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涟源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涟源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6 16: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涟源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试卷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图片所示内容的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电炉取暖
C. 燃着的酒精灯 D. 手机充电
2. 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2H2(g)+O2(g)=2CO2(g)+H2O(l) △H =+2bkJ/mol
B. C2H2(g)+O2(g)=2CO2(g)+H2O(l) △H = -2bkJ/mol
C. 2C2H2(g)+5O2(g)=4CO2(g)+2H2O(l) △H = -4bkJ/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l) △H =+bkJ/mol
3. 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③2SO2(g)+O2(g) 2SO3(g)  ΔH=-Q kJ·mol-1(Q>0)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1
B. 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C. 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
D. 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
4. 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表示如下,其中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 v(A)=0.01mol/(L·s) B. v(B)=0.02mol/(L·s)
C. v(B)=0.60mol/(L·min) D. v(C)=1.00mol/(L·min)
5. 2SO2(g)+O2(g) = 2SO3(g) ΔH= -198kJ/mol,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的机理为:V2O5+SO22VO2+SO3(快) 4VO2+O22V2O5(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V2O5的质量
B. V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 kJ/mol
D. 增大SO3的浓度可显著提高反应速率
6.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 COONH 4 (s) 2NH 3 (g) + CO 2 (g)。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 2v(NH3) = v(CO2) B. 密闭容器中c(NH3)︰c(CO2) = 2:1
C. 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变 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7. 电石主要成分为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已知时,电石生产原理如下: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
B. 反应平衡常数
C. 时增大压强,减小、增大
D. 反应
8. 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要促进醋酸电离,且使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升温 B. 加水
C. 加入NaOH溶液 D. 加入稀HCl
9. 常温下,下列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①1 mol/L 的盐酸  ②0.1 mol·L - 1 的盐酸 ③0.01 mol·L - 1 的 NaOH
A . 1∶10∶100 B . 0∶1∶12
C . 14∶13∶12 D . 14∶13∶2
10. 下列溶液中,一定呈中性的是
A . NaHCO3 B . c(H+)=1×10-7 mol/L
C . c(OH-)=Kw1/2 D . pH=7
2.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1. CH4与CO2重整生成H2和CO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CH4(g) + CO2(g) = 2H2(g) + 2CO(g) △H = +247.1kJ/mol
H2(g) + CO2(g) = H2O(g) + CO(g) △H = +41.2kJ/mol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n(CH4)∶n(CO2) = 1∶1条件下,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
B.曲线B表示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C.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A和曲线B相重叠
D.恒压、800 K、n(CH4)∶n(CO2)=1∶1条件下,反应至CH4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改变除温度外的特定条件继续反应,CH4转化率能达到Y点值
12. 某温度下,将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Ⅱ为醋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比b点K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13. 某温度下重水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D 2 O D + +OD - ,Kw(D2O)=1.0×10 -12 ,若pD = -lg c(D +),则该温度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0.1 mol NaOD 溶于重水形成1L溶液,其pD=13
B. 将pD=4的DCl的重水溶液,用重水稀释100倍, 其pD不等于6
C. 向30 ml 0.5mol/L NaOD 的重水溶液中加入20ml 0.5mol/L DCl的重水溶液,所得溶液的pD =11
D. pD=10的NaOD重水溶液中,由重水电离出的c(OD -) =1×10 -10 mol/L
1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不宜加入过多,通常控制在1~2mL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 KMnO4 溶液
C.用量筒量取5.00mL 1.00mol·L-1 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1 盐酸
D.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2次,再加入待测液
3.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15. 某实验小组利用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溶液均已加入):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为了探究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1 2 3 4
水/mL 10 5 0 X
5 10 10 5
5 5 10 10
时间/s 40 20 10 -
(1)上述反应中被 (氧化或还原)为Mn2+(MnSO4)。
(2)X=_______,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3)2号反应中,的反应速率为 。
(4)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3号实验,测定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表:
时间/s 0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25 26 26 26 26.5 27 27
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5)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的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 硫酸锰
16. 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取300.00mL葡萄酒,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所含SO2全部逸出并用H2O2将其全部氧化为H2SO4,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1)写出SO2气体与H2O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_______(填字母)。
A. = 10mL B. = 40mL C. < 10mL D. > 40mL
(4)上述滴定实验中,可选择_______为指示剂,选择该指示剂时如何判断反应到达滴定终点 。
(5)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线,则测量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7. 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I:
Ⅱ:
(1)的_______(用ΔH1、ΔH2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内v(ClNO)=7.5×10-3mol L-1 min-1,则平衡后_______,的转化率α1 =_______。
(3)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2)中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的转化率α2_______α1(填“ > ”“ < ”或“ = ”),平衡常数K2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18. Ⅰ.(1)25℃时,0.1mol/L CH3COOH电离度为1%,其pH=____。
(2) 25℃时,pH=13和pH=10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 9混合,pH= 。
(3) 25℃时,pH=2的醋酸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 7(填“ > ”“ < ”或“ = ”)。
Ⅱ.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为:
(1)已知: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 mol-1 412 348 612 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H =  kJ mol-1。
(2)维持体系总压强 p 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气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α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
如下: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   。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多选)   。
A. 600℃时乙苯的转化率与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
B. 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较慢,转化率较低
C. 温度过高,选择性下降
D. 温度过高还能使催化剂失去活性,且消耗能量较大
涟源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答案
1-5 C B D A C 6-10 C C A A C 11-14 BD AB A B
15. (1) 还原 (2) 5 KMnO4过量 (3) 0.00625mol/(L·s)
(4)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 (5) 催化剂 D
16.(1)SO2 + H2O2 = H2SO4
(2)C (3)D
(4) 酚酞(或甲基橙) 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恰好由无色变粉(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恰好由橙色变黄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
(5)偏低
17.(1) 2ΔH1-ΔH2 K12/K2 (2)2.5×10-2 75%
(3) ①. > ②. 不变 ③. 升高温度
18. Ⅰ.(1) 3 (2)12 (3)<
Ⅱ.(1) +124; (2) nα2/[V(1-α2)]
(3)①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分子数)增大的反应,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增大,即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ABCD
同课章节目录