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 复习测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 复习测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6 21:38:17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化学单元复习测试题
(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云南昆明)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花生油 D.葡萄糖
【答案】D
2.(2021·湖南邵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答案】C
3.(2021·湖南邵阳)在2021年邵阳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 整洁美观
B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C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答案】C
5.(2021·江西)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答案】C
6.(2021·山东泰安)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答案】B
7.对“10%的食盐水”含义解释不合理的是
A.100g食盐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 B.将氯化钠与水按10:90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C.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 D.将20g氯化钠溶解在180g水中所得的溶液
【答案】C
8.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 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浓度可能相等
【答案】C
9.“网红气象瓶”是在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 溶剂质量变小 D. 溶质质量变小
【答案】D
10.(2021·安徽)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答案】C
11.(2021·山东泰安)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存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溶液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事故处理: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C
12.如图所示,充满空气的集气瓶塞上同时插有一支盛有水的小试管和一支U形管。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发现U型管内液面左边升高右边下降,则加入的物质是
A. 蔗糖固体 B. 硝酸铵固体 C. 氢氧化钠固体 D. 食盐固体
【答案】B
13.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各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答案】D
14.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A.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3.6gNaCl
C. 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④小 D.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答案】B
15.配制50 g质量分数5%的硝酸钾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硝酸钾
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像,
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 所用硝酸钾固体中含有水分
B. 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 硝酸钾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 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到试剂瓶外
【答案】B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②③中溶液的质量不相等
【答案】B
17.在配制10%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其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
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
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④⑤
【答案】D
1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C
19.20℃时,往50g蔗糖溶液中,加入5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热后固体全部溶解,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搅拌后加热前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B
20. 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
A.3mL B.4mL C.1mL D.2 mL
【答案】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1.某校一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发现只有②溶液下方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
(1)溶液①②③中,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若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二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外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mL NH4Cl 15
实验2 50mL CaCl2 28
实验3 X NaCl 21
实验4 50mL 无 22
【数据分析】(1)表中X为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结论是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提升】(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答案】(1)③②①;33.3%。 (2)B。
【数据分析】(1)50mL; (2)CaCl2溶于水放热; (3)NH4Cl;
【反思提升】(4)A、B。
22.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填序号,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硝酸钾,对于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溶剂,B中固体刚好全溶,A中是否也全溶?___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1)A、B (2)C (3)D (4)B (5)否
23. 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 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____。
【答案】(1). 一开始,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过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均匀的红色 (2). 气态、液态、固态 (3). 乳化作用
三、(共1小题)
24.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盐水的全过程。
(1)请改正图中的错误(至少两种)①   、②   。
(2)操作步骤:A:计算: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水的体积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左盘
C: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50mL、100mL);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    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D:装瓶贴签。
(3)如果配制的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一条)   。
(4)此题的所配溶液,也可用10%的氯化钠浓溶液  克,然后加水稀释得到。
【答案】(1)瓶塞应倒放 砝码应放在右盘,氯化钠应放在左盘
(2)50mL 凹液面最低 搅拌,加速溶解 (3)量水时仰视(答案合理即可)(4)25
四、(本题包括2小题)
21. 20℃时,对100g5%的食盐溶液做了如下处理,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每次所得溶液中无溶质析出或剩余,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蒸发 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
(2)加入100g15%的氯化钠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13.6% (2)10%
22.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配制15%的蔗糖溶液80g,需要蔗糖的质量为 g。
(2)要把(1)配得的溶液稀释为5%,需要加水稀释到 g。
【答案】(1)50 (2)2402021-2022学年化学单元复习测试题
(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云南昆明)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花生油 D.葡萄糖
2.(2021·湖南邵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3.(2021·湖南邵阳)在2021年邵阳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 整洁美观
B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C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5.(2021·江西)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6.(2021·山东泰安)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7.对“10%的食盐水”含义解释不合理的是
A.100g食盐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 B.将氯化钠与水按10:90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C.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 D.将20g氯化钠溶解在180g水中所得的溶液
8.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 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浓度可能相等
9.“网红气象瓶”是在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 溶剂质量变小 D. 溶质质量变小
10.(2021·安徽)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11.(2021·山东泰安)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存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溶液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事故处理: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2.如图所示,充满空气的集气瓶塞上同时插有一支盛有水的小试管和一支U形管。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发现U型管内液面左边升高右边下降,则加入的物质是
A. 蔗糖固体 B. 硝酸铵固体 C. 氢氧化钠固体 D. 食盐固体
13.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各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14.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A.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3.6gNaCl
C. 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④小 D.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5.配制50 g质量分数5%的硝酸钾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硝酸钾
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像,
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 所用硝酸钾固体中含有水分
B. 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 硝酸钾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 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到试剂瓶外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②③中溶液的质量不相等
17.在配制10%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其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
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
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④⑤
1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9.20℃时,往50g蔗糖溶液中,加入5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热后固体全部溶解,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搅拌后加热前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0. 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
A.3mL B.4mL C.1mL D.2 mL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1.某校一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发现只有②溶液下方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
(1)溶液①②③中,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若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二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外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mL NH4Cl 15
实验2 50mL CaCl2 28
实验3 X NaCl 21
实验4 50mL 无 22
【数据分析】(1)表中X为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结论是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提升】(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22.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填序号,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硝酸钾,对于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溶剂,B中固体刚好全溶,A中是否也全溶?__________(填“是”或“否”)。
23. 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 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____。
三、(共1小题)
24.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盐水的全过程。
(1)请改正图中的错误(至少两种)①   、②   。
(2)操作步骤:A:计算: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水的体积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左盘
C: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50mL、100mL);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    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D:装瓶贴签。
(3)如果配制的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一条)   。
(4)此题的所配溶液,也可用10%的氯化钠浓溶液  克,然后加水稀释得到。
四、(本题包括2小题)
21. 20℃时,对100g5%的食盐溶液做了如下处理,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每次所得溶液中无溶质析出或剩余,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蒸发 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
(2)加入100g15%的氯化钠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2.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配制15%的蔗糖溶液80g,需要蔗糖的质量为 g。
(2)要把(1)配得的溶液稀释为5%,需要加水稀释到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