D. 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 ,溶解度越大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距离越远
3. 高尔基体膜上的 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 , 以出芽的形式 形成囊泡 ,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 。 RS 受体与 RS 的结合能力随 pH 升高而减弱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
B. 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 ATP
C. 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高
D. RS 功能的缺失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
4.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相同的细条 ,分为 a、b、c、d、e 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 ,取上述 6 组 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 ,结果如 下图所示 。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 ,则
A. 实验后 ,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 c 组的高
B. 浸泡导致 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 组的
C. a 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 ATP 大于 b 组
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
0.4~0.5mol .L-1 之间
酶
5. 过氧化物酶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 , 其内可发生 RH2 + 02→R + H202 反应 ,
对细胞内的氧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下图为线粒体和过 氧化物酶体中相关生化反应速率在不同 02 浓度下的 变化曲线 。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消耗 02 的酶均分布在相 应的细胞器基质中
B. 低 02 条件下 , 线粒体的酶比过氧化物酶体中的 酶催化效率高
C. 在一定范围内过氧化物酶体利用 02 的能力随 02 浓度增加而增强
D. 过氧化物酶体可保护细胞免受高浓度氧的毒害
6. 下图是三倍体无籽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用 pn 表示 ,单位为 μmol .m-2 .s-l )与胞间 C02 (用 Ci 表示 ,单位为 μmol .m-2 .s-l )的日变化曲线 ,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l6
l4
l2
l0
8
6
4
2
0
9 :00 ll :00 l3 :00 l5 :00 l7 :00
时间
A. 与 ll:00 时相比 , l3:00 时叶绿体中合成 C3 的速率相对较高
B. l4:00 后叶片的 pn 下降 ,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 l7:00 后叶片的 Ci 快速上升 ,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高于光反应速率
D. 叶片的 pn 先后两次下降 ,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 C02 浓度和光照强度
7. 某研究小组发现 ,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DF1"的蛋白质 ,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 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 。 因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 ,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 有所损耗 ,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 。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GDF1 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
B. 血液中 GDF1 的减少可能导致细胞衰老 ,如细胞中酪氨酸酶缺乏 ,老年人头发变白
C. 血液中 GDF1 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D. 抑制癌细胞内 GDF1 合成基因的表达 ,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思路
8. 从某哺乳动物(染色体数为 2N)精巢中获取一些细胞(无突变) ,测得细胞中有关数量如 下表所示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数量组别 甲 乙 丙 丁
同源染色体对数 0 N 2N 0
染色体组数 1 2 4 2
A. 甲组细胞中含有 0 或 1 个或 2 个 Y 染色体
B. 丁组细胞中含有 0 个染色单体
C. 乙组细胞中不可能有减数 I分裂的细胞
D. 丙组细胞的名称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
9. 某动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 , 眼色红眼 、伊红眼 、白眼分别受 Z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1、A2、A3 控制。某小组用一 只伊红眼雄性与红眼雌性杂交 ,F1 中雄性全为红眼 ,雌性既有伊 红眼 ,也有白眼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该动物的眼色有关的基因型有 9 种
B. A1、A2、A3 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C. 3 个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 A13A23A3
D. 选择白眼雌性与红眼雄性个体杂交可快速鉴定子代性别
10. 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 ,产生的 F1 (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 。 研究表 明 ,不同体色的小鼠 A 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但 A 基因中二核苷酸(CpG)的胞喀啶有不同 程度的甲基化(如图) ,而甲基化不影响 DNA 复制 。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F1 个体体色的差异可能与 A 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
C G 甲基化 H3C C G
B. 碱基甲基化可能影响 RNA 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G C G C CH3
C. 碱基甲基化不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
D. A 基因中的碱基甲基化引起了基因突变
11. 粘多糖贮积症患者缺少粘多糖水解酶 ,表现为骨骼畸型、智力低下 ,2~3 岁生长几乎停止 , 少年期即死亡 。 如图为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 ,其中4 号不含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2 号一定为杂合子
B. 若 9 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 ,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1/8
C. 若 7 号不含致病基因 ,则 9 号生育前无需 进行遗传咨询D. 人群中无女性患者 ,原因可能是男性患者 幼年生长停滞而无法生育 I3 Ⅱ7 Ⅲ 148 259 610 正常 患者
12. 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 ,但捕食喜好不同。I、M 两玻璃缸中均加人相等数量的甲、乙、 丙三种藻 ,I 中不放螺 ,M 中放人 100 只螺。一段时间后 ,将 M 中的螺全部移人 I 中 ,并开始 统计 I、M 中的藻类数量 ,结果如图所示 。 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5
0
10
I
10
5
0
20 时间(天)
10
M
甲藻
乙藻
丙藻
20 时间(天)
A. 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5乙藻5丙藻
B. 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5 甲藻5丙藻
C. 图示 I 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
D. 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二、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16 分 。 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 全部选对得 4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有选 错的得 0 分 。 )
13.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 ,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 ,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 不同温度和 02 含量条件下的 C02 释放量 ,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 错误的是
02 含量 C02 释放量温度 0.1% 1.0% 3.0% 10.0% 20.0% 40.0%
3℃ 6.2 3.6 1.2 4.4 5.4 5.3
10℃ 31.2 53.7 5.9 21.5 33.3 32.9
20℃ 46.4 35.2 6.4 38.9 65.5 56.2
30℃ 59.8 41.4 8.8 56.6 100.0 101.6
A. 根据变化规律 ,表中 10℃ 、02 含量为 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B. 该实验所探究的条件中 ,温度为 3℃、02 含量为 3.0%是储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C. 02 含量从 20.0%上升至 40.0%时 ,02 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 在 20℃条件下 ,02 含量从 0.1%升高到 3.0%的过程中 ,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14. 基因最初转录形成的 hnRNA ,在细胞核内经加工成为成熟的 mRNA 。 小鼠的 β一球蛋白 基因(图中的实线为基因)分别与 hnRNA、mRNA 杂交
的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的杂交带中共含有 5 种核苷酸
B. 图中与 RNA 互补配对的那条 DNA 链为模板链
甲 乙
C. 图中 hnRNA 形成成熟的 mRNA 过程中发生了剪接
D. 若 hnRNA 和 mRNA 杂交将出现类似图乙所示的杂交带
15. 研究人员以某一种矮生南瓜突变体为实验材料 ,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 。 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35 正常 25 正常
30 矮生 20 矮生
25
15
15 10
10
5
5
0 0
0 0.3 0.9 1.5 0 5 25 125
赤霉素浓度(mM) 生长素浓度(uM)
a b
A. 计算茎伸长量需要测量激素处理前后南瓜茎的长度
B. 1.5mmo1/L 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促进作用约为 5umo1/L 生长素的 1.5 倍 C ● 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均具有两重性
D. 实验结果表明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不敏感类型
16. 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s"型曲线 ,K 值为环境容纳量 ,如图为该种群的(K 值-种 群数量)/K 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 K 值为 200 ,K 值一种群数是表示 K 值减去种群数 量) 。 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s1
1.00
0.75
0.50
0.25
0
A. K 值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B. (K 值-种群数量)/K 值越大 ,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 ,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C. 种群的年龄组成在 s2 点时是增长型 ,在 s4 点时是衰退型
D. 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 ,应在 s3 点对应的时刻捕捞
三 令 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和选考题两部分 。 第 17~20 题为必考题 ,每个考生必须作答 。 第 21、22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
(一 )必考题:此题包括 4 小题 ,共 45 分。
17.(12 分)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合成糖 , 以淀粉的形式储存 。通常认为若持续光照 ,淀粉 的积累量会增加 。 但科研人员有了新的发现。
(1)叶肉细胞吸收的 C02 ,在 (场所)被固定形成 C3 ,C3 在 (物 质)的作用下 ,形成磷酸丙糖 ,进而合成蔗糖进行运输 ,并进一步合成淀粉。
(2)科研人员给予植物 48 小时持续光照 ,测定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量 ,结果如图 1 所示 。 实验结果反映出淀粉积累量的变化规律是 。
150
120
90
60
30
0
0
12 24 36 48
时间(h)
图 1
75
50
25
0
麦芽糖含量
60
40
20
0
0 6 12
时间(h)
图 2
(3)为了解释(2)的实验现象 ,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 昌
假设一 :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 ,淀粉的合成停止。
假设二: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 ,淀粉的合成与降解同时存在。
实证 昌
为验证假设 , 科研人员测定了叶肉细胞的 C02 吸收量和淀粉降解产物—麦芽糖的含 量 ,结果如图 2 所示。
结论 昌
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一种假设 。 请运用图中证据进行阐述: 。
(4)为进一步确定该假设成立 ,研究人员在第 12 小时测得叶肉细胞中的淀粉含量为 a , 为叶片光合作用通人仅含 13C 标记的 13C02 四小时 , 在第 16 小时测得叶肉细胞中淀粉总量 为 b ,13C 标记的淀粉含量为 c 。若淀粉量 a、b、c 的关系满足 b-a c(大于/等于/小于) ,
则该假设成立。
18. (9 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 自然环境中的砷以多种形态存 在于地壳中。根据植物对砷的吸收和积累不同,可将植物分为三类:低吸收型(有限吸收和积 累砷,通常对砷耐受能力低) 、富集型(高效地吸收和积累砷,通常对砷耐受能力高)、中间型 (体内积累砷和耐受能力均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 回答下列问题:
(1) 砷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
(2) 砷可以抑制植物的叶绿素合成 , 影响植物生长 。 若土壤被砷严重污染 , 群落中 有些种群的数量会减少甚至消失 , 导致物种 下降 ,从而改变群落演 替的 。输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减少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 ,原因 是 。
(3)修复被砷污染的土壤,可选择种植 型植物 ,对种植后的植物进行集中 回收处理 ,达到消减土壤砷污染的目的 。
19. (12 分)暴饮暴食 、过量饮酒 、长期吸烟都不利于健康 。 研究发现 ,在脑内尼古丁会与神 经元上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多种中枢神经分泌神经递质 ,如多巴胺分泌增加 ,让人 产生开心、愉悦的情绪 。而大量吸烟会导致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减少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 问题:
(1)中枢神经释放多巴胺 ,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愉悦 感 ,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
(2)吸烟成瘾后 , 一 段时间不吸烟会感到情绪低落并渴求吸烟 。该症状形成的原 因是 。
(3)糖也有很高的成瘾性 , 吃甜食时 ,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 ,最终导致愉悦感的产 生。机体会通过 调节 ,减少相应的受体蛋白数量来减缓糖类带来的刺激 。为了 戒掉糖瘾 ,需要长期坚持戒糖 ,使 ,糖瘾才能真正解除 。
(4)研 究 发 现 , 乙 醇 会 抑 制 抗 利 尿 激 素 的 释 放 , 据 此 推 测 人 体 过 量 饮 酒 后 尿 量 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 影响尿量 ,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 , 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 , 乙组大 鼠灌胃等量蒸馏水 ,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 。该实验并不严谨 ,请说明理 由 。
20. (12 分)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正常株)的二倍体植物 ,t 基因纯合导致雄性不育而表现 为雌株 。 将抗玉米蜓基因导人雌株品系 M ,获得甲 、乙两株抗玉米蜓植株(插人染色体的位 置不同)。有抗蜓基因用 A+ 表示 ,无蜓抗基因用 A- 表示。取甲、乙与非转基因的正常株品系 N 杂交 ,实验结果如下 。
实验一 :NX甲→F1 中抗蜓正常株:非抗蜓正常株=1:1;取 F1 中抗蜓正常株自交 ,F2 中抗 蜓正常株:抗蜓雌株:非抗蜓正常株= 2:1:1。
实验二:NX乙→F1 中抗蜓正常株:非抗蜓正常株=1:1;取 F1 中抗蜓正常株与非抗蜓正常 株相互杂交 ,F2 中抗蜓正常株:抗蜓雌株:非抗蜓正常株:非抗蜓雌株=3:1:3:1。(不考虑基因突 变和交叉互换)
回答下列问题:
(1)N 与甲的杂交实验中 ,作为母本的是 ,该杂交实验的操作流程 是 。
(2)转人甲中的 A+基因与 t 基因 (是/不是/不确定)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实验一 F1 中抗蜓正常株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 。若将 F2 中抗蜓正常株 与抗蜓雌株杂交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
(3)取实验二 F2 中抗蜓正常株随机传粉 , F3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意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
21.【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某学校有三个兴趣小组 ,第一小组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第二小组 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获取单菌落;第三小组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 菌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 ,首先需要用 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 ,进行梯度 稀释的目的是 ,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
(2)第二小组土壤采样后 ,通过 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 之后在培养 基中加人 进行颜色反应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 。 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 菌 ,还需进行 的实验 。
(3)第三小组的培养基中必须以 为唯一氮源才能达到筛选在目的。
在 4 个培养基平板上 ,均接种稀释倍数为 105 的土壤样品 0.1m1 ,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 菌落数 ,分别为 58、60、56 和 28 ,则每克土壤样品中产脲酶细菌的数量为 个 。该统计 结果往往低于实际活菌值 ,原因是 。
22 ●【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
科研工作者将 TaNHx2 基因转移到某植物细胞内 ,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植株新品种 。右图 是获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 ,sau3A I、EcoR I、BamH I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 识别序列分别是!GATC、G!AATTC、G!GATCC ,质粒上各有一个 sau3A I和 EcoR I 的酶 切位点 。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BamH I sau3A I samH I
目的基因
EcoR I
(1)若用 BamH I切割图中所示的 DNA 片段获得了目的基因 ,则选用限制酶 切割质粒 , 以便构建重组质粒 , 该方案的缺陷是 目 的基因在质粒上的连接方向不确定 以及 。故切割图中所示的 DNA 片段的最佳方案是选用限制 酶 。
(2)实验中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来表示 ,通常 ,酶活性的高低可用 来表示 。
(3)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TaNHx2 基因)导人原生质体 ,请写出主要操作流 程 : 。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人适宜浓度的甘露醇 ,其作用是
。
(4)为了从个体水平检测成果 ,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2022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 、单项选择题:
1-5 CDCDA 6-10 DBBDD 11-12 C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3. C 14. BC 15. AD 16. BCD
三 、非选择题:
(一 )必考题:此题包括 4 小题 ,共 45 分 。
17. (12 分 ,每空 2 分)
(1)叶绿体基质 ATP 和[H](或 NADPH)
(2)最初一段时间内 ,随着持续光照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 ,之后几乎不增加
(3)支持假设二; 实验结果显示 , 叶肉细胞持续吸收 C02 (或 C02 吸收量无明显变
化) ,麦芽糖含量快速增加 ,说明合成和降解同时存在
(4)小于
18. (9 分 ,除说明外 ,每空 2 分)
(1)非生物的物质(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 分)
(2)丰富度 速度和方向 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少
(3)富集
19. (每空 2 分 ,共 12 分)
(1)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吸烟成瘾会导致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减少 ,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 ,从而使人产生消极
情绪
(3)负反馈 甜味受体的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4) 增加 半小时后除了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外 ,还要检测并比较两
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20. (12 分 ,每空 2 分)
(1)甲 套袋 → (人工)授粉 → 套袋
(2)是 A+t 和 A-T 抗瞑正常株:抗瞑雌株=1:1
(3)抗瞑正常株:抗瞑雌株:非抗瞑正常株:非抗瞑雌株=24:3:8:1
(二)选考题:共 15 分。
21.(共 15 分 ,除说明外 ,每空 2 分)
(1)无菌水 (1 分) 将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分散成单个细胞
(2)选择培养 刚果红 发酵产纤维素酶
(3)尿素 5.8×107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22.(除说明外 ,每空 2 分 ,共 15 分
(1)sau3A Ⅰ 会出现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我环化 EcoR Ⅰ 和 BamH Ⅰ
(2)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3)先要将目的基因插人农杆菌 Ti质粒的 T-DNA中 ,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3分) 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保持原生质体的形态
(4)将转基因植株种植在盐碱地 ,观察其生长状况
净光合速率(μmol .m-2 .s-l)
胞间 C02 浓度(μmol .m-2 .s-l)
pn Ci
320
300
280
260
240
220
0
藻类数量(x107 个 )
个 )
藻类数量(x107
茎伸长量(cm )
茎伸长量(cm )
(K 值一种群数量)/K 值
s
s
s
s
20
2
3
4
5
50 100 150 200
种群数量
淀粉积累量(μmol .g-1)
C02 吸收量(μmol .g-1)
.g-1)
麦芽糖含量(nmol
C02 吸收量
18 24
sau3A I
EcoR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